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己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嘉祜二年,李侯以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因游金陵,登蒋山,饮其水。既又登浮槎,至其山,上有石池,涓涓可爱,盖羽①所谓乳泉、石池漫流者也。饮之而甘,乃考图记,问于故老,得其事迹,因以其水遗余于京师。余报之曰:李侯可谓贤矣。

夫穷天下之物无不得其欲者,富贵者之乐也。至于荫长松,籍丰草,听山流之潺湲,饮石泉之滴沥,此山林者之乐也。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动其心。或有欲于心,顾力不可得而止者,乃能退而获乐于斯。彼富贵者之能致物矣,而其不可兼者,惟山林之乐尔。惟富贵者而不可得兼,然后贫贱之士有以自足而高世。其不能两得,亦其理与势之然欤。今李侯生长富贵,厌于耳目,又知山林之乐,至于攀缘上下,幽隐穷绝,人所不及者皆能得之,其兼取于物者可谓多矣。

(节选自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注)①羽:指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专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筹交错______

(2)树林阴_____

(3)因以其水余于京师______

(4)荫长松,丰草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杂然前陈者/登轼望之

B. 颓然乎间者/安陵君许寡人

C. 李侯镇东军留后出守庐州/其亦欲推其事勉其学者邪

D. 彼富贵者能致物矣/吾妻美我者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而山林之士视天下之乐,不一动其心。

4.填空

甲、乙两文都在写“乐”,甲文主要侧重于写滁人的_______与作者的_____,乙文主要侧重于写李侯的_________

5.乙文中作者写“富贵者之乐”的用意是什么?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回答。

 

1. ①酒杯 ②遮盖 ③赠送 ④枕、垫或踩、踏 2. D 3. ①醉了能够同大家一同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②并且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使他们动心。 4. 宴酣之乐 乐人之乐(或与民同乐) 山林之乐 5. 将富贵者之乐与山林之乐做对比,突出了李侯能够同时获得更多的乐趣,表现了他的贤达。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①句意为: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②句意为:树林茂密阴蔽。翳,遮盖。③句意为:于是把此水送给远在京城的我。遗,赠送。④句意为:荫蔽在松荫下,枕垫着茂盛的青草。藉,枕、垫或踩、踏。 2.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中一词多义的理解。A.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B.其,代词,他们/助词,加重语气。C.以:介词,凭借/连词,来。D.之:皆为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故选:D。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①重点词语:其,他们。以,用。句意:醉了能够同大家一同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②重点词语:之,的。视,看待。句意:并且那些隐居山林之人看待天下的乐趣,没有一样能使他们动心。 4.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甲文每段都有“乐”字,故容易在甲文第一段找到“滁人之乐”,“作者之乐”则要结合全文内容及第二段“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来体会。乙文可结合第二段内容来分析“李侯之乐”。 5.本题考查对文本主旨的理解掌握。应结合乙文第二段的内容来分析作答。乙文第二段先提出了“富贵者之乐”和“山林者之乐”两种乐,之后将两种乐进行了比较,指出“其不能两得”,可是李侯却做到了两得,从而突出证明了选文第一段的“李侯可谓贤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3)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描写战斗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富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无数英雄先烈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不断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所在,近期,某学校举办向英雄致敬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黄旭华,“中国核潜艇之父”,30多年中,父母和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搞核潜艇,他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他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材料二)廖俊波是一位扎根基层的县委书记,勤勉敬业、忘我工作,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年多时间,政和县贫困人口减少了3万多人,脱贫率达69、1%,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是新时代的“铁人”。

(材料三)2013年5月,孙杰通过微博账号“作业本”发文:“由于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最终食客们拒绝为丰面熟买单,他们纷纷表示还是赖宁的烤肉较好。”(这种言论一经发出,立即受到网友们的遣责。)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位英雄的特点。

(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向英雄学习。

 

查看答案

文化常识和名著读填空。

(1)王羲之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其________________帖是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最灿烂的瑰宝,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请根据《朝花夕拾》内容,参照表格内的提示,在A、B、C处填写具体内容。

篇目

事件

揭示主旨

A

报馆案风波

表现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以及对这位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十四孝图》

郭巨埋儿

B

《五猖会》

C

批判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与摧残。

 

 

 

查看答案

对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惜牡丹花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A. 诗歌第一句写出了诗人的愁思。“惆怅”一词,造成红艳的牡丹花似已开败的错觉,将人引人惜花的惆怅气氛之中。

B. 诗歌第二句表现诗人黄昏时赏花的情景。“唯有”“两枝”等词,强调晚来只有两枝残败,才知满院的牡丹花开得正盛。

C. 诗歌第三句实写风吹花残之景。第二天早晨大风刮起的时候把所有的花都吹没了,诗人的情花之情跃然纸上。

D. 本诗借物抒怀,别具一格。诗人夜里用把火照花的行为表现了对牡丹的无限怜惜,寄寓了岁月流逝、青春难驻的深沉感慨。

 

查看答案

(题文)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为切实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驾驶员背景情况的核查,严防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杜绝进入行业

B. 截至2018年5月22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山东省水量达到近30亿左右立方米

C. 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赢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

D. 我国每年出产的许多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虽然产生了很高的市场利润和很大的知名度,但却很难成为经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