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抗生素滥用 材料一:天天6个月时被医院诊断得了咽...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抗生素滥用

材料一:天天6个月时被医院诊断得了咽炎,并接受庆大霉素雾化治疗,整个治疗过程中,天天哭得很厉害,但护士却说没事,哭得越厉害吸入效果越好。10个月时,天天出现了异常,被医院诊断为双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病因就是半岁时做的那次庆大霉素雾化治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徐建国近日直言: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已到了不容忽视的阶段。

材料二: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表

材料三:老余:抗生素治病效果好,只要有点头痛发热,我就会自己到药店买一些服用。

花咖:现在的患者真怪,普遍喜好“三素一汤”,即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打点滴。

慕容:抗生素只能用于辅助治疗,但有些医生由于自身医疗水平和经济利益原因,把抗生素当成了“当家药”。

良心人:尽管国家早就出台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但有些药店为了赚钱,只要你买,他就敢卖,完全不管病人服用抗生素后会不会有过敏反应。

青衫浪子:我国抗生素的使用陷入了“需要用,不需要也用;超时、超量使用”的怪圈,长期这样下去,非常危险,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使病菌产生耐药性。

材料四:欧盟自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在养殖业饲料中添加任何抗生素。

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旨在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没有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否则将承担高额罚款和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最近,英国出台新的规定,医生不得给咽喉痛、扁桃体发炎、感冒等患者开具抗生素类药品处方,而应建议其回家休息,否则将受处罚。

1.滥用抗生素主要有哪些危险?

2.写出你从材料二中得出的三条有意义的结论。

3.下列内容,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没有医生的处方在国外买不到抗生素类药物。

B. 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是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

C. 我国抗生素滥用主要表现在超时、超量、不按需使用。

D. 欧盟将2008年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

 

1.会出现过敏反应,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导致儿童出现聋哑现象。(任意三点即可) 2.示例:①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严重,老百姓对抗生素的认识程度不够。②抗生素滥用是由于一些医生的医疗水平不高和医德较差。③滥用抗生素带来的后果只会是弊大于利。④国家对滥用抗生素的重视程度不够,监管不到位。(任意三条即可) 3.C 【解析】 1.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要求考生具备有关的知识。概括时,能围绕“滥用抗生素主要危险”概括即可。如可从材料三中提取“它会使人体免疫力下降,使病菌产生耐药性”一句。也可分析材料三“病人服用抗生素后会不会有过敏反应”等句。 2.考查从材料二中探究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的能力。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中外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比”为陈述对象。找到“项目”“国别”“比例”栏目,通过对数字的比较可分析出中国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十分严重,一些医生的医疗水平不高和医德较差,滥用抗生素弊大于利等结论。 3.A原文是“抗生素在美国被严格界定为处方药,没有执业医师的处方,药店不能向公众出售”,这仅仅说是在美国。B“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是没有合理使用抗生素”说法绝对,导致儿童聋哑的原因很多。D原文“从2008年开始,欧盟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欧洲抗生素宣传日’”。注意是“每年的11月18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不要告诉别人

艾小米

①咖啡馆里的自家烘焙糕点特别受小朋友的欢迎,经常有父母喝完咖啡后打包一块带给家里的孩子,或者干脆带小朋友一起来吃。

②父亲与男孩一起出现时,是中午,服务员刚上班。昨天下过一场春雨,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男孩戴着一顶深蓝色绒线帽,在这个流行“春捂秋冻”养生观的城市里并不显得突兀。

③男孩四五岁的样子,很活泼,边吃蔓越莓饼干,边与服务员聊天,他父亲站在院子里,大约因为只买了三块饼干而不好意思坐下。

④因为不是节假日,大家很自然地问男孩为什么没上幼儿园。“因为我要去看病。”他的声音十分响亮,像个真正的男孩。“什么病呀?”服务员随口问。男孩的父亲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冲了进来,一只大手牢牢地按在儿子肩上。

⑤男孩抬头看着他的父亲,说:“姐姐问我呢。”语气里充满了“我想说”。父亲注视着他的眼睛,坚定地摇头。男孩低下头,喝了一口免费的柠檬水,又吃了一口饼干,忽然语速很快地大声说:“爸爸说我病得很重,做完化疗还要吃中药,但我一点儿也不怕。”空气像滴在香草冰淇淋上的巧克力,瞬间凝固,男孩的父亲尽管努力克制,还是忍不住揪了一下他的耳朵。看上去轻巧,下手却很重,男孩明显被弄疼了,愤怒地质问父亲为什么打他,父亲显然不想当着我们的面解释什么,儿子更加愤怒,摘下帽子狠狠地甩在桌上,他的小脑袋露出来,上面覆盖着稀疏的毛发,头皮一块块暴露着,似乎在说“我很痛”。

⑥父亲的态度缓和下来,将帽子重新戴在他的头上,拍拍他的脑袋,男孩的气还没有消,他离开了椅子,狂躁地从房间这头走到那头。“等我长大了,也要让你尝尝挨打的滋味。”终于,他在父亲面前停下来,稚气的话语逗得人想笑。从他走下椅子,他父亲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他一秒,甚至连眼睛都没眨一下。此时,他闭上眼睛,短短几秒之后,睁开看着他的儿子,说:“一言为定。等你长大了,如果爸爸不听话,你也揪爸爸的耳朵。”

⑦我认真地看这位父亲,年纪大约35岁,粗黑的头发里夹杂着更粗的白发,背一只双肩包,包的两端已经磨破发白。或许是有一阵风经过,他在说到“等你长大了”这句话时,声音抖动着。

