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烧饼葛 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

烧饼葛

①每天凌晨四点半,小葛照例起床忙碌,烧水、和面、醒面;剁馅,搅馅上劲;五点四十分,面醒透,开始一遍遍折叠面坯,刷油;之后才是揪坯子包馅,擀薄面饼,撒芝麻;五点五十五分,第一炉饼入炉;五点五十八分,给上学去的孙子买烧饼的老人家已经在排队,心急火燎地抻着脖子看,第一炉饼是否能轮上自己。

②小葛是搞限购的,七点前的高峰时段,每人限买六个。他很牛,别看满头面粉就像在他的头发上下了一场雾凇,冬天,零下五六度的天,夹袄也不能有袖子(不然,伸胳膊到炉内贴饼不利落),冻得通红又烤得通红的两条光胳膊上,戴一副花护袖,样子滑稽。但他就有通身的本事,让白领们也寻香而来,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③小葛有啥本事?原来,如今打烧饼的人技艺下降,有馅料的烧饼几乎全赖电烤箱烤制。小葛的烧饼,敢包着鼓鼓的馅料下火炉,钳上来不掉酥皮不破相,真是本事;会吃烧饼的人,好的就是烧饼咬开的第一口,扑鼻的烟火气。按小葛的话说,电是死的,炉火是活的,电烤箱烤出来的烧饼,就像“做题做呆了的傻小子”,单是熟了,一点香气和趣味也无。炉火燎出来的烧饼,香气是立体的,这一面和那一面、外壳和内芯的香气完全不一样;火候恰到好处时,烧饼壳上的白芝麻都被燎成金黄色;做馅料的野葱和萝卜丝,辛辣劲全无。骨子里的甘香绵柔,一层层发散出来。

④小葛凡事爱琢磨,这跟他的经历有关。在小葛的老家,男孩子若是子承父业要做烧饼的话,一般从十八岁就开始练习各道工序了。小葛心高,高中毕业后,在外面换过四五份工作,保安、仓库保管员、安检员、流水线上的操作工,都干过,这一耽误就是十年。母亲一直担心家传的好技艺会断了档,父亲却说,你由他去,心里不甘愿,打出来的烧饼没人吃。

⑤果然,到二十九岁,小葛带着老婆孩子回了家,恳求跟父亲学做烧饼。父亲说,好啊,老规矩,先揉半年面。把面揉活了,我再教你第二步。

⑥起初揉面,小葛那个狼狈,光是夏天不能用空调和风扇就够他受的。小葛开玩笑说:“着了风面团就感冒了,起硬皮儿,再怎么揉,都不会起那层活泛的光。”揉面就像练功一样,讲究的是一气呵成,中间最好别有停顿。小葛刚开始不懂,揉面时觉得眼皮重,照镜子一看,眼睫毛上都是白面粉,就去舀瓢冷水洗了脸。好嘛,就耽误这么点工夫,那炉饼就被父亲的老客挑毛病“面没发妥”。父亲问他中途是否走开,小葛才恍悟那个脸冼坏了:“回来就感觉面团的外面有点发硬,加上洗过脸手温低,面就醒不到位。”补救的秘方父亲也教给他:添一饭勺的蜂蜜,一大团面就救回来了。但这样做增加成本,而且饼偏甜,有些客人不见得喜欢。

⑦打十年烧饼,日复一日,有没有厌倦的时候?小葛笑:“做一万个饼,能跟做第一个那样有兴致,搁谁都是个难题。”支撑小葛把事情做下去的,是一位快九十岁的台湾老兵,老人家苏州人,二十岁之前在苏州和南京都住过,自八十二岁起,发宏愿要回来找“小时候的味道”,曾一个人在苏州小旅馆里住了十天,换不同的面馆吃了二十三碗焖肉面,“没有一碗达到我小时候的水准”,这种“回不去了”的怅惘,简直无法言说。还好,他回南京寻访故旧时,老友的孙媳给他买了“小葛烧饼”,老人吃得热泪直流,说要带一百个烧饼回台湾,“原来老味道还没有绝迹”。

⑧那天,小葛破例为这位客人多出了四炉饼。台湾老兵让他意识到,把看似微不足道的手艺传下去是有意义的,它跟每个游子牵着魂,绊着魄。

(摘自《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1.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2.请品析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先把车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

3.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小葛的性格特征?

