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1.下列古诗体裁与本诗相同的一项是(    )

A. 《登幽州台歌》    B. 《竹里馆》

C. 《观沧海》    D. 《天净沙·秋思》

2.“可怜”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这首诗用了先扬后抑的写作手法,试作分析。

 

1.B 2.示例:可惜;诗人嘲讽了封建统治者求贤的虚伪,也寄寓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3.示例:诗的前两句写朝廷重贤,宣室召见,重新任用才华横溢的贾生,是赞美,是扬;后两句写讨论的是服药求仙等虚无的事情,而不去探讨天下百姓的问题,是讽刺,是抑。诗人用欲抑先扬的手法讥讽朝廷的昏庸和对贤臣的不重用。 【解析】 1.A是五言古诗;C是乐府诗;D是词;《贾生》是绝句,与B项一致。 2.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可怜:可惜。宣室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为了询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讽刺君王昏聩弃贤和伤叹贤士怀才不遇。 3.考查对欲抑先扬的手法的理解。“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的本原问题!这究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不能达到此效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相对于中心人物而言,文学作品中还活跃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颇具特色的次要人物,他们或衬托主要人物,或推动情节的发展。请你从下列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这样的人物完成下列表格。

《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红岩》《创业史》《西游记》

作品名称

作者

朝代/国籍

人物名称

性格特点

相关情节

 

 

 

 

 

 

 

 

 

查看答案

默写。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2)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杜甫在《望岳》中表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也不孤高自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让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人为观测天象将天空中可见的星分为了二十八组,统称为二十八宿,“气冲斗牛”中的“斗”“牛”均是星宿名。

B. “目不窥园”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典故来源与汉代董仲舒相关。

C. 天干地支纪年法,包括十天干与十二地支,例如“丁卯年”中的“丁”是天干,“卯”是地支。

D.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他人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刘禹锡所著的《陋室铭》。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词语、短语性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连词)

B. 画眉树林边婉转地唱歌。(动词)

C. 在以后的岁月中,地球常常在我脑海中就变得透明了。(补充短语)

D. 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动宾短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