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的征服(节选) 蒋子龙 ①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书的征服(节选)

蒋子龙

①假若这个世界上没有书;会是一种什么样子呢?

②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存,语言失去意义,人们的生活残缺不全,生命将变得无法忍受……

③书有说不尽的好处。正因为如此,书才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我怕搬家就是怕搬书,所谓搬家主要就是搬书。每次搬家在家人和帮忙者的一再怂恿下都不得不扔掉一些书。逢年过节,把屋子收拾利索,长了能维持几个月,短了不消几天,屋子里又乱了,主要是书在捣乱,到处是书堆。外出总忍不住要逛书店,逛书店就不可能不买书。新书、准备要看的书、看了一半的书、写作正用得着的书、有保存价值的书,占据了我的房子的绝大部分空间;而且还不断扩展,每时每刻都在蚕食供我存身的那块空间。这不是侵略是什么?我舒舒服服、自得其乐地接受这种侵略和征服。

④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但是,倘若一个人只是被书征服,而没有征服书,充其量也只能算个书虫子。正如培根所说,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那样的话,再好的书也将失去其魅力和价值。

⑤会读书的人都懂得征服书。

⑥学生们有这样的体会:一册很厚的新书,会愈读愈薄,到期末考试的时候就剩下那么几道题了。这叫吃透了,掌握了,征服了知识。

⑦读其他的书也一样。即便先被书征服,最后还是要反过来把书征服。

⑧书能够给人提供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书里有各种各样的人生,使我们生活在自己选择的时代里。在自己的生命之外,还可以再补充别的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可以拥有多种人生经历。每看一本书就是进入那个作家的头脑之中,了解他的思想、感情、经验和智慧。

⑨读书需要选择。如果不善选择,一生什么事都不干,光读别人的书也读不完。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读,失去了意义;书,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⑩我的办法是,翻遍所有能接触到的书,因为不亲自翻一翻就不知好坏,难以取舍;然后把那些没有什么价值的书扔掉一一这种价值的评定是没有什么统一的推一的标准的,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一本书就像一根绳子,只有当它跟系着或捆着的东西发生关系时,它才有意义。同是一本书,对有的人毫无价值,对另外一个人说不定就有点用处。

⑪读书的功夫要下在需要认真阅读、仔细品味的一类书上。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⑫还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可在沉闷的旅途上,在紧张疲劳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去读,而不必用正规的时间。我现在真感到时间宝贵,浪费不起,好像一天不再有24小时,只剩下20小时或18小时,其余的时间被电视和其他一些不用动脑子的活动占去了。我的窗台上和写字台周围书刊堆得过高了,就反省自己是不是读书的时间减少了,于是拼上几个晚上,把功课补齐。

⑬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读它不能代替读印刷的书;同样,读印刷的书也不能代替读它。

1.作者说,书有“强大的征服性和侵略性”。书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请结合本文内容,概括出两种“征服书”的方法。

3.第⑪段中写道:“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这样的书”有哪些作用?

4.说说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义。

(1)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草地,任别人的思想如马蹄一般践踏。

(2)多好的书也不是供香客朝拜的祀奉物。

5.冰心和蒋子龙都谈到了自己读书时对书籍的选择,请你也谈谈你读书时对书籍是如何选择的。

 