4.有人认为小葛很傻,像他这样做烧饼辛苦劳累,数量有限,远不及电动揉面,电烤箱烤制烧饼的经济效益高,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结合当前的社会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1.写了小葛制作烧饼的过程和顾客的等待与担忧。作用:①表现了小葛的忙碌,他动作熟练,麻利,有条不紊,很勤劳,制作的烧饼工序复杂,遵循传统深受欢迎;②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引出下文对小葛烧饼特点的介绍。 2.动作描写,写出了白领来买小葛烧饼的周折费事,从侧面突出了小葛烧饼的香气扑鼻,美味可口,从而表现了小葛手艺高超。 3.①吃苦耐劳:每天早晨做烧饼,刻苦、用心学揉面;②对自己的手艺热爱、执着:坚持用传统技艺打十年烧饼,还要继续坚持;③遇事爱琢磨:对自己炉火和电烤箱烤制烧饼的特点的分析,在高峰期搞限购。 4.【示例一】不同意。文中小葛用心制作烧饼,真材实料,工艺传统,在带给人们快乐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给予自己尊严和幸福。这本身就是一笔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的巨大的财富。【示例二】不同意。文中小葛传承的不仅是一种传统手艺,更是一种朴素而深刻的价值观。当前社会,人们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变得心浮气躁,急功近利,丢弃了许多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良知、信义等,人们为此将付出越来越高昂的生活成本,越来越远离快乐和幸福。因此当代社会呼唤更多的小葛式的人和他们用心制作的“烧饼”。 【解析】 1.试题分析:考查语段的内容和作用。一问,写了小葛制作烧饼的过程和顾客的等待与担忧。二问,内容上:表现了小葛忙碌,动作熟练,有条不紊,遵循传统深受欢迎。结构上: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引出下文对小葛烧饼特点的介绍。要了解文章写了有关“小葛的烧饼”哪些内容,可以从其制作、味道来搜寻相关句子概括。答语段的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分点来答比较好。 2.试题分析: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停在老远的停车场,穿小巷、过窄桥,再穿小巷,到他这里来,老老实实排长队”这是明显的动作描写。点明描写人物的方法后,在文中找到语句的位置,结合上下文情节内容,体会语句所表现的人物的形象特征。 3.试题分析: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分析人物形象,要从文中人物的言行描写和作者情感的倾向(观察有无评价语)来分析概括其身份、性格、思想品质的特点。如对他每天早晨做烧饼,刻苦、用心学揉面的描写,可看出他是个吃苦耐劳的人。总之读懂情节和描写是作答的前提。 4.试题分析: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阅读全文,了解文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结合第一题的解答,从“勤劳美德”这个角度评价人物,联系现实谈感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开放之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开放如同破茧成蝶,虽会经历一时阵痛,但将换来新生。“一带一路”建设要以开放为导向,解决经济增长和平衡问题。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一带一路”建设本身就是一个创举,搞好“一带一路”建设也要向创新要动力。我们要将“一带一路”建设成文明之路,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材料二:“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英文缩写BRF)是“一带一路”提出几年以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主要包括开幕式、圆桌峰会和高级别会议三个部分。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是今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右图是“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识。

(1)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用简洁的文字解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是什么呢?首先是看①______________。所谓幸福,就是让师生双方都能享受课堂、享受教育带来的智慧挑战,享受学校生活带来的不断成长。其次是看②__________________。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的人才是多元的,在各行各业中既需要精英,也需要一般劳动者。再次是看教育是否符合本地的文化传统。任何教育都有自己根植的土壤。把中国的教育原封不动地拿到英国,或把英国的教育简单照搬到中国,都会遭遇水土不服。

 

查看答案

(1)在护佑唐僧西天取经途中,孙悟空曾多次用七十二变,与妖魔鬼怪斗法,请从“车迟国斗法”和“险渡通天河”中任选一个简要叙述其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列章节中任选一个,结合情节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处。

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汴京城杨志卖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

(1)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2)_____________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李商隐在《无题》一诗中,以浅显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双关,写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花中寄寓着作者无尽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望》),杜甫触景生情,移情于花鸟,表达了感时伤怀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浣溪沙》),晏殊以花的逝去、燕的归来,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压榨  吵闹声  孜孜不倦  画龙点晴

B. 虚妄  摆架子  轻而易举  自暴自弃

C. 鲁钝  创造主  持之以恒  走头无路

D. 汲取  茅草房  不攻自破  不足为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