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真正的好书 周国平 ①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真正的好书

周国平

①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至少就精神食物而言,这句话是对的。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我甚至要说,他们也是生活在完全不同的外部世界上,因为世界本无定相,它对于不同的人呈现不同的面貌。

②严格地说,好读书和读好书是一回事,在读什么书上没有品位的人是谈不上好读书的。所谓品位,就是能够通过阅读而过一种心智生活,使你对世界和人生的思索始终处在活泼的状态。世上真正的好书,都应该能够发生这样的作用,而不只是向你提供信息或者消遣。

③要读好书,一定要避免读坏书。所谓坏书,主要是指那些平庸的书。读坏书不但没有收获,而且损害莫大。一个人平日读什么书,会在内听觉中形成一种韵律,当他写作的时候,他就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韵律走。因此,大体而论,读书的档次决定了写作的档次。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其一瓢,区别在于尝哪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个人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不可分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遑论癖好。

④在我看来,真正重要的倒不在于你读了多少名著,古今中外的名著是否读全了,而在于要有一个信念,便是:非最好的书不读。有了这个信念,即使你读了许多并非最好的书,你仍然会逐渐找到那些真正属于你的最好的书,并且成为它们的知音。事实上,对于每个具有独特个性和追求的人来说,他的必读书单决非照抄别人的,而是在他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书单本身也体现出了他的个性。

⑤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规定了他的精神品位,而纯正的阅读趣味正是在读好书中养成的。

⑥智力活跃的青年并不天然地拥有心智生活,他的活跃的智力需要得到鼓励,而正是通过读那些使他品尝到了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好书,他被引导进入了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类心智生活之中。当前图书的出版量极大,有好书,但也生产出了大量垃圾,包括畅销的垃圾。对于有判断力的读者来说,这不成为问题,他们自己能鉴别优劣。受害者是那些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把他们的阅读引导到和维持在了一个低水平上,而本来他们正是最需要通过阅读来提高其素质。针对当今图书市场的现状,我要强调,一定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一个真正的读者,而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罢了。

⑦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2期,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4.文章说:“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如何选择好书以进入真正的阅读。

 

1.阅读真正的好书,才能养成纯正的阅读趣味,提升精神品味。 2.比喻论证,把书籍比作“汪洋大海”,把单个的书比作“瓢”,生动形象地论证了书籍很多,阅读时应该有自己的选择的观点,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3.首先指出智力活跃的青年通过阅读好书拥有心智生活;然后通过面对当前图书出版量大,从有判断力的读者和受害者的对比中强调鉴别图书优劣的重要性;最后强调当前读书不能只读畅销书和时尚书。 4.示例: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选择能使自己品尝到智力快乐和心灵愉悦的好书阅读,并形成自己的个性和阅读兴趣;要懂得拒绝和排除,畅销书大多是炒作出来的,不要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心论点的把握能力,其实是对作品的整体感悟能力的考查。中心论点需要自己概括论点时要注意论点的完整性,应该用一个能表示简明判断的完整的句子来表达。文章在第五段提出“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大致规定了他的精神品位,而纯正的阅读趣味正是在读好书中养成的”,将其改成一个表示观点的句子“阅读真正的好书,才能养成纯正的阅读趣味,提升精神品味”作为论点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结合文章内容和论点套用格式即可。第③段中画线句把“书籍”比作“汪洋大海”,把“单个的书”比作“瓢”,这是比喻论证。按照论证方法作用的答题思路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乙)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富贵不能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所识穷乏者我与______

(2)以为正者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下列句中停顿的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 居天下之广/居

C. 蹴尔/而与之    D. 富贵/不能淫

4.甲、乙两文中,孟子论述的观点一致的地方是什么?这其中又有何差异?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2.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以中有足乐者,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2)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四面歌残终破楚,__________。(秋瑾《满江红》)

(5)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描写打猎武士的英姿和气势的两句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送东阳马生序》中,写出先达德高望重,弟子众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与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意境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儒林外史》是古代长篇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主要描写封建知识分子的生活和精神状态,揭露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在这个制度奴役下的士人的丑恶灵魂。

B. 《水浒传》中的鲁智深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疾恶如仇的英雄本色。

C. 《西游记》中铁扇公主之所以不肯借芭蕉扇给孙悟空,是因为孙悟空收服了红孩儿,她怀恨在心。

D. 格列佛在大人国竭力向国王介绍火炮的神奇威力,并愿意帮大人国制造这种武器,大人国国王非常高兴。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鱼我所欲也》出自儒家经典之作《孟子》,《孟子》与《论语》《大学》《尚书》合称为“四书”。

B.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C. 白居易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D. 王安石,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曾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