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原本忙...

采浆果的人

迟子建

①金井是个小农庄。一个收浆果的人来了,他的一番吆喝,让原本忙着秋收的人们扔下了手中的农具,奔向森林、河谷,采摘浆果。

②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他们决定涉水渡河,把竹篮给装满。河水凉得他们直打寒战,随着河心的临近,水涨到他们腰际了,他们有些站不稳,但他们咬着牙,互相鼓励,坚持着。突然,曹大平的腿抽筋了,他侧歪了一下身子,水花朝他打来,他呻吟着,惊恐地看着白花花的水从脖颈下漫过。他的女人紧紧地拉住他不撒手,她也侧歪了身子,挎着的竹篮趁机从她胳膊上溜走了。

③他们相互搀扶着,哆哆嗦嗦地回到岸边。曹大平一回去就发烧了。他的女人唉声叹气的,她既不能采浆果,又不能去秋收,只能守着他。

④金井有个头发全白的苍苍婆,三十年来,她的男人一直瘫在炕上,靠她的服侍活着。苍苍婆的眼睛,没有老年人的那种混浊,依然那么明亮,清澈逼人,好像她的眼底浸着一汪泪,使她的眼睛永远湿润而明净。

⑤开始的几天,苍苍婆还认认真真地采上一天的都柿,交给收浆果的人,换来几十元钱。可是接下来的日子,当她独自在林中弯下僵硬的腰,手指触到那已经蔫软的皱皱巴巴的都柿的时候,她的心凄凉了。她尝了一个都柿,真是甜极了,这甜让她更觉凄凉,她很想喝上一碗酒。山上没酒,她只好把采来的都柿当成酒,竟一发而不可收拾,吃空了盛都柿的篮子。收浆果的人为了安慰她,曾丢给她一张十元的钞票,让她买酒喝,苍苍婆捡起钞票,运足一口气,又把它吹回地上。苍苍婆说:“钱是什么,不就是一张落叶吗?蚂蚁喜欢合伙举起落叶,这样的叶子它们没见过,留着给蚂蚁举着玩,当遮阳伞使吧!”说完,她就一摇一摆地走了。

⑥苍苍婆在晚饭后摇摇晃晃地去大鲁、二鲁家了。大鲁、二鲁是金井人中唯一还在秋收的人。他们是一对智障的双胞胎兄妹,大鲁是男的,二鲁是女的。他们已是中年人了。满嘴酒气的苍苍婆亢奋地叫道:“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大鲁说:“苍苍婆,爸妈死前告诉大鲁了,下了霜就秋收,大鲁都点了头了!”二鲁也说:“春天撒了种,秋天就得收庄稼,二鲁也记着呢!”苍苍婆说:“你们真是一对傻瓜,这天响晴响晴着呢,晚个十天八天秋收,你们种到土里的东西也不能长翅膀飞了;可你要是不采浆果,就得不到现钱,等你们秋收完再去采,收浆果的人早就走了,你们一分钱也挣不到!”

⑦大鲁、二鲁不为所动,在他们看来,秋收才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他们刨完了土豆,又砍了白菜和大头菜,把它们运回来,腌了两缸酸菜和一缸咸菜,然后把余下的菜下到地窖里。之后,他们把遗落在地里的菜帮也捡起来,装进麻袋,拉回家堆在猪圈旁,作为猪饲料。最后,他们踏着更浓重的霜,去了大草甸,用竹筐把猪草背回来。

⑧就在大鲁、二鲁背回猪草的这个夜晚,天空下起了大雪。金井人一年的收成,就这么掩埋在大雪之下了。人们脸上满是凄苦的表情。他们冬天吃什么?他们的牲口和家禽吃什么?苍苍婆望着大鲁、二鲁这户唯一收获了庄稼的人家,心中先是涌起一股苍凉,接着是羡慕,最后便是弥漫开来的温暖和欣慰。

⑨二鲁的脖颈上挂着一圈火红的野刺玫。金井的女孩儿,最喜欢穿这样的项链来戴。看来在秋收的间隙,大鲁、二鲁也采了浆果。只不过他们只采了这一种,并且用它们做了最美的装饰。

(选自《雪窗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2.作者笔下的苍苍婆是一个怎样的人?

3.第⑧段中“天空下起了大雪”这一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4.第②段中“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他们边采边计划卖浆果的钱的用途”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5.简要分析这篇小说的主题。

 

