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与文化自信
阮 直
①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经过三轮比拼击败四期擂主《诗刊》编辑彭敏,最终获得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年度总冠军。“颜值与才华齐飞”,武亦姝成了众人崇拜的“才女型偶像”。高达11.6亿的收视人次,也让节目的策划者始料未及。
②为什么本是小众化的中国古典诗词能够以如此大众化的方式脱颖而出?人们都以为当下的民众不再读书,更别说诵读古典诗词了。央视记者在采访一位观众时,他的回答精彩、准确:“诗词是小众的,但在某些家庭、某个人的心灵岛屿里,诗词却是千山万水,是他们的‘主旋律’”。
③每个人成长的历程,都有诗心相伴,都有远方与梦想,这就是所谓的“诗性心灵”。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性温暖、个体真情、细微感悟、形象表达是能穿越千年的,并与当下任何个体的人生、命运发生勾连,并在个体面对生活的焦躁、困惑时给予他们平静与慰藉。(A)
④生活清贫不会让我们低头,可面对经典我们只能俯首称臣。对文化的敬畏是因为我们内心永远矗立着一个个文化巨匠与大师,他们的生命与智慧,他们的精神与风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B)
⑤诗心的灵感是个体的,而诗意的审美却是共同的,诗歌意境是古今一脉的文化印记,但是当代诗人的许多作品却不能赋予我们这样的精神给养。从50后、60后到00后,他们的心中都储存着若干首古典诗词,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成为了他们共同的文化记忆,使他们形成了一致的审美方式。所以,“中国诗词大会”才能让亿万观众回味那些年背过的唐诗宋词,重温那一份深藏心底的古典韵致。
⑥诗言志,歌咏言。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散文大于小说,诗歌大于散文。古典诗词不仅使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登峰造极,其创造审美的“中国意境”更是中国美学对世界美学的独特贡献。
⑦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纯真质朴,到“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从“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豪情,到“心远地自偏”的淡然超脱;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大唐豪迈,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自怜……每一个中国人都能从这些隽永、深情的诗词中得到心灵的滋养。
⑧重溫古典诗词,不是因为经典在凋敝,也不是为了借古抒怀,而是因为这些经典记载着我们民族特有的人文情怀与精神世界,是我们民族审美方式的独特表达,是华夏子孙心灵永不荒芜的执着追求,是我们走向复兴的精神支撑。
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康震在评价古典诗词时讲道:我们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和事实,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间,这就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来源。
⑩诗歌书写内心,改变需要行动,我们的生活,不仅取决于我们的心态,更有赖于我们的作为。
(选自《2017中国杂文年选》,有删改)
1.阅读全文,概括古典诗词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每点不得超过10个字)
2.第(2)段加点处“大众化的方式”指什么?
3.下面材料,你觉得放在文中(A)(B)两处中的哪一处更恰当?请简要说明理由。
65岁,只上过四年学的农民王海军,一边摆摊修车,—边和众人“推敲”诗词语句。只要别人改得好,他就请对方喝一瓶啤酒。诗词大会上,他即兴赋诗;节目动情处,他潸然泪下。
4.第(9)段引述康震教授的话有何作用?
杨烈妇者,李侃妻也。建中末,李希烈陷汴,谋袭陈州。侃为项城令,希烈分兵数千略定诸县,侃以城小贼锐,欲去。妇曰:“寇至当守,力不足,则死焉。君而逃,尚谁守?”侃曰:“兵少财乏,若何?”妇曰:“县不守,则地,贼地也,仓廪府库皆其积也,百姓皆其战士也,于国家何有?请重赏募死士,尚可济。”侃乃召吏民入廷中曰:“令诚若主也,然满岁则去,非如吏民生此土也,坟墓存焉,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众泣,许诺。乃徇曰:“以瓦石击贼者,赏千钱;以刀矢杀贼者,万钱。得数百人。侃率以乘城,妇身自㸑①以享众。报贼曰:“项城父老义不下贼,得吾城不足为威,宜亟去;徒失利,无益也。”贼大笑。侃中流矢,还家,妇责曰:“君不在,人谁肯固?死于外,犹愈于床也。”侃遽登城。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诏迁侃太平令。
(注)①: 㸑cuàn,烧火做饭
1.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B. 两狼之并驱/如故
C. 侃/为项城令 D. 非如/吏民生此土也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李侃面对“城小贼锐”的形势,本想逃走,后来在妻子的劝勉下带领众人奋勇抗敌。
B. 李侃的妻子深明大义,她鼓励李侃以忠义为重,恪尽职守,并为守城出谋划策。
C. 李侃号召官员百姓拿起武器奋勇杀敌,与城池共存亡,得到大家的响应。
D. 李侃身先士卒,亲自登城督战,他的妻子发动全城妇女烧火做饭,搞赏官兵。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坟墓存焉 焉: ________ ②项城父老义不下贼 义: ________
③人谁肯固 固: ________ ④侃遽登城 遽: 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1)宜相与死守,忍失身北面奉贼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贼将中矢死,遂引去,县卒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兴八首(其一)
杜甫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注)①此诗是诗人55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
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为下面这则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最恰当的一项是( )
据新华社2011年11月1日电 随着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今晨在茫茫太空紧紧相拥,中国航天人成功扣开通向空间站时代的大门。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完成的
这次实验从牵手到相拥,交会对接历时7分12秒。它标志着,继掌握天地往返、出舱活动技术后,中国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技术的最后一项——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圆满完成。
A. 中国航天人成功扣开太空之门
B. “天宫一号”首次成功对接“神舟八号”
C. “神舟”与“天宫一号”今晨相拥遨游
D. “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家伙明知自己罪行严重,却仍从容不迫地抹着桌子,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似的。
B. 摇滚乐那强烈快速的节奏和舞台上迷离闪烁的灯光效果,让人眼花缭乱。
C. 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D. 永州市提出的阳明山生态文明建设,让自然景观惟妙惟肖。
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___________着一个小小的坟堆。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__________着柔和的火焰。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 _________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__________。
A. 耸立 闪耀 淹没 闪烁 B. 耸立 闪烁 埋没 闪耀
C. 矗立 闪耀 埋没 闪烁 D. 矗立 闪烁 淹没 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