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1)非不深也______  (2)益其所不能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 环而攻之/而不胜    B.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C.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D.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甲、乙两文都是短小议论文,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举例说明两文的相似处。

 

1.(1)护城河(2)同“增” 2.(1)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 (2)(而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C 4.甲、乙两文都用了类比论证的方法:甲文以战争的情况作为事例,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乙文则从个人事例说起,最后归结到统治者治国上。两文观点都鲜明突出,读后发人深省。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池”的意思不同于现代汉语,在这里是“护城河”的意思;“曾”是一个通假字,必须先点明通哪一个字再解释,这样答案才完整。 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以”“亲戚”“拂”“恒”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3.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C项的停顿有误,应为: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人评价秋瑾这首词“基调高昂,语言刚健清新”,试联系内容加以分析。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__________。(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5)《湖心亭看雪》中描绘了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具体描述军营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沙场秋点兵。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文学名著的材料,填入横线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人名)在②      (地方)立了两件大功。一件是参加海战,把邻国的兵舰全拖过来了,那是很容易的,那海,还不到他胸口深。一件是救火,王宫失火了,他撒了一泡尿,把火浇灭了。但皇后认为他很不恭,王宫也有尿味,从此再也不住进王宫。之后国王听信谗言,怀疑他要夺王位,要把他处死,他逃离了这个国家。

A. ①斯威夫特  ②大人国    B. ①格列佛  ②大人国

C. ①斯威夫特  ②小人国    D. ①格列佛  ②小人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海燕》是苏联作家高尔基早期代表作品,塑造“海燕”艺术形象,来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

B.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赠序、书序(诗序)和宴集序。放在文章后面的叫“跋”。

C. 小说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施耐庵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D. 契诃夫,俄国作家,他的作品塑造了具有典型性格的小人物,反映出当时俄国的社会现况。代表作有《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尼亚舅舅》等。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四周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

②但因为乘在这只熟悉的船上,我们竟不感到陌生

③但只要这只船是牢固的,一切都化为美丽的风景

④岁月不会倒流,前面永远是陌生的水域

⑤这是一只小小的船,却要载我们穿过多么漫长的岁月啊

⑥于是我转念想,对于我们,家又何尝不是一只船

A. ④①③⑥⑤②    B. ④③①⑥②⑤    C. ⑥⑤④②①③    D. ⑤②④③①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