1.时间被书占用,空间被书占有,头脑被书左右。(意对即可) 2.抓住精髓,掌握规律,把厚书读薄;有选择地读书,不被书所累;认真品读有益的书;不让消遣、娱乐类的书占据正规时间;终生阅读生活这部大书。(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激发人们的才智,帮助人们完善自己。 4.(1)比喻盲目读书,被书征服。 (2)比喻多好的书也不能迷信。(意对即可) 5.示例:①根据年龄段选择适合自己的书;②买作者自己写的书,而不是合编的;③外文书籍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翻译版本来读。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文中第3段中有“这不是侵略是什么”一句反问,从中可知这以前的句子肯定在谈书的“征服性”和“侵略性”,而且第4段开头的“书不仅征服时间和空间,更征服人的大脑”就是最好的总结句,因此可以根据这些内容来概括。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文章,文中从第5段开始就在讨论如何征服书,因此只需将6~13段中的段落大意概括出来就可回答这一问题。如“读书需要选择。”“这类书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你要征服的也是这样的书。”“还有一些是供你消遣、娱乐的书,可在沉闷的旅途上,在紧张疲劳之后在工作之余,以及在睡不着觉的时候去读,而不必用正规的时间。”“当然,还有一部大书,每个人都需要终生不懈地精读粗读苦读喜读,它就是生活这部活书。”加以概括即可。 3.查对指示代词所指内容的理解。“这样的书”指的前一句中“能满足你的精神需要,激发你的才智,帮助你完善自己”的书,即是“这样的书”的作用。 4.考查对句子含义的理解。(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将“自己的大脑”比作“草地”,形象生动地写出读书要有自己的思想见解,不能盲目读书,被书征服。(2)第②题同样运用了比喻手法,从喻体“祀奉物”的特点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书的态度。 5.开放性试题,结合冰心的《忆读书》“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和此文中“抓住精髓,掌握规律,把厚书读薄;有选择地读书,不被书所累;认真品读有益的书。”的读书方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写出自己读书时选择什么样的方法来解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风筝》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  ①  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见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胡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欺瞒了我的眼睛,这样  ②  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胡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在掷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

“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

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1.结合上下文,在文中画线处填上两个适当的成语,并解释。

2.用一句话来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3.画出第一段中关于小兄弟的动作和神态描写的语句,并分析其中一处的作用。

4.文中的“我”为什么要毁坏小兄弟的风筝?作者在描写当时的“我”时故意把自己写得很粗暴,这又是为什么?

5.选文中“这一幕”指什么?(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作者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觉?

6.为什么作者说“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了形容天气之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美猴王来到灵台方寸山,他的师父菩提祖师为他取了姓名,为此,他高兴得很。学艺成功荣归故里,这里虽然各种兵器样样齐全,却没有一件让他称心。于是,四老猴对他说:“我们这铁板桥下,水通东海龙宫,大王若肯下去,寻着老龙王,问他要件甚么兵器,却不称心?”美猴王闻言甚喜道“等我去来。“……

菩提祖师给美猴王取了什么姓名?请简述美猴王到东海龙宫取兵器的过程(70字左右)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性学习。

莫言简介: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我国第一位本土作家获得此项大奖。

莫言作品:著有《红高粱》(张艺谋成名电影《红高粱》原著)、《檀香刑》、《生死疲劳》、《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四十一炮》、《酒国》等。

(1)请你用精美的语言给他发个短信表示祝贺。

(2)有人评析,他作品里有水浒英雄的豪爽、农村土地的淳朴、土匪强盗的野性,还有魔幻、原始甚至愚昧。请你根据文学语感选出下列句子跟莫言作品不吻合的一项(    )

A.一百多亩的野高粱,风一吹,呼啦啦地响。

B.一仰脖子,咕嘟咕嘟灌下一碗烧酒。

C.纤纤柳丝,轻轻抚着溪边小石桥。

D.他光着头,穿个肥厚的大裆棉裤,吃凉馒头就着大葱。

(3)莫言曾到宁海广德寺游览,寺内宝塔是古建筑,夜晚明月辉映,古塔玲珑,佛光普照,游人香客,善良男女,呈现一片古典又现代的繁华景象。莫言当即为宝塔撰写一对联,上联:明月辉映玲珑塔;请你对出下联:      善良人。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生活是一部百科全书,你      用心去钻研,      会领会其中的真谛。生活是一片      的原野,你不应该只想着花前散心,月下漫步,还要时刻准备着狂风横刮,暴雨如注。相信通过顽强的奋斗,你一定能在生活的原野上      到幸福的花朵。

A. 只有  才  广博  采摘    B. 即使  也  广博  采摘

C. 只有  才  广袤  采撷    D. 即使  也  广袤  采撷

 

查看答案

填空。

①子曰:“__________,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__________,鲜矣仁。”

③子曰:“弟子入则孝,____________________,泛爱众,而亲仁。”

④曾子曰:“__________,民德归厚矣。”

⑤子曰:“__________,患不知人也。”

⑥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___。”

⑦子曰:“__________,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⑧子曰:“__________;三十而立;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