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实用类文本阅读 ①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

实用类文本阅读

①凡是因为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人类正常活动的现象都叫作高科技污染。高科技污染可分为无形和有形两类。无形污染指信息、声、光等非实体对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的干扰。有形污染指高科技工业产生的新的垃圾(包括固、液、气三种形态)造成的污染,这种垃圾我们也叫作高科技垃圾。由于高科技大大拓展了人对自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所以高科技垃圾的种类日益增多,分布领域也日趋广泛。从太空到海底,凡是人的高科技影响能到的领域,都存在高科技垃圾。

②由于社会的进步和简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大量的耐用产品很快被消费者淘汰,造成垃圾量激增。在发达国家,过时的汽车、家用电器甚至电脑部件等都成了无人要、无人处理的垃圾。这种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困难,堆置对环境有破坏。

③还有一些固体废弃物离人们的日常生活很远,危害却很大,如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太空垃圾是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遗弃了的航天飞行器及部件。现在,地球周围的太空垃圾已有3000吨左右。在近地轨道上高速环绕飞行的太空垃圾,对单位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各种卫星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且直接事故概率越来越大。而由于核电的开发产生的大量核垃圾,一旦没有妥善处理,将大范围危害居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安全。这样的垃圾,依靠新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只能依靠全世界政府组织的力量,订立国际公约,才有可能首先避免数量上的进一步增长。④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物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tīng),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近十年来,地球上的臭氧空洞已增至5个之多,总面积近4000万平方公里,接近地球表面积的10分之一。所幸目前这些空洞均在南极、北极、西伯利亚等无人区,否则阳光中的紫外线会使人类和动物遭受灭顶之灾。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介绍了什么是高科技污染。

B. 第②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激增的原因。

C. 第③段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核垃圾的巨大危害。

D. 第④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阐述了高科技垃圾对人类生存的巨大威胁。

2.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一致的一项是(    )

A. 高科技污染指高科技无形垃圾造成的污染。

B. 高科技垃圾全部分布于太空的各个角落。

C. 太空垃圾和核垃圾等虽然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危害很大。

D. 高科技垃圾填埋成本高,焚烧难度大,堆置影响环境,因此,人类对它束手无策。

3.本文的说明对象什么?其特点是什么?

 

1. C 2. C 3. 说明对象是高科技污染;其特点是: ①防治难度大;②对人类危害大;③种类多,分布范围广。 【解析】 1.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农夫与行者

农夫耕于田,数息而后一锄。行者见而曰:“甚矣,农之惰也!数息而后一锄,此田竟月不成!”农夫曰:“予莫知所以耕,子可示我以耕之术乎?”行者解衣下田,一息而数锄,一锄尽一身之力。未及移时,气竭汗雨,喘喘焉不能作声,且仆于田,谓农夫曰:“今而后知耕之难也。”农夫曰:“非耕难乃子之术误矣人之处事亦然欲速则不达也。”行者服而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行者而曰/往事耳

B. 今而后耕之难也/之者不如好之者

C. 行者解衣田/庭如积水空明

D. 喘喘焉不能声/困于心衡于虑而后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非 耕 难 乃 子 之 术 误 矣 人 之 处 事 亦 然 欲 速 则 不 达 也

3.行者对于农夫“数息而后一锄”的认识先后有什么变化?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饿其体肤_____

(2)人恒_____

(3)于虑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中列举的六位历史人物都出身贫贱,都在逆境中磨砺了品性,最终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在全文的结构上起过渡的作用:由六位名君贤臣的事实过渡到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历磨难的一般意义。

C. 选文先反面论述磨难对人生的意义,再从正面论证没有忧患的危害性。

D. 文章第二段中,“国恒亡”的原因是“死于安乐”,即内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

 

查看答案

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

新华网2016年11月13日讯 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备受关注,父母生而不养、祖辈代为抚养、父母过度加班很少陪伴孩子、为了挣钱过早送孩子寄宿等现象,对个体而言,容易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对社会而言,则是巨大的潜在危机。2016年3月份以来,民政部、教育部、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全国不满16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共有902万人,其中90%以上留守儿童分布在中西部省份。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删去“不要”)

B.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是旨在让人们重视阅读。(删去“目的是”或“旨在”)

C. 地震之后的救灾工作千头万绪,但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是要先提供足够的避难处所来安置当地灾民。(删去“最重要的”)

D. 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左右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将“繁茂”改成“繁殖”)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踌躇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

B. 虽然他英勇牺牲了,但他的光辉形象永远屹立在我的心中。

C. 中国女排在里约奥运会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夺得了冠军。

D. 王小波是当代较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