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指出下列语句的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请指出下列语句的描写方法

(1)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        )

(2)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介绍道:“我就是叫做藤也严九郎的……”(        )

(3)但是我还不服气,回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

(4)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           )

 

(1)肖像描写(2)语言描写(3)心理描写(4)神态描写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把握。可根据内容和重点词语分析,(1)根据肤色、肌肉、胡须、眼镜判断为“肖像描写”;(2)项是直接引用所说的语言可判断为“语言描写”;(3)项“心里却想道”可判断为“心理描写”;(4)项“脸色”可判断为“神态描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日本报纸很斥责他的不逊,爱国青年也愤然。

B.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C. 实在标致极了。

D. 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定正。

B. 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祥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

C. 我虽然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难却,也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D. 他们的话大慨是真的,我就亲见他有一次上讲堂没有带领结。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的确(dí)     解剖(pōu)    不逊(xùn)    邮差(chāi)

B. 泄漏(xiè)    瞥见(piē)    捕获(bǔ)     教诲(huǐ)

C. 绯红(fēi)    芋梗(ɡěnɡ)   发髻(jì)   系住(jì)

D. 匿名(nì)   霉菌(jūn)  畸形(qí)     诘责(jié)

 

查看答案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

题一:暖心窝的一件事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以“团结”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查看答案

母亲的姓名

时常给家里写信,总是习惯在信封上收件人的位置写上父亲的姓名,以至天长日久,把母亲的姓名给淡漠了。前一段时间,父亲出远门,当我写完家信在信封上有些陌生地写上母亲的姓名时,忽然,我的心一阵颤动。呀!母亲的姓名好美好美。听心理学家说过,当一位青年男子看见漂亮的年轻女子时,瞳孔会放大。此时信封上母亲的姓名对于我来说,就似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轻盈地向我走来。

记忆,从心的深处层层浮起,我有些潮湿的目光,离开了这张书写过无数回父亲姓名的信封。母亲年轻过,也美丽过。

母亲慈祥的姓名上,飘满了晨起的烟雾。她常用双手轻轻向脑后捋一捋沾满露珠的鬓发,走到我的小床前,弯下腰一声接一声深情地唤我;她常伫立在家门口,迎着晨风,一句句千篇一律地叮咛我;她常一次又一次焦急地来到巷口,踮起脚跟,望断天涯地祈盼我回家。

母亲动人的姓名上,积满了子女甚至父亲的泪水。无论是怨还是悔,无论是喜还是乐,那酸甜苦辣的泪花,都别无选择地落在母亲博大宽容的姓名上。如果,泪水是苦的,它就会浸疼母亲的心;如果,泪水是甜的,它就能滋润母亲的心。

母亲勤劳的姓名上,铺满了厚厚的霜一般的目光。在灯芯捻到最小的油灯下,母亲的手仍在一片舒畅的鼾声中忙碌着,那一声声震荡夜空的钟声似乎在催促着她与时间赛跑。也许,酣睡声,是她平生最爱听的乐曲。做也做不完的家务事,就像永远也纳不完的鞋底线,悠悠长长。她从不去丈量线的里程,只知一门心思地披着月色编织。

母亲美丽的姓名,就像那把曾梳理她少女梦、洞房情的梳子。自从我们稚嫩的背影牵引走母亲的视线开始,梳子就被束之高阁了。那寄托着外祖父母良苦用心的姓名被大家淡忘了,母亲只顾百般柔情地梳理儿女黑油油的发丝。

甚至,母亲善良的姓名上,还印着父亲充血的指痕。岁月的艰辛,道路的坎坷,父亲的心在手掌举起与落下之间,就释然了。而母亲却只能捂着痛处,在对未来的憧憬之中将其忘却。

我把湿漉漉的视线从冥想中缓缓收回,捏紧笔管,打定主意,以后每封信的信封上,我都要写上母亲的姓名,用一声声绿色的呼唤,拂去母亲姓名上的尘埃;用一声声绿色的呼唤,唤回母亲埋藏于心底的青春。

1.第一段中加点的词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2.第三段通过哪三件事刻画母亲的“慈祥”?

3.试从文中摘写一个既写母亲辛苦又能表现母亲柔情的句子。

4.文中作者的母亲有哪些品质?

5.文章末尾画线的句子中“绿色的呼唤”是什么意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