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善借者赢天下 王飙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善借者赢天下

王飙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他们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油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油轮出租。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整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③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业伟绩。

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4.“借”是门大学问。结合选文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浪费。

 

1. 善借者赢天下。 2. 举例论证。举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具体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 3. 不能。画线句先说丹尼尔因善借成就自己的梦想,后说刘邦因善借铸就辉煌的人生,与第②③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4. 【示例】从文章来看,“善借”就是要积极借助外物和他人的力量,并让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从材料来看,“善借”应当知道,有的东西不能借,如高利贷;有些东西要借得巧妙,借得聪明,不能不顾实际情况而照搬过来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的掌握。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本文的内容来看,本文的标题即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善借者赢天下。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掌握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第②段主要举了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从银行借贷成就自己事业的例子,可以看出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论证“善借者赢天下”的中心论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语段的顺序。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观点,一般都为不能,然后分析这几个段落论述了什么,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后点明不能调换。结合前后文内容来看,画线句子先说丹尼尔因善成就梦想,后说刘邦因善借铸就辉煌,这二者分别与第②③段的顺序一致,它们是互相对应的关系,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4.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中词语含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并结合链接材料来理解分析。从文章所举的事例及名言来看,“善借”就要积极借助外物和他人的力量,来助自己走向成功;而链接材料则表明:“善借”还应当知道,有的东西不能借,如高利贷;有些东西要借的巧妙,借得聪明,否则也无法走向成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锦游泳____

(2)佳木而繁阴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而或/长烟一空    B.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4.范仲淹“此乐何极”,欧阳修“乐亦无穷”,请分析两者“乐”的不同之处。

 

查看答案

阅读李白的《行路难》(其一),回答问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简要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不应有恨,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3)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4)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诗人借用典故来写出自己离开家乡之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写)

(7)苏轼《水调歌头》中,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智多星”吴用、“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等,小说还讲述了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纲、醉打蒋门神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B. 《水浒传》中的索超,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 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报,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明朝的罗贯中,是中国古代长篇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齐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的谬论。

B. 《怀疑与学问》一文首先从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进而谈到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以此来论证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

C. 《谈创造性思维》作者罗迦·费·因格是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

D. 《创造宣传》的作者陶梦庵是中国教育家、思想家、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