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敢陵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选自《管子》)

(注释)①奚:疑问代词,相当于“何”。②陵:侵犯,这里是违抗的意思。③犯禁:触犯禁令。

1.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

(1)而去之________

(2)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

(3)是以善国者________

(4)必先________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非不深也   有良田美桑竹之属

B. 者多助      伐无,诛暴秦

C. 然后治        无丝竹乱耳

D. 民富安乡重家  万钟不辩礼义而受之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2)奚以知其然也?

4.(甲)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为了证明中心论点,分别列举了什么例子?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每点不超过15个字)

5.理解填空。

(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国之道,都强调了_______,(甲)文从________的角度来论述,(乙)文则从________的角度来论述。

 

1.放弃 限制治理使……富裕 2.B 3.(1)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亲属都背叛他。 (2)根据什么知道这个道理呢? 4.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事例:(1)围攻一座小城却不能取胜;(2)防御条件优良却弃城逃跑。 5.以民为本(或“人的重要性”)施仁政 富民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作辅助判断。注意“为”用在名词的前面,词性应为动词,所以翻译为:治理;“富”本来为形容词,这里放在名词“民”的前面,活用为动词,解释为:使……富裕。 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重在将每句中相关的词的意思解释出来,并指出用法,然后进行比较,选出合乎要求的答案。A.名词,护城河/名词,池塘;B.都是名词,“仁政”的意思;C.句末语气助词,不译/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连词,表承接关系,就/如果。故选:B。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注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寡”,少;“之”,到;“至”,极点;“畔”,通“叛”,背叛;“奚以”,宾语前置句,凭什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学完第三单元后,班级准备组织开展一次读书专题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要求。

(1)请你给这次活动拟一个名字,以体现活动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向活动组委会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提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为“名人读书方法”主题演讲搜集的一组材料,不符合这一主题的两则是__________

材料一 数学家华罗庚读书不是从头至尾一字一句地读,而是先对着书名思考片刻,然后闭目静思,想完后再打开书,如果作者写的和他的思路一样,他就不再读了。

材料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学识渊博,他认为一本书每读一遍只要理解和消化一个问题就行了,一遍又一遍地读,就能读透全书。

材料三 西汉时期的匡衡,年轻时非常喜欢读书,但因家里贫穷,点不起灯烛,见邻家灯烛明亮,匡衡便在墙上穿一个孔洞,在洞前映着光刻苦读书。

材料四 爱因斯坦读书时,分成三个步骤,他先对全书形成总体印象,然后在此基础上,逐页却不是逐字地掠读全书,在掠读全书后,把已经获得的印象条理化,系统化。

材料五 范仲淹青年求学时期,过着人不能堪的苦读生活,五年间未曾脱衣而眠,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便以水沃面。就这样他领悟了“五经”的主旨。

(4)请依照下面的读书名言,仿写一个句子。

名言:一本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仿写:一本书像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____

A.保尔创作的中篇小说手稿在寄回的途中被邮局遗失了,但是他并没有沮丧,而是在秘书加莉亚的帮助之下开始重新创作,甚至写得不成功的段落就亲自动手重写。

B.在渣滓洞监狱里,一阵婴儿的啼哭声从女牢传出来,划破夜的寂静。牢房里的人满怀喜悦、激动不已。许云峰给这个孩子取名为“监狱之花”。

C.晁盖,郓城县东溪村人,东溪村保正,本乡富户,人称托塔天王。七星入伙智取生辰纲后投梁山入伙,林冲火并白衣秀士王伦后为梁山寨主,后打曾头市时坠马身亡。

D.悟空看见观音菩萨手中有一顶嵌金花帽,连忙抢过戴在头上,从此头戴金箍;取经成功后,在悟空要求下,唐僧除去了悟空头上的金箍。

(2)根据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出于对生命的一种本能的爱,我因此打心眼里感觉到几分欢乐,我开始产生一种希望,觉得这件奇迹无论怎样似乎总能够把我从这个荒凉的地方以及我目前这种困境中解救出来。然而,与此同时,读者也很难想象出我当时多么吃惊,居然看到空中会有一座岛,上面还住满了人,而且看来这些人可以随意地使这岛或升或降,或者向前运行。

上面的语段出自名著《_______》。这座岛的名字是______,语段中“我”目前的“困境”指______

 

查看答案

名句默写。

(1)曹操的《龟虽寿》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季羡林的《成功》以个人经历说道理,分析成功的三个必要条件,指出无论是治学还是干事业,都不能依赖天资和机遇,只有通过勤奋,才能走向成功。

B. 埃切加赖的《幻想是美丽的》提出了“要使想法变成现实,必须甘心努力工作”的观点,阐述了“幻想”与“现实”的关系。

C. 罗家伦的《学问和智慧》提出了“我们不但需要智慧,而且更需要学问——需要以学问去笼罩智慧、透视智慧、运用智慧”的观点。

D. 《论美》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查看答案

下面语段有四处语病,请按提示进行修改。

①汉字书体纷繁,姿态万千。它不为形体所拘,即使狂草,我们也可以从其奔放的笔画中欣赏到它的动感之美,观察到深藏于形体背后的中国书法神韵。②不同书体体现不同风格:正楷,如正襟危坐的君子;行书,如步履匆匆的商贾;草书,如健步行走的军人;狂草,如跃马酣战的斗士。③写得好的汉字,便成了书法,成了艺术精品,这就是因为汉字神奇之处。④在世界文字之林中,中国汉字确乎是异乎寻常的,它的创造契机显示出中国人与世不同的文明传统和感知世界。

(1)第①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

(2)第②句语序不当,应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换。

(3)第③句成分赘余,应删去___________

(4)第④句成分残缺,应在______________后增补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