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洋 葱 潘 格 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

洋 葱

潘 格

①最近小米的早晨常常从中午开始。阳光像儿子的小手,穿过层峦叠嶂的窗帘缝隙不依不饶地在小米脸上游走。这个时候的小米只好爬起身,蓬头垢面地来到洗漱间。

②母亲剥着洋葱走过来。小米说,妈,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

③从父亲走后,母亲一直是这个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除此以外,母亲还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紫皮的白皮的,一买就是一堆。小米越来越不明白,父亲跟母亲生活了整整37年,说走就走了,母亲怎么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关于父母的爱情,小米从他们各自的口中听到许多,这些记忆的片段经过小米的连缀和拼凑,已经足够让她坚信,父母的婚姻情比金坚,牢不可破。但自父亲入土后,小米再没有看到母亲痛哭失声,再没有看到母亲椎心挖肝地念叨历历往事,甚至没有从母亲口中听到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忽然觉得母亲一下子老了,变得迟钝、麻木,开始淡忘过去的人和事。

④为此,小米特意带母亲去医院做了检查,小米不敢想象母亲某天得了老年痴呆该怎么办。庆幸的是,母亲身体健康一如往常,没有丝毫脑萎缩的迹象。

⑤小米却过上了日夜颠倒的生活。父亲的走,来得太突然,像一把从黑暗深处猛然刺出的利刃,让小米猝不及防。小米曾经为父亲的晚年设想过许多美好场景,如今,曾经设想的美好瞬间被撕碎,小米无数次在黑夜里哭着惊醒,然后泪流满面。

⑥小米越是思念父亲,越是不能原谅母亲的冷漠。每天,蓬头垢面醒来的小米对母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昨晚,我又梦见我爸爸了。

⑦小米希望母亲能够热切地问她:梦到什么了?你爸爸说什么了?令小米失望的是,母亲依旧漠然,什么也不追问。执拗的小米每天醒来第一句话就说:我梦到我爸爸了。

⑧说完这句话,小米就出门。日子总是要过的。上班、开会、见客户、接孩子、开家长会,中年女人的一切生存和生活压力一丝不落地降临在小米身上。忙碌纷繁的生活润物无声地治好了小米的失眠,小米的早晨不再从中午开始,小米也不再蓬头垢面。

⑨现在的小米又恢复成自信、干练、英姿飒爽的小米。对父亲的思念,偶尔如同涨潮的海水,丝丝缕缕浸湿小米的眼眶。小米会在听到某曲音乐时泪落如雨,会在拥堵的车流中因看到很像父亲的身影而抱着方向盘痛哭失声。

⑩母亲依旧漠然,整天坐在椅子上剥洋葱,弄得满屋子洋葱味儿,呛眼呛鼻,大人孩子每每眼泪汪汪。日子慢慢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父亲去世的阴影渐渐淡化。或许人生就是这样子吧,失去了一个人,流过一些泪,以为永远不会好的伤口会慢慢愈合,时间真是最好的疗伤剂啊!忘了从哪天起,小米醒来再也没有说那句说了无数次的话。

谁能想到,再次说起这句话的人,竟然是母亲。那是小米搬进新房子不久后的一天,弟弟在电话那头兴高采烈地喊:妈!刚生了!恭喜您得了个大胖孙子!双喜临门,一大家子人免不了凑一起欢天喜地地大吃一顿。饭桌上,母亲开口就对小米说出了那句话。

小米震惊极了,更让小米震惊的是,母亲紧跟着又说了一句:其实我天天梦见你爸。小米不知道母亲为什么突然说出这样的话,从父亲走后,母亲从来没有提起关于父亲的只言片语!小米压抑着狂跳的心脏,问母亲:你都梦见我爸什么了?

母亲淡淡地说:什么都梦见了。小米追问: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过呢?母亲还是淡淡地说:有什么好说的?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难不成要记一辈子?那会儿你连房子都没有,你弟弟婚都没结,我再带头哭天喊地?我不能哭,我得带好这个头儿,让你爸在那边放心!

小米沉默了许久,问:妈,那能告诉我你为什么那么爱买洋葱吗?

