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攻宋。子墨子闻,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藉子杀之。”   

公输盘不

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吾义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然胡不乎?”

公输盘曰:“不可,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诺。”(节选自《公输》)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愿子杀之______  (2) ,胡不已乎  ________(3)请______

2.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2) 胡不见我于王?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墨子热心救世,反对战争。在得知楚将攻宋的消息后,为阻止战争爆发,昼夜兼程,不辞辛劳,赶到楚国进行劝说。

B. 墨子辩术高明。他先言其他,诱使公输盘落入圈套,然后一针见血,从几个方面批驳了公输盘的行为,让公输盘理屈词穷,无话可说。

C. 公输盘在墨子的劝说下,明白了攻宋将使自己陷入不义的境地,于是听从了劝说,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D. 这段文字以对话为主,语气时缓时急,语言长短交错,富于表现力,从中可以感受到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

 

1.(1)凭借(2)既然这样(3)解释 2.(1)葬送不足的百姓性命而争夺多余的土地,这不能说是聪明。 (2)为什么不把我引见给楚王呢? 3.C 【解析】 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藉”:凭借。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智”“胡”“于”等字词的翻译。“胡不见我于王”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的翻译。 3.C项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公输盘并没有“主动带墨子去劝说楚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

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难道能否认我们的意见是不正确的吗?

B. 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 为了搞好工作,我们要虚心接受、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D. 小雨声使我感觉温柔、静穆、和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秋季校运会即将举行,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决心为班级争光。

B. 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 小林学习很虚心,每到课间,他都会捧着书本不耻下问地向老师请教。

D.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坚韧不拔的精神。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láng jí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_________

(2)她说,每一回都qián chéng地抱着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多少个ài kǒu_____________有多少次悲欢啊

(4)文雅的女人,决不会混迹在男子俱乐部里面,还要dié dié bù xiū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何处望神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2)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____________________。(《十五从军征》分)

(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描写邹忌外貌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_。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秋瑾《满江红》)

(5)把《朝天子.咏喇叭》默写完整。

喇叭,唢哪,曲儿小腔儿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