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的诗写得酣畅淋漓,感情勃发,...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的诗写得酣畅淋漓,感情勃发,很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B. 作为伟大时代的共和和国公民,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应争做马前卒,杜绝马后炮。

C. 心运地自偏,我这顶楼的迷你园景就是我的世外桃源了。

D. 自然科学领域有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有志于此的科学家去破解。

 

D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要想正确地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D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叹为观止”充当句子的谓语部分,不能作定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蜿蜒    胆怯    习以为常     家徒四壁

B. 皲裂    呻吟    黯然失色     孤苦伶仃

C. 叱咄    漂碧    浑浑噩噩     粗制烂造

D. 轩邈    解剖    颔首低眉     广袤无垠

 

查看答案

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qí)        曲(quán)       归(shěng)     浑身数(xiè)

B. (chuàng)    跚(pán)        取(xī)        众目睽(kuí)

C. (jí)        啜(qì)         立(zhù)       断壁残(yuán)

D. (kǎi)       骗( kuāng)    挑(xìn)       尽职守(kè)

 

查看答案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羽美须髯,故亮谓之髯。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节选自中华书局《三国志·关羽传》,有删节)

(注释)①先主:指刘备。②曹公:指曹操。③孟起:马超的字。④益德:张飞的字。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先主于乡里徒众    合:聚集

B. 先主斜汉津        趣:奔赴

C. 与羽船相值        适:前往

D. 孙权遣兵佐先主曹公    拒:抵御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A.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B.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C.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D. 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关羽流亡到涿郡后,与张飞一起帮助刘备抵御外侮。

B. 关羽、张飞和刘备情同兄弟,同吃同住,任何场合都不分彼此。

C. 曹操平定荆州后,刘备从樊城南渡长江,派关羽率战船到江陵会合。

D. 诸葛亮认为马超文武双全,能与张飞比肩,但两人的才能都不及关羽。

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查看答案

(甲)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帝遣真诸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遂自缚出,三郡皆平。真以亮惩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四年,朝洛阳,大司马。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帝从计。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

注:①真: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耕于南阳     躬: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___________

③帝遣真诸军郿  军:___________

大司马       迁: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咨臣当世之事          不物喜

B. 以伤先帝明            虽我死,有子存焉

C. 真以亮惩祁山          行者休

D. 帝从计                真无马耶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4.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请依据乙文作答。

5.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查看答案

臣本布衣,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耕于南阳______

(2)夜忧叹______

(3)则责攸之、祎、允等之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出师表》是诸葛亮北伐前写的奏章,劝勉刘禅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 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兴复汉室”和“还于旧都”等。

D. 选文结尾,作者先表明伐魏兴汉的决心,然后交代出师后的朝政事宜,谆谆告诫后主要善纳雅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