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朝花夕拾》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____

A.《阿长与〈山海经〉》一文回忆了作者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形,描写了一位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的保姆形象,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与怀念之情。

B.《二十四孝图》主要写了作者阅读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的感受,提出我们应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发扬《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道精神。

C.《五猖会》描述了“我”儿时与父亲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通过写“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拦,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有压抑和摧残。

D.《父亲的病》回忆了作者儿时为父亲请医治病的情形,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等,表达了对这些人故弄玄虚、庸鄙无耻的痛恨之情。

(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二魔拿入里面道:“哥哥,拿来了。”老魔道:“拿了谁?”二魔道:“者行孙,是我装在葫芦里也。”老魔欢喜道:“贤弟,请坐。不要动,只等摇得响再揭帖儿。”行者听得道:“我这般一个身子,怎么便摇得响?只除化成稀汁,才摇得响是。等我撒泡溺罢,他若摇得响时,一定揭帖起盖。我乘空走他娘罢!”又思道,“不好不好!溺虽可响,只是污了这直裰。等他摇时,我但聚些唾津漱口,稀漓呼喇的,哄他揭开,老孙再走罢。”大圣作了准备,那怪贪酒不摇。大圣作个法,意思只是哄他来摇,忽然叫道:“天呀!孤拐都化了!”那魔也不摇。大圣又叫道:“娘啊!连腰截骨都化了!”老魔道:“化至腰时,都化尽矣。揭起帖儿看看。”

联系相关情节,写出孙悟空是怎样从紫金葫芦里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2)孙悟空拔了一根毫毛变作半截身子,在葫芦底,真身却变作个蟭蟟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乘二魔揭起帖子看时飞出去了。 【解析】 试题分析:(1)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B项,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重点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自己的强烈反感,批判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不是“提出我们应弘扬传统孝道文化,发扬《二十四孝图》中的孝道精神”。故答案为B。(2)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西游记》内容的理解与情节识记。根据原著内容的阅读和识记,可知题目中的文本内容出自于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第三十四回“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文中的大魔、二魔分别是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孙悟空被二魔收到紫金葫芦后,原著这样写到:“那大圣闻言,就拔了一根毫毛,叫‘变!’变作个半截的身子,在葫芦底上。真身却变做个蟭蟟虫儿,钉在那葫芦口边。只见那二魔揭起帖子看时,大圣早已飞出。”作答时,可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孙悟空从紫金葫芦里出来的经过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语段,找出表述错误的一项(    )

人为什么要读书呢?书,可以唤醒沉睡的心灵,可以引领迷惘的灵魂。一本好书,就像一个崭新的世界。读艾青的诗歌,我坚定了不断前行的信念;读史铁生的散文,我鼓起了直面人生的勇气;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我充满了对精神家园的憧憬……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还有什么比读书更能产生令人陶醉的内心体验呢?

A. “惘”读“wǎng”,第五画是横折钩;“憧憬”读“chōng jǐng”,是“向往”的意思;“吮”读“shǔn”,第七画是竖弯钩。

B. “读书,就像用麦管吮吸甘露,让人欣喜,让人着迷。”这句话可以缩写成“读书让人欣喜,着迷。”

C. 文段中的“唤醒”“迷惘”“憧憬”“吮吸”“陶醉”都是动词。

D. 文中的加点的词语“读书”的语境义是一样的,都是“阅读书籍(文字)”的意思。

 

查看答案

观察“汉字字体演变图”,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汉字演变有三个阶段: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从小篆变为隶书、从隶书变为楷书。

B. 从“车”“马”等字看,小篆及之前的汉字与图形相关,象形性强,笔画繁复;之后象形程度减弱,字形逐步简化。

C. 小篆的圆转笔势到隶书一般变为方折及横、撇、捺等笔画,小篆变为隶书,现代文字笔画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

D. 行书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书写流畅,点画连字,用笔灵活,连绵不断。

 

查看答案

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日月之行,_____________。(《观沧海》曹操)

(2)___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3)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王湾)

(4)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歌》李白)

(5)_____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其一)》刘禹锡)

(6)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李商隐)

(7)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陆游)

(8)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论语·述而》)