母亲拿起一颗洋葱,轻轻撕下外皮,空气中立刻弥漫出浓烈的气息。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母亲轻声说,想你爸的时候,就借着剥洋葱哭上一会儿……

(有删改)

1.通读全文,说说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有怎样的表现。

2.根据提示,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从人物描写角度)

(2)母亲的眼泪滴下来,打在乳白的洋葱上,像清晨草尖的露珠。(从修辞角度)

3.小说以“洋葱”为题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4.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 父亲去世后,母亲先是①态度不温不火,轻描淡写,一点儿伤心难过都没有;②添了个毛病,爱买洋葱;③后来等小米搬进新房子,弟弟生了孩子,双喜临门时,母亲变了,说“天天梦见你爸”并解释了先前表现的原因。 2. (1)运用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母亲听到小米说“昨晚我梦到我爸爸了”时内心的痛苦,然而她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意在转移话题,又表现了母亲性格的坚韧和爱的深沉伟大。(2)比喻,把母亲滴落的眼泪比作“清晨草尖的露珠”,生动形象地写出母亲眼泪的清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行为的理解和感叹之情,富有表现力。 3. ①洋葱是母亲掩饰自己痛苦的道具,凸显母亲性格的坚韧;②贯穿全文的线索;③设置悬念;④别致新颖,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4. ①在父亲去世之后,母亲有痛苦却以剥洋葱掩盖,为的是“带好这个头儿”,可见母亲是一个识大体,懂轻重的人。②从母亲把爱埋在心底,以洋葱掩盖眼泪,可知她是一个“深沉坚韧”的人。③从她为了不让孩子看到她流泪,特意买洋葱剥,可知她是一个细心的人。④从她为了两个孩子一个没有房子,一个没有结婚,自己虽然天天梦见孩子爸爸,但带头不沉迷在痛苦中,可见她是一个深爱丈夫和孩子的人。⑤从母亲在父亲去世时不说明买洋葱的原因,到小米搬进新房,弟弟有了儿子之后才说明情况,可见她是一个有心计,用心良苦的人。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文意感知与信息筛选。题干中“在小米看来”确定了筛选的角度;“母亲前后有怎样的表现”确定了筛选的内容。作答时可依照“父亲去世后,母亲先是……后来……”的句式回答。 2.试题分析:①本题考查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句子。人物描写主要有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等角度,仔细审读画线句子,从“母亲的手轻微晃了一下”可知是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从“说,吃饭吧,过去的事不要总想了”可知是语言描写,分析时要说明这一动作和语言的内涵,并说明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②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根据“像清晨草尖的露珠”可判断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这一比喻的本体和喻体,最后说明这样比喻的效果和表达情感,采用“修辞手法十结合句意分析修辞手法十表达效果或情感”的模式答题即可。 3.试题分析:题目中的“洋葱”是父亲去世后母亲新添的毛病,为什么有这样的毛病,设置悬念;结尾母亲说明爱剥洋葱的原因,揭开谜底,与前文照应,因而它又贯串全文,是行文的线索;同时洋葱又是母亲掩盖自己痛苦的道具,凸显母亲性格的坚韧;以此为题,别致新颖,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诗歌赏析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困难”“难受”的意思,诗人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明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B. “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点明了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楚的心情。

C.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后常被大家作为无私奉献的象征。

D. 尾联借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对方居住较远,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前去传信,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之情。

2.请从情感、语言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古文,根据要求,回答后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吾与汝毕力平______

(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

(3)甚矣,汝之不______

(4)如土石何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3.文章描写智叟劝阻,神仙帮忙搬山,对表现愚公的形象有何重要意义?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人物形象的比较赏析,是名著阅读的重要技法之一。下面小说中的人物各自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具体情节比较分析他们的相同点。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与《鲁滨孙漂流记》中的鲁滨孙。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其一)》)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借明月来抒发离人心愿,祝福天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听着窗外夜色中时紧时疏的雨声,满心都贮足了诗。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洋溢着春雨及时至的喜悦;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淌着对亲人的思念;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迸发出壮志报国的激情……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你的文稿,我认真看了,对其中不妥当的几处,我给予了斧正。

B. 拙作奉上,自己总觉得惶恐不安,望哂笑之余,不吝赐教。

C. 咱们分别时你送我的礼物,我一直惠存着。

D. 大作已拜读,唯几处有疑,特致函垂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