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与友_____   (2)去后_____

(3)相委而______  (4)下车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4.友人“下车引之”的用意是什么?

5.你认为陈元方这样的待客方式和待客态度是否合适?你的理由是什么?

 

1.约定才离开拉,牵拉 2.(1)正午时您没有来,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2) 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就进了门。 3.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5.示例一:合适。因为父亲的朋友“无信”“无礼”在前,对“无信”“无礼”之人无需以礼相待。示例二:不合适。尽管父亲的朋友曾经失信、失礼,但他毕竟是一个长辈,而且他已经认错,并在想办法弥补过错,陈元方的待客之道当然不对。 【解析】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宋 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期”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约定”的意思;“下车引之”的意思是“便下车拉元方”,“引”的意思是“拉”。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信”“惭”“引”“顾”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班级开展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全班同学分为《论语》、唐诗、成语等不同的小组,阅读、收集、整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和经典论述……请你展示你收集的有关交友的名言。

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与交友有关的成语。

示例:交情很深,如同兄弟一样。(情同手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拟一条语句对称的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下材料中你获得了哪些启发?

懂得处友,就懂得处人;懂得处人,就懂得做人。一个人在处友方面如果有亏缺,他的生活不但不能是快乐的,而且也决不能是善的。

——朱光潜《论交友》

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

——斯托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仿照例句,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例句:我喜欢蓝色,我愿我的胸怀像蓝色的天空一样宽广;

仿句:我喜欢白色,________

我喜欢红色,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行舟绿水前。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天净沙·秋思》中直接抒发诗人情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秋天的怀念》除了表达母子情深,更多的是表达对母亲的忏悔与怀念。

B. 《散步》一文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的温馨亲情。

C. 《金色花》表现了母子之爱以及母爱的美好与无私。

D. 《荷叶·母亲》借荷叶对荷花的呵护赞美了无私的母爱。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培养“静能量”,还要学会享受安静,于安静中汲取养分。当你烦躁不安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当你心灰意冷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当你志得意满时,不妨静下心来,________。

①想想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②想想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 ③想想自己的初衷是什么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①③②    D. ③②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