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件事情让小赵心中惴惴不安,连吃饭都没胃口,美味的大餐也味同嚼蜡。
B. 新关角隧道的豁然贯通标志着我国铁路建设已具备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平。
C. 雷声已如万辆战车从天边滚动过来,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
D. 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结束了,弥留之际老师给我们每个人都写了毕业赠言。
下列各项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 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B. 否则书经提练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C.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具增。
D. 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题文)下列各项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 )
A. 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zì suì)
B. 一个衣服褴褛(lán lǚ)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lì)
C. 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kè)
D.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chá)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zhī)所诓骗(kuāng)
盼 望
艾 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
一个盼望到达
(1979年3月上海)
1.起锚的“浪花”和抛锚的“喧哗”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2.一个海员为什么喜欢起锚时的浪花?一个海员为什么为抛锚时的喧哗而高兴?
3.《盼望》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抒情诗,作者以这首诗寄托了怎样的人生感悟?
(题文)请以“那段 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词,比如“温暖”“自由”“孤单”“烦心”“幸福”“快乐”……,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不少于500字;④请不要套用、抄袭本卷阅读部分的材料;⑤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⑥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满
孙君飞
①那时候,母亲总在家里,父亲总在家外。
②父亲就像一个客人,前来“拜访”我们的时候,总会带礼物。
③他从不知名的远方挑回的担子里有圆滚滚的卷心菜,红白相间的猪肉块,一块撒满碎花儿的土布,一个快要装满彩色圆球糖的玻璃瓶,轻轻摇动一下,就会发出让我口舌生津的可爱声响……
④有一次,父亲拉着满满当当的木板车过来,我一看,像是一个打了胜仗的“大王”,身后还多了一群呐喊助威的“大兵小将”。他欣然地卸下一张桌子,说让我写字用;又搬下一条高凳子,凳子下面竟然有个小抽屉,带锁,说是可以 搬到学校坐,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这一刻,我无比自豪。
⑤可有时候,他也会两手空空,像打了败仗的士兵,手无寸铁。
⑥他眼睛里的火光熄灭了,叹息着,灰头灰脸,嘴唇起了白皮儿,他肯定又饥又渴,脸上什么也没少,但是让人觉得差了什么东西。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
⑦这一天,他做生意亏了本儿,一路风餐露宿,空空荡荡地走回来了;他个子越是高大,越显得臂怀里的空旷冷清。
⑧母亲看到他,不说话,也不笑,她的个子原本有些矮,这时候却像变得更矮。她神色平静,目光柔和,窸窸窣窣小步快走,从厨房里捧出满满一碗凉开水放到他面前。他“咕嘟咕嘟”一饮而尽,母亲拿走碗,盛来满满一碗饭放到他面前。在我的记忆里,这情景不止一次,这饭有时是面食,有时是白米盖着菜,有时竟是只有节日里才有的大块萝卜炖小块骨头,好像她提前知道他要空着肚子空着手回来似的。当然有时母亲还会特意为他斟上一碗热热的黄酒……看他吃饱喝足、心满意足,我有些不【解析】
母亲怎么像是在犒劳凯旋归来的将军?
⑨父亲并没有上床休息,而是无牵无挂地枯坐着,看母亲从井水中捞出洗净的衣服,拧干,一件接一件地晾晒到院子里的绳子上。还有摊开的被单,母亲将其搭到绳子上,被单慢慢滴出水,水拉着被单,起初还显得紧致,慢慢地灌满了 风,吸足了阳光,它们就如巨大的翅膀般,扑扇着发出富有节奏的、鼓舞人心的“鼓点”,那声音灌满了我们的耳朵。那些红的、绿的、青的、蓝的、白的土布啊,在风中扑扇出阳光的温煦芬芳,挂满了院子。我们这些孩子在这个快乐的“迷宫”里穿梭、奔跑、喊叫、躲藏,惊吓他人,最后以甜美的笑声收场。这时候,父亲的眼中似乎也有了光芒,有了奇迹,有了满足,有了激动。
⑩父亲看着看着就笑了,然后躺到床上,当一块做梦的“石头”,发出惊天动地的呼噜声。
再后来,父亲放下了担子,也放下了木板车,和母亲一样,总在家里,总在庄稼地里,总想着将家填得更满些,更满些。可是屋子里总是这里还缺一个柜子,那里还少一台收音机,另外一个地方又需要一辆自行车……终于有一天,他们都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
⑩我们会的,会把所有需要填满的地方填满,还有他们心里梦里空着的地方。
⑩但是我又懂得,在那些有他们的地方,其实一直是满满当当的,我们最想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
(选自《时文选粹》,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④—⑩段,按提示保存下面表格内容。
段落 | ④ | ⑤一⑥ | ⑦~⑧ | ⑨一⑩ |
主要情节
| 父亲拉着桌凳等满车礼物回家 | B.
| 母亲用丰盛饭食“招待”做生意亏本的父亲
| 父亲边看母亲晾晒衣物,边看我们玩耍,然后安然入睡 |
我的心理 | A. | 有些难过 | C. | D. |
2.选文第③段有何作用?
3.按照要求赏析下面词句。
(1)周围无数双眼睛都被它镀亮……(赏析加点词语)
(2)他的腰身弯如无箭可射的猎弓,疲累得好似一件等待浆洗的脏衣服。(赏析句子)
4.选文第⑩段中父母说:“我们都老了,那些空着的地方,你们去填满吧……”“我”却认为“我们最需要的东西,那里一直不缺不空”这两句话是否矛盾?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