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阅读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

课外阅读

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迟子建

①立春那天,我在电视中看到,杭州西子湖畔的梅花开了。粉红的、雪白的梅花,在我眼里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我想这时节的杭州,是不愁夜晚没有星星可看了,因为老天把最美的那条银河,送到人间天堂了。

②而我这里,北纬五十度的地方,立春之时,却还是零下三十度的严寒。早晨,迎接我的是一夜寒流、冷月和凝结在玻璃窗上的霜花。想必霜花也知道节气变化了吧,这天的霜花不似往日的,总是树的形态。立春的霜花________的、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你能从中看出喇叭形的百合花来,也能看出重瓣的玫瑰和单瓣的矢车菊来。不要以为这样的花儿,一定是银白色的,(A)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初升的太阳先是把一抹嫣红投给他,接着,殷红变成橘黄,霜花仿佛被蜜浸透了,让人怀疑蜜蜂看上了这片霜花,把它们辛勤的酿造,洒向这里了。再后来,太阳升得高了,橘黄变成了鹅黄,霜花的颜色就一层层地淡下去、浅下去,成了雪白的了,它们离凋零的时辰也就不远了。因为霜花的神经,最怕阳光温暖的触角了。

③虽然季节的时针已指向春天了,可在北方,霜花却还像与主子有了感情的家奴似的,赶也赶不走。什么时候打发了它们,大地才会复苏。四月初,屋顶的积雪开始消融,屋檐在白昼滴水了,霜花终于熬不住了,撒脚走了。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不过来得不是________的,而是________地隐现在窗子的边缘,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四月底,屋顶的雪化净了,林间的积雪也逐渐消融了,霜花才彻底丢了魂儿。

④在大兴安岭,最早的春色出现在向阳山坡。嫩绿的草芽像绣花针一样顶破丰厚的泥土,以它的妙手,给大地(B)出生机。而背阴山坡的残雪,还妄想着做冬的巢穴。然而随着冰河乍裂,达子香花开了,背阴山坡也绿意盈盈了,残雪也就没脸再赖着了。(C)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是透着清香的树、烂漫的山花和飞起飞落的鸟儿。蜿蜒在林间的一道道春水,被暖风吹拂得起了鱼苗似的波痕。那投在水面的阳光,便也跟着起了波痕,好像阳光在水面打起蝴蝶结了。

⑤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节气而来的,它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________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它从三月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的精魂,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⑥春天在一点一点化开的过程中,一天天地羽翼丰满起来了。待它可以展翅高飞的时候,解冻后的大地,又怎能不作了春天的天空呢!

1.文章为什么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

2.将下面的叠词分别填入文章的空格处,顺序依次是:                    。(只填序号)

A闪闪烁烁   B团团簇簇   C轰轰烈烈    D曲曲折折

3.文章描写北国的春天,却在开篇先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的盛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请按照要求,分别为文中(A)、(B)两处的句子和词语作批注。

(A)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品评赏析画线句。

(A)句:

(B)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对句中加点的词语作注。

绣:

5.文中第④段(C)处画线的句子属于一般性描写,请从“树、花、鸟”中任选一种,展开你的想像,进行描写。要求:①能描写出所选景物在原句中的特征,但不得搬用教材中描写所选景物的成句;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60字以内。

 

1.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突出春天来的过程漫长(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曲折、艰难;突出其沉着果敢,心无旁骛,顽强拼争的精神品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优美。 2.BCAD 3.文章开篇写杭州西子湖畔梅花盛开,以表现南方春天来得急促、迅猛,与下文描写北国春天来得迟缓、沉稳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了作者对北国春天顽强拼争、沉着果敢和心无旁骛精神的由衷赞美。 4.A处:这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在阳光映照下散发出的光芒美妙神奇,表达了作者在看到北国春天特有的景致﹣﹣美丽霜花时内心的欣喜愉悦之情。B处示例:“绣”,刺绣。这个动词以拟人化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初临时,萌发的草芽破土而出,细细密密精心装扮山坡的情状。 5.示例一:山坡上的树愈发地青翠了,树叶挨着挤着,混着潮湿的泥土的芬芳,透出淡绿色迷人的清香。 示例二:红的、粉的、白的花儿笑成了一片。她们在阳光下精心装扮,在微风里翩扁羽起舞、争奇斗艳。 示例三:蹦蹦跳跳的鸟儿,一会儿振翅飞起,停在枝头,啄啄嫩绿的树叶儿;一会儿落下,悠然地在花草间漫步。 【解析】 1.本题考查体会标题的含义。从近几年试题发展趋势看,要求阐释标题含义的题目不少。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学生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文章以“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采用比喻修辞手法,用语形象,富有诗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北国春天来得迟缓,是靠自身的顽强拼争,摆脱冰雪的桎梏,苦煞出来的,表达了作者对沉着果敢、心无旁骛的北国春天的赞美。 2.考查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第一空写的是霜花“很有点花园的气象”,与“团团簇簇”搭配。第二空霜花“它这一去也不是不回头,逢到寒夜,它又来了。”照应“轰轰烈烈”。第三空寒夜里霜花“看上去像是一树枝叶稀疏的梅”符合“闪闪烁烁”。最后一空“曲曲折折”。 3.考查对对比写法的理解。写北国春天之前,先写杭州春天西子湖畔梅花开放,“就是一颗颗爆竹,噼啪噼啪地引爆了春天”,表现南方春天来得急促、迅猛。不像北方的春天那样一点一点迟迟到来,这样两厢对比,突出北国春天顽强拼争、沉着果敢和心无旁骛精神的美。 4.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A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看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玻璃窗上霜花在阳光映照下的美妙神奇,表达了作者喜爱与赞美。B句“绣”是写嫩绿草芽的动作,明显是拟人修辞手法,赋予草芽以人的特性,表现草芽破土而出,细细密密精心装扮山坡的情态。 5.开放性试题,是把一般性句子,运用修辞手法或者修饰性词语,加上自己的想象让句子生动起来,还要描写出所选景物在原句中的特征,语句优美通畅即可,注意字数限制。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1.下列对选文第一段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花图,主要是抓住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的特点写的。

B.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万木争春图,主要是抓住桃树、杏树、梨树的特点写的。

C.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意图,主要是抓住花、蜜蜂和蝴蝶的特点写的。

D. 这段文字描绘了一幅春园图,主要是抓住春天花园中果树和动物的特点写的。

2.作者调动多种感官把无形无色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极其生动,按下面要求,从选文中摘抄相应的内容填在横线上。

①触觉方面:__________

②嗅觉方面:__________

③听觉方面:__________

④视觉方面:__________

3.作者描写春雨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4.选文的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请结合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作简要分析。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2)“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3)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查看答案

说说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赶趟儿:_____________

(2)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____________

(3)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卖弄:__________

(4)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______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______

(3)“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卖弄    稀疏    缭亮    烘托    呼朋引伴

B. 静默    应和    薄烟    舒活    抖擞精神

C. 蓑笠    嫩绿    抚摸    酝酿    繁花嫩叶

D. 润湿    眨眼    黄晕    宛转    花枝招展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liàng  抖sǒu    清cuì

B. yùn    转wán    步sǎn

C. 叶nèn    应hè     安cháo

D. shuāi  摸fǔ     烟báo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