(9)夫君子之行,_____________,俭以养德。(《诫子书》诸葛亮)

(10)与“枯藤老树昏鸦”句法结构和情绪渲染一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查看答案

对联是汉语独有的文学形式,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二者结合更有无穷魅力。请赏读这副对联,并将上联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泠泠风雨声

胡竹峰

平日偶得闲情,我会看看碑帖例笔墨的旧影心迹。古琴素手纸窗瓦屋灯火青荧天与地合,意与神会,情通自然。意与神兮如痴如醉,情通自然兮惠风和畅。

春雨绵绵,阴寒不散,夜里悠悠忽忽读了些旧人诗词,元人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云:“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瘦金书我熟,小时候玩过一枚“大观通宝”铜钞,钱文正是赵佶手笔。

赵佶的帖读过不少,如《千字文》《牡丹诗》等。瘦金体的线条仿佛金戈银丝,看《秾芳诗帖》久了,越发觉得线条薄利,笔锋可以削水果,手不敢触。我看瘦金体,老想到春秋时候的尖首刀币。

《秾芳诗帖》,大字楷书长卷,每行二字,共二十行,清人陈邦彦题跋:“此卷以画法作书,脱去笔墨畦径,行间如幽兰丛竹,泠泠作风雨声。”

纤细、青郁、劲挺、有力,瘦金之味差不多这样。不要说书法,宋人文章也涓涓细流出一派文气,不像唐朝欣欣向荣,郁郁勃发。唐人写时间流逝无可奈何,“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宋人却是“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唐朝人慷慨,宋朝人感慨。感慨常常是壮士,感慨往往为道家,宋徽宗恰恰是道君皇帝。

中国艺术,道家的痕迹处处可见,阴阳为骨,无为是表。前些时日读《易经》,象曰:“风行水上,涣。”大意是水上见风,涟漪泛起,散而不乱,涣然而合,成自然之象。宋人书法,受老庄道家影响,大抵虚静,瘦金体是异数。每见瘦金体,像在冬天的梅园游玩。老树新花,四周一望,虚室生白,全是一片吉祥。

有回在朋友画室玩,他运转提顿写瘦金体给我看。想起当年的赵佶,一笔一画运转提顿在汴京皇城里自得其乐。瘦金体的精气神是入世的,也是出世的,更多还是出世的。我读赵佶书法,读出自得其乐——天下与我何干?且写字画画去,差不多是那样的字外音。

赵佶的字有弹性,有韧性,有精神,像钢丝。书法家白蕉说:“瘦金体的线条,未必输给颜真卿的线条。”瘦金体是文人字,并非帝王字。到底什么是帝王字,我也说不清;到底什么是文人字,我更说不清。我只能说自得其乐是文人字,旁若无人是帝王字。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米芾、赵佶、董其昌的手迹一片自得其乐或者洋洋得意,唐太宗、唐玄宗、康熙、乾隆的手迹旁若无人或者居高临下。字从心出,心惜字形,有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有人战战兢兢进屋来,有人桀骜不驯,有人规规矩矩,有人放肆泼辣,有人内敛斯文……

赵佶好诗,好画,好歌舞,好花岗岩,好李师师,好鲜衣怒马,好美食华灯,好梨园鼓吹,好古董花鸟。本是纨绔儿,生在帝王家,成就了一身才华,糟蹋了大好江山。

瘦金体,又名瘦筋体。瘦金体三字有风雅气,瘦筋体三字有稼穑味。瘦筋,筋瘦,夏天,从水塘里挑水浇园的农夫筋瘦筋瘦。叶圣陶先生有文章说:“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赤紫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每见瘦金体,总想起赤紫的臂膊和肌肉突起的小腿。

书法的奇妙在于,每个字的点画构成以及字与字之间的连绵动感产生出的墨迹之美。我对书法的兴趣,严格说来是对墨迹的沉迷。

宣纸上,中国文化清流徐淌。

墨迹间,前人气息缕缕不绝。

1.本文以“泠泠风雨声”为题,有何妙处?

2.结合全文,简要概括瘦金体的特征。

3.联系全文,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

4.请你结合实际,谈谈本文带给你的启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