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枫叶礼赞
叶孟
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
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
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
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作血,这是随人的性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作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
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
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
(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
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
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又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
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
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
我市某中学校对本校全体学生自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内容 比 对 例 象 | 每周锻炼平均次数 | 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长 | ||||
3次以上 | 2-3次 | 0-1次 | 60分钟以上 | 20-60分钟 | 20分钟以下 | |
男生 | 42% | 50% | 8% | 14% | 24% | 62% |
女生 | 38% | 45% | 17% | 10% | 20% | 70% |
(1)请你根据调查表的内容,写出两条结论,不得出现具体数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营造浓郁的阳光体育锻炼氛围,学校文学社社长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发展阳光体育运动。下面给出了四句话,你认为最适合做下联的句子是(______)
A.努力强健身体素质 B.争做文明守纪少 C.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D.增进师生身心健康
(3)参加调查研究之后小明写了一篇演讲稿,下面是其中的一段请你帮他修改。
“生命在于运动。”没有扎实的根基,万丈高楼无从崛起;没有强健的体魄,平生之志只能成为海市蜃楼,可望而不可即。拥有健康强壮的体魄是每个人一生的追求。(A)而摆存我们眼前的是并不乐观。大量调查资料表明:(B)因为长期不规律的生活方式及体育锻炼缺乏的原因,
我国存校大学生体质已经明显下降,身体健康状况有恶化趋势。个别同学的身体状况甚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正常生活与学习。
①(A)处划线句有充分残缺的语病,应在“______”一词后添加“______”。
②(B)处划线句有句式杂糅的问题,应将“______”删去。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题。
(1)阅读《水浒传》选段,完成下面各题。
A当下和史进吃得饱了,各拿了器械,同回瓦罐寺来。到寺前,看到崔道成,邱小乙两个,兀自在桥上坐地。A大喝一声道:“你这厮们,来,来!今番和你斗个你死我活。”那和尚笑道:“你是我手里的败将,如何再来敢厮并?”A大怒,抡起铁禅杖,奔过桥来。那生铁佛生嗔,仗着朴刀,杀下桥去。A一者得了史进,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那精神气越使得出来,两个斗到八九合,崔道成渐渐力怯,只办得走路。
①人物A是指___。
②写出一个与A有关的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20世纪30年代,他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这一时期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但总以为读一本好书,是面对着一处好风景,感受其间流露出来的或粗犷豪放或纤巧秀弱,或深远空灵或雄伟磅礴的风韵。当与我心有不可遏制的“戚戚焉”时,人达到心kuànɡ神怡、养心浴德的境地恐怕就不再是难事了。此时,书已超脱出它本身的价值,婉若一个睿智的长者,一个推心置腹的朋友。他面你而坐,娓娓而谈;睛动睫转之间,便可得“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好处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流露(________) 磅礴(_________) 心kuànɡ神怡(_________)
(2)划线句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____”。
(3)“不可遏制”中“遏制”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娓娓而谈”中“娓娓”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但总以为读一本好书,是面对着一处好风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三年谪宦此栖迟,____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⑤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⑥李白《行路难》中写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李商隐《无题》的首联和颔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成一事,事不在大,把身边的小事做好。不在乎轰轰烈烈,而在乎精心行之,踏实而为,有始有终。阅读一本书,就读懂一本书的要义,去粗取精;游览一处风景,就谛听自然的呼唤,心随景动;经历一次挫折,就展露一种胸怀,坦然面对……
请以“日成一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