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按要求作文 古人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错,只有背起行囊,云游四方,才...

按要求作文

古人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错,只有背起行囊,云游四方,才能真正了解社会,才能对所学到的书本知识进行实践,才能获得真知。无论是《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还是《西游记》《徐霞客游记》,古人用行动证明了“走”其实就是一种文化追求,是一种理想实现的过程。现代社会,无论媒体还是个人,又在行走中找寻人类精神的家园。

请你以“行走四方”为话题,写一篇游记。要求:①写清楚游览地风光景物的特点,引起人们游览的兴趣;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③6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带你去看烟雨江南 盈盈的烟雨淋湿了江南幽长的曲径,琉璃瓦上散落的雨花沾染了石阶白墙,迷蒙的雾气微掩了每个巷口,这是江南独特的美,如花嫁的新娘,有着梨花带雨的娇媚。 和你撑伞漫步于满是烟雨的石桥,大珠小珠散落在油纸伞上,跳开,绽放出一朵朵晶莹的花,然后零落成一地细碎的光华。交织的树藤摇曳着拨起了层层水波,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荡漾成了一场渲染了水墨的梦…… 穿行于街头巷尾,你会看到岁月的痕迹沧桑了每个墙角屋檐。梅雨阵阵,青苔幽幽,闭目聆听这属于雨的步调,品味着这只有江南才有的美好。踏着细碎的脚步,墨色的花藤缠上你的脚踝,漫上你的裙摆,将你拽入这幅江南画卷之中。 偶然的一次抬眸,视线不禁定格于烟雨中的一抹朱红,才发觉朱砂不仅是美人眉间那一点,更点画于每座雕梁漆窗之上。不知那日掉落的支窗敲开了谁的心门,还是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仍如莲花开落,不经意间已被淅淅沥沥的雨弹湿了眼眶。江南的漆窗前守着等待的人儿,雨丝遮不住她望穿秋水的视线,而你推不开她心底的门,撑伞走过步履匆匆,你不是归人啊,只是个过客…… 撑一支长篙,荡一叶扁舟,漾于藕花深处。飞鸟的羽翼轻划过水面哗哗地奏起了渔歌。渔娘素手轻抬,端上热气腾腾的鱼汤,奶白鲜香,十里不绝。那缭绕的香雾,宛若隔于前世今生间的薄纱,掀一角,望尽前尘。 在某间没有牌坊的茶馆小憩,焚一炷心香,沏一杯香茗,聆听一场雨的淅沥。或蜷缩在沙发里,塞上耳机,寻一份与世隔绝的宁静。或漫步于古韵流芳的江南小镇,踏着如歌的行板,留几串似有若无的足迹。或倚在某个斑驳的墙角,摊一本诗书,相约那花雨中瘦比黄花的女子。一切淡如烟雨,美如夏花。 带你撑伞走过,和着滴答的韵律,不知这一次,这纷纷扬扬的雨丝又点缀了谁的清梦,又晕开了怎样一个水墨江南。 【解析】 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话题非题目。“行走四方”的关键点在“走”,即记游,整个话题包含着内在的情感体验,即要写出情趣、志趣、理趣。据此可拟出具体的行文题目,如“家乡的________”“________记游”等。写作时,必须明确游记的一般特征和写作方法。游记的写法灵活,叙事记人、写景状物、抒发情感、发表议论、说明介绍等,往往综合运用。因此,最好有一条明晰的线索,或以游踪为线索,或以一种感情、一种事物为线索,可移步换景,可定点观察,抓住景物特征,一一描绘刻画。为增强趣味性,增强作文的文化气息,应适当对所游之地的地理、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使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激发人们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与向往。最要紧的是,写作时要突出对景观的独特感受,融情于景,使外在的自然风光与我们内心的特殊感受水乳交融,从而更强烈地打动读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饶州路大饥,米价翔踊,总管王都中以官仓之米定其价为三等,言于江浙行省,以为须粜以下等价,民乃可得食。未报,辄于下等减价十之二,使民就粜。行省怒其专擅,都中曰:“饶去杭几二千里,比议定往还,非半月不可。人七日不食则死,安能忍死以待乎!”其民相与言曰:“公为我辈减米价,公果得罪,我辈当鬻妻子以代公偿。”行省方悟,都中乃得免。

(选自《续资治通鉴》,有改动)

[注]①路:元代行政区划单位。②翔踊:物价飞涨。③王都中:字元俞,元代官员,官至两任行省参知政事。④粜:卖出粮食。⑤比:等到。⑥鬻(yù):卖。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杂然而前_____

(2)宴之乐_____

(3)射者中,者胜_____

(4)饶杭几二千里_____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行者休树/苛政猛虎也

B.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跪而拾以归

C. 都中得免/当立者公子扶苏

D. 行省怒专擅/俟欣悦,则又请焉

3.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请根据提示,找出选段甲中含有“乐”字的相应语句,填写在A处;在B、C处概括对应语句中“乐” 的含义。

含“乐”字的句子

“乐”的含义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B.____________

A._____________________

禽鸟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百姓之乐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C.____________

 

 

5.选段甲中欧阳修被贬官至滁州,爱民亲民;选段乙中王都中擅自降米价救灾,惹怒上司。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个选段中百姓对他们的举动分别有什么反应,并说说都这样写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______,后四句______,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长精神”三子。

 

查看答案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到成长所需的养分。请据此完成下列任务。

(1)[识国学] 按要求填写书名。

国学经典不仅有《诗经》《春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赞国学] 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读经典丰富人生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3)[荐国学] 你的同学小杨打算在中考结束后多看电视剧和流行网络小说,你将如何说服他多读一些国学经典著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的政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2)《醉翁亭记》中表达做某件事的用意不在事情本身,而是另有目的的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5)__________,好收吾骨瘴江边。(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6)__________,积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么会有所不同呢?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译文: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C.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D.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勉强喝了三大杯酒就告辞(离开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