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仿佛一夜之间,成都街头冒出了许多新自行车:颜色亮丽,无固定停车桩,下个APP扫描...

仿佛一夜之间,成都街头冒出了许多新自行车:颜色亮丽,无固定停车桩,下个APP扫描就可租借,使用完放在最近的停车区即可……11月中旬,摩拜单车、1步单车、永安行三款共享单车几乎同时亮相成都,掀起一股共享经济旋风。

(1)某记者随机对200名使用者进行了共享单车使用满意度的问卷调查,将数据整理如下。

共享单车使用满意度调查结果

关注点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租借费用

85%

9%

6%

车辆舒适

76%

13%

11%

方便快捷

53%

10%

37%

低碳环保

95%

3%

2%

 

请你根据表格数据,提取两条有关共享单车使用满意度的结论。你的结论:

(2)正当共享单车发展势头强劲之时,近200辆共享单车因乱停放,被某执法部门搬走,扣押。对此网友发表了评论。请你根据示例,仿写一则跟帖。

示例:“最后一公里”神奇,可见一“搬’。平台自强,用户自律,社会共建。

(3)对于使用共享单车的利弊问题,大家有不同的看法,并就此展开了辩论。如果你是正方,你会怎样说?

正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方:我认为共享单车弊大于利。单车乱停乱放、违规抢道的现象,是由于单车与城市的兼容性不足,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不完备。现在许多大中城市追求出行效率,拓宽机动车道,推广快速公交系统。短期激增的共享单车与相对落后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之间形成矛盾,出现了单车与行人、与机动车争抢路权的情况,既削弱了共享单车的便捷性,又增加了出行的危险。

 

(1)①共享单车满意度整体较高,大多数使用后满意②在方便快捷这一方面不满意的人较多。 (2)共享莫独享,随时自省。科技造福 , 公民互督,执法约束。 (3)我认为共享单车利大于弊。在解决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创造清洁城市,绿色出行的过程中,自行车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只要人人自律,平台制定严格合理的使用规则,共享单车,有利你我。它乘着共享经济之风,以其随用随骑、网上支付的便捷性,迅速“俘获人心”。 【解析】 试题分析:(1)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结论可多个,注意题目要求。本表是对“共享单车使用满意度”调查,从表格的“满意”一栏看,对共享单车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在“方便快捷”方面,不满意的人还较多,近乎一半。据此作答。(2)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解答时,首先分析结构找到仿点。每一个仿写题给出的例子都有一定的格式,确定句式仿格调;然后要研究例句仿修辞,看例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③看清要求定主题。仿写句子在内容上要与例句相一致。本题作答要针对“共享单车乱停放,执法部门加强管理”的角度来拟写,答案不唯一。(3)作为辩论的正方,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共享单车利大于弊。”然后从共享单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角度,阐述自己的理由——摆事实、讲道理,来论述自己的观点。答案是多元的,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琴王

游睿

他很会 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叫琴王。

他的琴声太动听了。

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

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

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

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

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

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B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

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

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C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心扉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

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

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

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

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

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

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

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

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

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

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 

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

1.读完全文,你认为他被人们称为“琴王”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B处画线的句子。

3.这篇小说中,A处和C处的语句完全相同,却不显得啰嗦,这是为什么?

4.有人认为,小说的最后一段“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仅有一句话,完全可以删去。你觉得这种看法有道理吗?请亮出观点,陈述理由。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以上是思想家培根在《谈读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被马克思称为“______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句名言为千万个中国人所熟知,那就是“______。”

2.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鲁黔娄先生之妻也。先生死,曾子与门人往吊之。其妻出户,曾子吊之。上堂,见先生之尸在牖下,枕墼席稿,缊袍不表,覆以布被,首足不尽敛。覆头则足见,覆足则头见。曾子曰:“邪引其被,则敛矣。”妻曰:“邪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也。先生以不邪之故,能至于此。生时不邪,死而邪之,非先生意也。”曾子不能应遂哭之曰:“嗟乎,先生之终也!何以为谥?”其妻曰:“以康为谥。”曾子曰:“先生在时,食不充虚,衣不盖形。死则手足不敛,旁无酒肉。生不得其美,死不得其荣,何乐于此而谥为康乎?”其妻曰:“昔先生君尝欲授之政,以为国相,辞而不为,是有余贵也。君尝赐之粟三十钟,先生辞而不受,是有余富也。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其谥为康,不亦宜乎!曾子曰:“唯斯人也而有斯妇。”

——《列女传﹒鲁黔娄妻》

黔娄先生者,齐人也,修身清节,不求进于诸侯。鲁恭公闻其贤,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锺,欲以为相,辞不受。齐王又礼之以黄金百斤,聘为卿,又不就。著书四篇,言道家之务,号《黔娄子》。终身不屈,以寿终。                                                     

——《高士传﹒黔娄先生》

注释:邪:同斜;牖:窗户;谥:谥号;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子与门人往之   吊:悼念

B. 其被           引:拉

C. 不求进于诸侯       进:上朝做官

D. 聘为卿,又不就     就:完成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先生者,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

(2)鲁恭公闻其贤,遣使致礼,赐粟三千锺,欲以为相,辞不受。

3.结合原文分析黔娄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查看答案

诗歌鉴赏

浣溪沙(其三)

(宋)苏轼

  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

创作背景:这组词是苏轼43岁(1078年)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公元1078年(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当年初夏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注释: 1、浣溪沙:词牌名。2、苘(qǐng):青麻。3、络丝娘:本为虫名,此处代指缫丝的妇女。4、垂白:鬓发将白的老人;5、杖藜:倚仗藜茎制成的手杖;6、藜:植物名,此处指以藜茎制成的手杖。7、捋青: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8、麨(chǎo):用麦子制成的干粮。9、软:饱之意。

1.赏析“谁家煮茧一村香”中“香”字的妙处。

2.在九上教材中选用的是《浣溪沙(其四)》,试结合内容谈谈与本词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相同之处?

 

查看答案

作文。

生命中,       悄然绽放

要求:

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