⑧店里来了别的客人,大家开始忙碌。父亲终于肯在桌子边坐下来。他将儿子拉进自己怀里,迫不及待地教育他“以后不要告诉别人”,声音不大,以为我们听不到。

⑨“为什么?”男孩在吃最后一块饼干。

⑩“我跟你说过多少次了,如果别人知道你跟他们不一样,就会瞧不起你。”大约这个答案的确听过太多次,男孩有些泄气,却没再问为什么。吃完饼干,他又喝了一杯水,父亲拉着他的小手走了。我们给父亲倒的水,他一口都没喝。

⑪“真可怜,应该送几块饼干给他。”一个服务员说。

⑫我摇摇头。谁愿意接受同情呢?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所有平常的人一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析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品味下列语句。

(1)空气像滴在香草冰淇淋上的巧克力,瞬间凝固,男孩的父亲尽管努力克制,还是忍不住揪了一下他的耳朵。(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

(2)或许是有一阵风经过,他在说到“等你长大了”这句话时,声音抖动着。(说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谈谈本文刻画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秋赋

从维熙

①人生如同一丝游云,一片落叶。云与天宇的相栖是短暂的,叶与树的相依是匆匆的。唯其短促,人生四季的秋时,才有了特殊的音韵。

②果实成熟了,在枝丫间露出了迷人的色泽,但是那美丽的瞬间十分短暂,随着叶片的坠落,它告别母体的时刻已然来临。那是一种忧伤的别离,无论是醉红了脸的高粱,还是白了头冠的芦苇,它们从萌芽到吐穗,都经历春夏季节的风吹雨打,待到生命璀璨到极致的时刻,它们便到了与母体生离死别的日子。

③树若有知,是感伤的。果实如若有情,也是依恋的。

④但是自然界的别离——无论是游云告别天空,还是果实坠离母树,在感伤的别离中,还蕴藏着再一次聚会的希望。记得儿时听过的童谣中,对自然界的生命循环,就有如下的描述:“长生不死狗尾草,草籽随风满天飘;可爱鲜红大蜜桃,为它送情把核抛。”草籽被风吹到四面八方,桃核被人们抛向新的地域,它们在秋天虽然死了形体与灵肉,但到来年春时,那桃核又从大地上萌发出树苗,各种草木历经枯黄以后,再一次轮回生长,萌芽、拔节、开花,果实便在来年秋日,又一次眩目于枝头,因而那落叶与落果抒写的秋韵,是一首“长相思,永不离”的恋歌。

⑤人类与大自然相比,感情的天平是倾斜的。母亲从分娩后代那天起,便盼望着儿女们快快长大,期望着男儿成为挺拔伟岸的山,女儿成为碧波粼粼娟秀的河;岂不知儿女们长大一天,她们就接近了秋日一天,待儿女们像燕子出巢,飞向天南地北的时日,秋色也就染白了她们的发鬓。

⑥我走在街上,每每见到白发染鬓的老人,我总是联想起果实坠地的老树,想起那飞絮已去的芦苇。她们空了枝头,死了当年曾有过的美丽,像是天上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云霞,像是枯树在田野四向飘零的落叶,但是,不同于云霞和落叶的是,大自然永远不知疲倦地周而复始,而人类自身,则无一例外地都要回归到天宇的尽头。

⑦那儿是寂寞的冬季,是白雪覆盖着的荒原,如同是一张无限大的冰床,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之后,丛立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再生一次或几次的美丽轮回,而是生者为念死者而竖起的墓碑。这就是人类自身一首永恒的秋赋,如果也把它谱成一首歌,那该叫作“长相思,永别离”。我不知道莫扎特的《安魂曲》是不是写在秋天,但其中的每个音符旋律,都充满了秋色的悲凉。

⑧唯其人生如流萤般的短促,人类才更加珍惜生命自身。中国文化格言中,有许多是警示人们热爱生命的。比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人生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流回。”曹孟德当年在江涛滚滚的赤壁横槊赋诗时,吟唱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但是同是这个曹孟德,也写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迈诗章。这些格言和诗章,都是激励人的生命从有限向无限延伸的,以不负来去匆匆的人生。

1.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2.第⑦段中“他们静静地休眠在那银色的梦幻里,在咀嚼着往昔的春时夏日的欢乐”的含意是什么?

3.自然界的别离和人类的别离有什么区别?请做简要分析。

4.这篇文章巧妙地运用了联想的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做具体分析。

 

查看答案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____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2)《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

(3)《峨眉山月歌》: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4)《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___

(5)《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____

(6)《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__________,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8)《〈论语〉十二章》中说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论语〉十二章》中说明学习既要“学”又要“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语言运用——下列各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老王对父亲刚去世三天就来上班的老刘说:“家父刚过世,你还是在家里多休息几天吧。”

B. 小赵老师参加工作刚一年,她对教学经验丰富的张老师说:“教学上我有许多不懂之处,请您不吝赐教。”

C. 向老师高兴地对我说:“你此次夺冠,为班级争了光,你真是我的高足呀!”

D. 小惠在刚开张的小店里买到了自己心仪的音乐盒,兴奋地对店主说:“下次我还会光临贵店,多多惠顾贵店的。”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珍视杨绛留下的宝贵精神遗产,就是对她最真挚的怀念。

B. 电视剧《欢乐颂》播出时,收视观众和点击率一路飙升,引起了业界的关注。

C. 有人建议,一旦遇到雾霾天气,可采取临时交通管制、错峰上下班、停工停课。

D. 徐凝的一首诗,让扬州与明月结下了难以分开的不解之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