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听海的心 迟子建 ①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②...

听海的心

迟子建

①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②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③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上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④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⑤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

⑥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摈弃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⑦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媚的。

⑧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

⑨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⑩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

⑪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⑫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作彩云了;而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的少女灵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转换,难解难分!听过这样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觉,怕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虽然树能招来美丽的鸟儿,河流里有色彩绚丽的鱼,但我更爱家人,更爱我家中院子的狗!

⑬当春风折断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开了!雪化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也就结束了。人们不必居于屋内,用故事打发长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一切可食之物,野菜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在用脚翻阅大自然的日历时,认知了自然。我们知道采花时怎样避开马蜂的袭击,又不扫它的兴;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时,怎样用镰刀头敲击铁桶,会赶走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时,怎样把它甩开;知道从山里归来时,万一身上被蜱虫附着,怎样用烧红的烟头把它们烫跑。

⑭是啊,如果我们对大自然没有怀抱一颗“惊奇之心”,我们身体埋藏的“灯”,就不会闪亮,这世界就不会诞生那么多优秀的童话,我们在冬夜的炉火旁,也就没有听神话故事的美好时光了。其实对大自然的“惊奇之心”,不仅孩子应该有,成人也应该有,因为它能持久地生发心灵的彩虹,环绕我们黯淡的人生。

(选自《大河文摘报》2017年7月26日)

1.由盲人老妪听海引发了作者对家乡的哪些回忆?

2.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3.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

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1.(1)故乡的冬里赏大雪和听神话。(2)认知森林里自然事物的乐趣。(3)把山林里带回的疑问抛给大人们。(4)发现大人们关于大自然的神话是编撰的。 2.承上启下。承上文盲人老妪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世界的密切联系,开启下文,叙写对热爱自然的深刻认识。 3.“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写出老妪虽为盲人,但一样具有一颗亲近大自然之心。 4.人只有用心感悟自然,聆听自然的脉动,才能抗衡尘世生活的倦怠和幻灭,从而为人类的前行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物质至上的现代文明的痛苦反思,表现出作者重构人类精神家园的美好愿望。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文章1~8段写盲人老妪听海的情形;9、10段过渡;文章的11~13段则叙写回忆的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结合文章11~13段内容筛选信息并概括即可作答。 2.试题分析: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作答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文章第9段“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这句话,内容上,承接上文盲人老妪的故事,引起下文自己对家乡的回忆和对自然的深刻认识。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据此理解作答。 3.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本题作答可结合语句中的“虔诚”这一形容词,从老妪人的神情态度进行分析作答。也可以从语句中运用的“伫立”“抱拳”“望”等动词的角度,分析老妪人神情,表现其亲近大自然的角度作答。 4.试题分析: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文学作品主旨的归纳,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对人物的言谈举止及人物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领会作者的目的和意图即可作答。本文通过盲人老妪的故事及“我”对家乡的回忆,引发了对自然的深刻认识。作答时可结合文章最后一段中的“我们对大自然没有怀抱一颗‘惊奇之心’,我们身体埋藏的‘灯’,就不会闪亮”可概括为人应该用心感悟自然;“这世界就不会诞生那么多优秀的童话,我们在冬夜的炉火旁,也就没有听神话故事的美好时光了”可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对现代文明的影响来反思;“对大自然的‘惊奇之心’,不仅孩子应该有,成人也应该有”可从人应该敬畏自然的角度分析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17年12月15日20时22分,中国首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历史性时刻: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分别通过视频表示了祝贺。

材料二

材料三 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1)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两幅会徽图片,简要概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在冬季掀起锻炼高潮,支持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我国举行。请你为学校学生会策划两个活动。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表现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中国酒文化由来已久,《水浒传》里,酒香飘于江湖之上,融入英雄骨髓之中。酒壮英雄胆,酒误英雄事,酒伤英雄心,酒要英雄命。请列举一个与酒有关的故事名称,并简述其故事情节。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面对贸易战争,中国表示“奉陪到底”,_____?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有更强的承受损失的能力,面对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将打出什么底牌?第一张底牌,限制进口美国商品;第二张底牌,削减对美国的出口。专家表示,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_____,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查看答案

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提高”改为“体现”)

B. 只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将“只要”改为“只有”)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删去“几乎”)

D.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将“由于”删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