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望月怀人之作,全词情理交融,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B. “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了词人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纠结心理,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

C. 上片写词人“欢饮”时的想象,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的思索探求,寓哲理于抒情之中。

D.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对亲人及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1.B 2.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B项“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逃避”的说法是错误的,词人用“我欲”“又恐”“何似”几个词语,写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关键句的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是: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言外之意是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表现乐观旷达的情怀,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美丽中国乡村行》是央视推出的首个纯粹的“乡村旅游”。节目采用“外景主持人”+“美丽乡村推介员”共同深度体验的方式,   甲   (A.丰富多彩  B.趣味生动)地展现中国乡村的宏伟蓝图。同时,通过走进城市,主题系列化、活动化等方式,展示生态美景,品味健康美食,体验休闲农业,   乙   (A.推介  B.推销)乡村旅游,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乡村旅游服务资xùn  ①  (A.讯  B.迅),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  ②  (A.gòng  B.gōng)经验和借鉴,让观众足不出户领略中国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

(1)根据①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    ②处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____    乙____

(3)文中划线句有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美丽中国乡村行》是央视推出的首个纯粹的“乡村旅游”。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诗歌很讲究韵律和节奏,现代诗歌形式自由,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没有节奏方面的要求。

B. 《沁园春·雪》是一首词(体裁),“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题目。

C. 《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

D. 行路难,乐府古题,《行路难》是一首古体诗;《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刘禹锡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白居易的一首律诗,属近体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雪》)

(2)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3)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5)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____________________,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由岳阳楼名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

(9)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像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家是一只船,载你走向远方;家是温暖的港湾,等待你随时避风靠岸;家是永远的岸,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回到这个岸。蜗牛遇到危险,会缩回它的壳这个家;人们劳累了一天,会回到自己的家;宇宙飞船完成了外太空飞行的使命,会回到地球这个家。

请以“回家真好”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回答后面小题.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其中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浓缩着丰富情感的中华经典著作灿若星河,令人心驰神往,从四书五经到楚辞汉赋,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四大名著,让所有华夏子孙为之骄傲与自豪。为响应市教委在全市中小学举行“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学校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1.为了更好地推动此项活动的开展,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句宣传标语。(要求语言简练,朗朗上口)

2.下图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下中国的作用”在中学生群体中的调查,请认真阅读分析,然后把你探究的结果写在下面。

我的探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活动小组向收藏古书籍的黄玉露老师借了一本《宋词中最美的花朵》,用于班级的日常朗诵,借期一周,借出日期为2018年11月11日。如果你是活动小组长张文涛,请你写一张借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