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陪母亲磨面 ①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回老家淘麦磨面。今冬把父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后,家里...

陪母亲磨面

①快过年了,母亲决定回老家淘麦磨面。今冬把父母亲接过来一起住后,家里的面吃得格外费,勤劳的母亲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母亲说:“买的面条和馍没面味儿。”再加上妹妹一家要从广州回来过年,母亲坚决不让买面,执意要回老家磨面。我知道母亲是想让千里之外的女儿吃上自己亲手磨的面。

②在一个晴朗的周末,我早早地陪母亲回了老家。家里虽有邻居的照看,仍缺了点人气。我先帮母亲把院子打扫干净,然后从厢房的粮仓中拿出筛子和簸箩等淘麦工具。看着粮仓靠墙的一排粮缸,我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已想不起来自己上一次进粮仓是哪一年的事了。打开一缸压得严严实实的麦缸,母亲抓起一把麦子放在手掌间揉搓着,沙沙作响。“这是去年的麦子!”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放着光芒。母亲说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小时候,母亲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认识到母亲那简单的话语里蕴含着做人的哲理:只有自己内心富足了,才能在岁月的洗练下沉静,悦己,怡人。

③淘麦子就是把麦子倒入一个盛满清水的大盆里,水要满而不溢,麦子要完全沉入水中。只见母亲先用笊篱伸入水中的麦子里充分搅动几圈后,麦子里混杂的麦壳等杂物就浮到了水面上。母亲用笊篱把浮在水面的麦壳捞干净后,用笊篱在水面沿盆沿顺时针水平划圆,水中的麦子就听话地排起队,跟着母亲的笊篱(1)(A.舞动B.运动)起来,麦子中混杂的小石子等杂物就留在了盆底。等水中的麦子舞得正欢时,母亲灵巧得把笊篱后沿往下一倾,突然停止转动,麦子就(2)(A.蜂拥而入B.鱼贯而入)到笊篱中。母亲就这样一笊篱一笊篱地捞满一筛子,由我端起倒入放在小桌上的大薄箩里。用一大块白棉布蒙在手上,插入麦子里反复正反转着圈擦,擦一会儿把棉布掂起来,抖落上面的麦子,拧干再擦。如果拧出来的水浑浊,就把棉布洗干净再擦,直擦到棉布拧不出水,就可以把麦子摊到反铺的竹席上晾晒了。没多大一会儿,两袋麦子就淘完了。母亲一边收拾家什儿一边说:“现在的麦子都是机器收得,干净,不像麦场上打的那么脏,好淘。”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的心里也体验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

④磨面用的是机器,相对轻松,只是找磨面的磨坊倒费了一番周折,多方打听,才在一个偏远村子找到了一个小磨坊。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我要把磨好的面粉搬到车上,母亲不让,母亲说:“你没干惯活,别弄脏衣服,咱俩抬着。”

⑤在我弯腰和母亲抬面粉的刹那,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每次母亲都准确地计算好我回老家的时间,把要带的油、面、菜蔬等准备得停停当当,做好好吃的等着我们,而我总是匆匆地回、匆匆地去,不是工作忙,就是孩子要上辅导班,从来没考虑过那菜和面里饱含着母亲多少的艰辛。父母为我们付出了那么多,已经身为人父的我,又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

⑥今年春节可以和父母在一块儿过年了,我想关掉手机、关闭微信、宅在家里,跟母亲学做两样家常菜,陪父亲好好唠唠……

1.文章题目是“陪母亲磨面”,但文中却详写母亲淘麦子,为什么?

2.试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母亲的特点并举例说明。(至少三点)

3.阅读第③段,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空白处。(只填序号)

(1)____(2)____

4.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极富表现力,试简要分析。

母亲的白发像针尖一样刺在我的心上,生生地疼。

5.探究下面一组句子,你有哪些发现?试简要阐述。

母亲自言自语,像摩挲着自己的孩子,脸上放着光芒。

看着阳光下泛着金光的麦子,母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着雪白的面粉,母亲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了。

 

