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余一小舟(    )    (2)上下一(    )  (3)问其姓氏,是金陵人,此(    )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 “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 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1. (1)撑(船) (2)全,都 (3)客居 2. (1)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湖面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个墨点般的湖心亭(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个米粒般的人(影)罢了。 3. D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拏”,通假字,通“桡”,意为“撑(船)”;“白”, 古今异义,古义:全,都,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客”,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意为“客居”。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 俱,都;绝,消失。 (2)惟,只有;而已,罢了。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把握能力。D. 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景,“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侧面描写。 参考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国庆节期间,阳江市江城区将举办大型国庆狂欢活动,为期7天,“吃、喝、玩、乐、游、购、娱”尽在其中。活动中,不仅可以看到踩高跷、扭秧歌、捏糖人等北方传统节目,而且还能欣赏到川剧变脸、杂技、硬气功等中华绝活。期间还有广式红木家具、名车、漆器、风筝等展览,以及各地动漫优秀作品展演。而民俗文化表演更吸引人,有舞狮、腰鼓、舞龙等。参加狂欢活动又怎么少得了吃?这里不仅有阳江本地特色的小吃,如猪肠碌、玛仔等,也不乏具有外地风味的干果食品,还有不少来自北方的土特产。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字。

(2)请你根据材料,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补写一段广告,吸引大家去逛国庆狂欢会。

国庆佳节哪里去?国庆狂欢会看去。                                       。国庆狂欢会最热闹,哪里热闹哪里去。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使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将“关键”改为“基础”。)

B. 数学老师运用交通事故统计数据进行教学,使学生不仅增强了安全意识,还学会了计算方法。(将“增强了安全意识”与“学会了计算方法”对调。)

C.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古村落居民的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现代人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将“使”删去)

D. 针对当前学术界急功近利甚至违背科学道德、弄虚作假事件屡有发生,国家应设立专门的独立机构负责调查处理。(在“发生”后面加上“的现状”。)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不负众望,履践了自己的诺言,因此备受人们的欢迎。

B. 大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是不可亵渎,不可伤害的。

C. 徐伯伯种植各类花草独有一套方法,他家庭院冬天也绿意盎然,可谓妙手回春

D. 在港珠澳大桥长达8年的建设期间,工程技术人员呕心沥血,殚精竭虑,解决了一系列世界性深海造桥技术难题。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看红装素裹,分外yāo ráo______

(2)我看一阵向晚的春风悄悄揉过fēng rùn_________的青草。

(3)小屋就凄风苦雨,愁云惨雾,你就会精神悲戚压抑,xíng xiāo gǔ lì_____________。     

(4)有一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jíǎo róu zào zuò___________,是出于无聊。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2)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越明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范仲淹《岳阳楼记》)

(4)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即景抒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