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 苏小童的夏天 ⑴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

现代文阅读

苏小童的夏天

⑴ 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⑵ 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⑶ 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⑷ 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延续到八点左右,这里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⑸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坏掉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⑹ 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走了。

⑺ 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⑻ 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⑼ 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⑽ 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⑾ 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⑿ 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⒀“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1.苏小童没有考上高中,进城准备子承父业。后来为什么又决定绝不要子承父业?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其原因。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蕴含人物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

⑴ 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⑵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

3.小说以“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结尾,有何用意?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内容,简要阐述。

4.读完本文后,“父亲”这一人物引发了同学们的争论,请你联系文中父亲的社会阶层特点,结合文章内容,补全对话。

 

1.苏小童发现父亲让他把坏鸡蛋卖给别人,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丧失了做人的善良与尊严,他不愿意像父亲那样活着。 2.⑴为父亲这样的做法而气恼(伤心、不认同、不解),为父亲过于看重钱财而羞愧;为自己没有忤逆父亲而难受,委屈。 (2)因儿子吃了不少苦而心疼,因自己忽视儿子的需求而自责,为儿子有目标有决心而感动。 3.示例:“九月一号”是新学期的开始。小说以此为结尾,含蓄表达了父子俩经过一个夏天的交流与冲突,在相互影响中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预示着父子俩将迎来新的生活,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和美好的期许。(评分标准:着眼于父亲和儿子两个角度内在联系,论述作者的用意。) 4.从父亲阶层特点和变化(或对儿子的爱)两个角度进行辩证论述。 示例:他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人,面对儿子中考失利,以他的眼界和能力,不能也没有其他办法,他做出如卖坏鸡蛋的事,也是为了自己和儿子的生活;当看到努力一个夏天挣够上学的钱的儿子时,他深受感动,决定歇业两天专门送儿子回老家上学。没有多少文化,处于社会底层的父亲虽然有许多毛病,但情有可原,而且他最终能改变想法,并不失为一个好父亲。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去分析判断。阅读完全文内容会发现,苏小童态度的转折点,是发现父亲让他把坏鸡蛋卖给别人,文章第八段:“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他怨恨父亲为了挣钱而不择手段,欺骗别人,丢失了做人的尊严,所以想逃离,不再子承父业。 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情感的体会。要求学生弄清事件的缘由,根据人物的处境来分析。(1)句,出现在在父亲让苏小童卖坏鸡蛋,逢到下雨,父亲害怕淋雨会花更多的钱而叫苏小童躲雨时。这时的苏小童“流泪”,不难看出是为父亲只看重钱,而没有一丝一毫对自己的关心,感到伤心难过。(2)句,描写的是父亲流泪,父亲看到儿子一个暑假受了这么多的苦,偷偷攒了这么多钱,但自己却没有对他关心,甚至都没有发现他的变化,内心感到羞愧。同时这时的“泪”还有为儿子想上学,感到快乐与自豪。 3.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结尾的用意分析。小说的结尾不同于一般的记叙文,它往往不点明结尾,以含蓄的方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或想象的空间。本文的结尾亦是如此,分析作者的用意思,我们可以从苏小童与父亲两个方面进行。从苏小童的角度来看,点出“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表现他的愿望就要实行,一个全新的生活即将开始,给读者以“乐”的感受;从父亲的角度来看,他一直没有关心过自己的儿子,甚至只把他当成自己挣钱的一个工具,在得知儿子要读书,并通过努力挣足了学费与生活费后,心里既内疚又感动,这时点明“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突出时间的紧迫,他决心从此开始做一个好父亲。暗示以后的父亲也会发生变化,迎来新的生活,也给读者以“乐”的感受;答题时一定要注意从两个人物的角度综合分析,力求全面。 4.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求学生阅读完全文,我们会发现父亲身上的缺点很多,但他也有优点,最突出的是结尾处的改变,表现了他知错就改,他的善良本性没有丢失,他的父爱没有丧失。然后补全对话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红星照耀中国》阅读。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2)选取这部作品中的一个主要人物,说出其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B. 以官职相称,自古就有,文题《答谢中书书》中的“谢中书”即是这种称呼。

C. 白居易,字乐天,号“青莲居士”。其著作有《白氏长庆集》等。

D. 诗句“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的是黄河。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两岸连山,略无_______      

(2)虽乘御风,不以疾也_______    

(3)晓雾将,猿鸟乱鸣_______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⑴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⑵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__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⑸攀条折其荣,___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

⑹风声一何盛,_________________。(刘桢《赠从弟》)

⑺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奇山幽谷,吴均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___________________;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⑻曹植看到流离失所的海民,家园荒芜,狐兔出没,于是感叹: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空气里(mí)___漫着缕缕清香,生长这雁荡山脚下的我们,真幸福!瞧,碧波荡(yàng)___的黄金溪两岸丛林茂盛,闻名(xiá)___迩的本觉寺典雅庄严,清流(zòng)___横的筋竹涧游客如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