1.因为淘麦子是磨面的重要环节,且最为繁重,能有力突出母亲为儿女不辞辛劳的品质,所以详写。 2.示例:①爱子:坚持让子女吃上自己新手磨的面,心疼儿子让他少受累,总是在子女到家前准备好菜和面等; ②能干:淘麦子程序熟悉,动作麻利; ③勤劳: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等; ④智慧:知道新麦暴,陈麦好吃养人,家里总存着二三年的麦子,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3.AB 4.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将母亲的白发比作针尖,并用一个“刺”字,形象表达了“我”对母亲衰老的痛惜及对母亲关心太少的内疚。 5.这三个句子依次描写了母亲搓麦、淘麦、磨面过程中的神态;生动表现了随着愿望的逐步实现,母亲的快乐与幸福感越来越强烈。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与选择。“舞动”是挥舞、摇动的意思;而“运动”指物体位置不断改变的现象,只突出了“动”态,不具有美感,从后一句“等水中的麦子舞得正欢时”可以判定【1】处选A。“蜂拥而入”是指像一窝蜂似地拥来;“鱼贯而入”比喻像游鱼一样一个跟着一个地走,形容一个接一个次序进入。根据前文“水中的麦子就听话地排起队”,可见【2】处选B。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章详略安排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文章详略安排的一般原则。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写得比较充分;详略的安排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来选择,突出表现文章主旨的内容要详写,反之则略写。从全文来看,淘洗麦子是磨面的重要环节,也是最为繁重的一个环节,整个淘洗的过程最能突出母亲为儿女不辞辛劳的品质,最能表现文章的中心,所以详写。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要在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文章开头写母亲坚持让子女吃上自己新手磨的面,表现出她对孩子的爱;在淘麦子的过程中,她动作熟悉、麻利,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文章还写了母亲照顾完父亲和小女儿后,坚持压面条、蒸馍吃等,也可以看出母亲的勤劳。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班级要举行“弘扬传统文化”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对毛笔书法作品的字体和用笔特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A.甲是楷书,笔画平直,书写时一笔一画独立完成,用笔多有提拔,字形方正端庄。

B.乙是行书,用笔连贯,笔画常有钩挑和牵丝,字形富于变化。

C.丙是隶书,蚕头燕尾,撇捺收笔时往往向上挑起,字形稍有扁宽。

D.丁是草书,往往以符号代替偏旁,笔画飞动,连绵缠绕,纵横奔放。

(2)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句作为上联,与下联“梅开如意春”构成一副具有浓郁狗年特色的春联_______

A.神犬驱阴邪    B.灵犬报兴旺

C.犬守平安日    D.义犬迎新春

(3)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请从构思和寓意角度对下面的剪纸作品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给下面的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个字)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在这个草木萌发、春山可望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108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向广大女同胞道一声祝福,向身边每一个“她”致一份敬意。

女性的发展程度,标注着人类文明的刻度。回首激荡一百多年的妇女运动史,从“面包加玫瑰”的权利觉醒,到“男女同工同酬”的抗争呐喊;从“女人不是月亮,不靠反射男人的光辉来照亮自己”的理性思考,到“妇女能顶半边天”的豪迈宣言,无数女性从束缚中得到解放,许多曾经遥远的梦想早已触手可及。今昔对比,“她力量”之贡献,“她魅力”之精彩,“她智慧”之非凡,也让一个结论愈发清晰:妇女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没有妇女解放和进步,就没有人类解放和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竹,柔韧清秀,刚健挺拔,最宜入诗入画。

②竹如谦谦君子,它有兰的优雅,松的高洁,深受古代文人的青睐。

③那成片的竹林,风过如丝弦裂帛,雨来如琴瑟和鸣,那就是一首抒情诗,一幅水墨画。

④“虚心有致,高风亮节”是文人雅士对竹的评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则是活脱脱的人格写照了。

⑤郑板桥一生爱画竹,自有个中缘由;苏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也不仅仅是情趣使然。

A. ④⑤②①③    B. ①③②⑤④

C. ①②③⑤④    D. ①③④②⑤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新闻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广义的新闻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中关于现实情况的报道文章,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指简要和迅速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文体,又称为消息。

B. 主体是消息的主干,担负着阐述导语提到的主要事实和补充次要材料的任务,要求写得内容充实、线索清楚、层次分明。

C. 新闻报道的对象一定是新近发生的事件,对于有些早已发生的事件,即使发现并把它报道出来,也不能称为新闻报道。

D. 消息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通常是消息的导语部分,它简明扼要地揭示消息的核心内容。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夏日的承德是人们避暑纳凉的好季节。

B.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高中充满信心。

C. 阳光中学在2017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了解到陈忠实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