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殷红(yān) 烧灼(zhuó) 譬如(pì) 忍俊不禁(jīn)
B. 谰语(lán) 晌午(shǎnɡ) 气氛(fēn) 怏怏不乐(yànɡ)
C. 亘古(ɡèn) 哺育(fǔ) 告罄(qìn) 鲜为人知(xiǎn)
D. 修葺(qì) 羸弱(léi) 炽热(chì) 迥乎不同(jiǒng)
(题文)每个人都收到过礼物,或者是一本书,或者是一支笔,或者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又或者一句话、一个拥抱、一抹微笑……就让我们怀着一个感恩的心,去珍藏生活的馈赠吧。
请你以“那一份 的礼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以上。
(3)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5)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在“中国梦·正能量”综合性活动中,同学们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按照要求答题。
(观点论辨)21世纪是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各种传播方式层出不穷,各种文化形式借力互联网飞速传播。近些年,“嘻哈文化”在一些青年人中流行。2017年,热播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造就了一批“嘻哈网红”,名气大涨的“红花会”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说唱团体之一,其中几位明星人物名声大噪。但是,一名中国籍嘻哈歌手演唱了歌曲《圣诞夜》,而歌曲中夹杂着教唆青少年吸毒与侮辱女性的内容,引发了公众抗议,不少媒体也发表了批评报道。网友针对“中国该如何拥抱嘻哈音乐”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你的观点是什么?说说理由。要求观点明确,80字以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链接)下图与某个故事有关,简要复述这个故事。80字以内。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_________________
(3)(续写对联)请你将下面的对联续写完整。
上联:高雅弹唱流芳百世
下联: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填空。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_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陋室铭》)
(5)陆游《游山西村》中表达作者乐观、积极向上、不畏困难的精神,也喻示在重重的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完整默写李商隐的《贾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楚人隐形
楚人居贫,读《淮南子》①,得“螳螂伺蝉自障叶,可以隐形”,遂于树下仰取叶。螳螂执叶伺蝉,以摘之。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扫取数斗归,——以叶自障,问其妻曰:“汝见我不②?”妻始时恒答言“见”,经日③,乃厌倦不堪,绐④云:“不见。”嘿⑤然大喜,赍⑥叶入市,对面取人物。吏遂缚诣⑦县。县官受辞,自说本末,官大笑,放而不治!
(选自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注释)《淮南子》:①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②不:同“否”。③经日:经过一整天(表示时间很长)。④绐(dài):哄骗。⑤嘿:同“默”。⑥赍(jī):携带。⑦诣:到……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螳螂执叶伺蝉 执: _____________ (2)以叶自障 以: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叶落树下,树下先有落叶,不能复分别。
3.谈谈你从故事中得到的启发。
河中石兽 纪昀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A. 阅十余岁 阅金经
B. 渐沉渐深耳 无丝竹之乱耳
C. 如是再啮 如其言
D. 遂反溯流逆上矣 肃遂拜蒙母
2.选出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众服为确论 孤岂欲卿为博士邪
B. 山门圮于河 尝射于家圃
C. 但知其一 其反激之力
D. 求之地中 花之隐逸者也
3.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
B. 语言简洁,如通过一个“笑”字,鲜活地刻画了一个貌似渊博的讲学家,又如通过一个“服”字,塑造了缺少主见的众人。
C.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的“其二”,指讲学家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
D. 寓理于事,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
4.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