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筹建南极长城站,他沥尽心血;长城站落成以后,这位钢铁汉子也流泪了。
B.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司马迁是当之无愧的大文学家和历史学家。
C. 我们不要把精力全放在微不足道的小事上,而要从大局出发,大处着眼,统筹规划。
D. 小明这次期中考又是全班第一名,这都是他平时不断努力的结果,真是可歌可泣。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学习丧权辱国的中国近代史,使我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B.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C. 完善食品安全法规,规范食品安全监管机制,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地步了。
D. 晚会过后,她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还回响在我耳边。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荆棘(jīng) 闪烁(shuò) 厮守(sī) 差使(chāi)
B. 愚蠢(yū) 悄然(qiǎo) 面颊(jiá) 摇曳(zhuài)
C. 忸怩(niǔ) 嬉戏(xī) 樵夫(jiāo) 奔丧(sānɡ)
D. 凌侮(líng) 苔藓(tāi) 叱骂(chì) 琐屑(suǒ)
歌手蔡琴说:“我是一个善于捕捉幸福的人。比如,阳光落到桌子上,温暖安静,那一刻好幸福。我喜欢养花,花开放了,我也感到幸福。”是啊,只要用心去捕捉,你会发现,幸福一直都在。
请以“捕捉幸福”为题目作文。
要求:(1)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3)字数不少于600字;(4)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古人这样告诫我们:“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可见,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七年级(3)班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15岁的小明在同学的生日宴会上认识了出手大方的王大哥,王大哥经常请他去餐馆吃喝,带他去网吧玩游戏。工作繁忙的父母没时间陪他,王大哥则成了他的好朋友和崇拜的偶像。一天,王大哥突然对他说:“有一个小子总跟我过不去,我不便出面,你替我教训教训他,反正他也不认识你。”被王大哥这么一蛊惑,原本老实听话的小明手拿木棍,朝那个人的头上猛击一棒,致其重伤。
材料二:小刘、小彭、小陈都是某校初三学生,也曾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一次外出游玩时,三人结识了社会青年郑某。郑某通过钱和烟的诱惑,逐渐将他们拉拢成自己的小弟,三人跟随郑某四处游荡,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3)班级想邀请张校长也来参加此次活动,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拟写一封邀请函请他5月11日下午两点来七年级(3)班。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 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 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