1.主要内容:曹大平夫妇为采更多的浆果涉水渡河 。作用:①塑造曹大平夫妇为了眼前利益,不惜冒险的形象,与大鲁、二鲁的不为金钱所动形成鲜明对比;②承接了上文大多数金井人的表现,预示了金井人的悲剧 。 2.【示例】苍苍婆是一个生活艰辛,但精明、善良、有担当的人,也是一个直爽、自尊自爱的人。 3.“天空下起了大雪”这一环境描写,使故事情节陡转,除了老老实实秋收的大鲁、二鲁一家在下雪前把庄稼收回了家,其他只顾采浆果的人家,庄稼都被埋进大雪里,得不偿失。突出了大鲁、二鲁勤劳、朴实、本分的品质,说明了只顾眼前利益不会有好结果,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4.比喻。把曹大平夫妇的心情比喻成灿烂的阳光,形象地表现了曹大平夫妇采浆果时愉悦的心情,以及对卖浆果挣现钱的渴望 5.大鲁、二鲁一心一意秋收,收获了庄稼;其他人只顾采浆果挣现钱,结果一年的收成被埋进大雪里,损失惨重。通过这一对比,说明老老实实做好分内的事,生活才会有保障,赞美了本色、勤劳、质朴的美好品质,讽刺了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踏实本分的人 【解析】 1.考查语段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一问,写的是曹大平夫妇为了眼前利益(采更多的浆果)不惜冒险的事件。二问,内容上,这种行为正好与大鲁二鲁的不为所动形成对比。结构上,照应了上文大多数金井人的表现,为下文写金井人的悲剧做铺垫。 2.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由都柿的甜让她更加感觉到处境的苦”说明苍苍婆是一个生活艰辛的人。如“大鲁、二鲁,别秋收了,采浆果去吧,能拿现钱!大鲁过年时就能买新鞋穿了,二鲁也能买件花衣裳了”等语言描写可以看出苍苍婆是一个精明、善良、直爽、有担当的人。 3.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答此题应主要考虑到环境描写对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从上下文的内容分析,“天空下起了大雪”使故事情节陡转,老老实实的人下雪前把庄稼收回了家,而只顾采浆果的人家庄稼却埋在雪地。突出了只顾眼前利益不会有好结果的主题。要从全文的情节来考虑环境描写的作用,不能断章取义。 4.考查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曹大平夫妇的心情跟阳光一样灿烂”明显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答作用时除了答出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人物愉悦的心情外,还要答出人物的对挣现钱的渴望心理。 5.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一定要结合文章中的情节来分析。本文隐喻现代社会中金钱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影响,启示人们抵制金钱诱惑,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舍本逐末。如曹大平夫妇贪心不足,涉水过河采浆果时,赔了夫人又折兵,落得大病一场;精明的金井人采浆果赚钱的欲望无止境,最后反而两手空空。作家批判的锋芒,直指人性的贪婪和本末倒置的愚行,同时也启示当代人抵制物质诱惑。另外,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时候,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尊重传统的生活和劳动方式。例如急功近利的金井人,一年的收成因采浆果之误被无情地封冻在了大雪之下,遇到了大自然的惩罚。大鲁、二鲁反而成了智者,他们一直恪守着祖训,种地、收获,这个冬天只有他们家是殷实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运动改变大脑

徐 风

①人类天生就爱运动,这是因为人类从原始人进化到现代人的历程中离不开运动。科学研究表明,运动可以使人更聪明,运动可以使人更快乐,也就是说,运动可以改变人的大脑。

②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引以为豪的大脑,很可能就是运动过程的副产品。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学家曾经研究过不同动物的运动能力和脑容量之间的关系,发现新陈代谢速率越高的动物,大脑占身体的比重越大。而人类是公认的哺乳动物耐力之王,我们的祖先跑不快跳不高,纯粹依靠出色的耐力抓捕猎物。经过漫长的进化,我们的祖先逐渐适应了这个变化的环境,思考型的大脑是从运动技能的磨炼中进化而来。

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个很明显的原因是,神经活动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运动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毛细血管的供氧能力,保证超级大脑能有足够的能量。但是另一个原因似乎更关键,研究显示,运动能促进神经系统分泌多种神经生长因子,包括胰岛素样因子(IGF-1)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等。这些生长因子不但能加快神经细胞的分裂速度,还能促进神经细胞创建更多的联结,最终导致脑力的提升。

④近期的许多研究表明,经常锻炼可以改善记忆和思维能力。科学家通过一个在线调查系统招募了171人,要求其中一半的志愿者来评估,如果一周进行三次拉伸运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改善思维能力,比如记忆力和一心多用的能力。另一组志愿者被问到同样的问题,不过锻炼项目换成了有规律的步行运动。

⑤在真实的实验中,拉伸运动基本上对认知能力没有多少影响。另一方面,散步则显示出能大幅改善思维能力。不过,在这项实验中,受试者的想法正好相反。他们估计拉伸项目比步行对大脑更有益处。以1到6级来衡量,志愿者认为,轻度拉伸对认知的潜在改善的平均等级是3。他们对步行的评估则低一些。

⑥科学家的解释是,由于受试者认为拉伸运动比步行更有益处,但实际结果是步行比拉伸运动更能改善大脑。这意味着体育锻炼对大脑有益处并非想象出来的,它的确发生在我们的大脑里。

⑦医生在治疗抑郁症患者时往往鼓励他们进行适量的锻炼。然而,运动为何能抗击抑郁?许多研究人员发现,运动会促进人体内分泌的变化。运动时大脑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具有与吗啡类似的镇痛作用。而人心情的好坏,与大脑分泌出来的内啡肽的多少密切相关。内啡肽能够使人振作、精神愉悦,同时可降低抑郁、焦虑以及其他消极情绪的程度。内啡肽因此也被称为“快乐激素”或者“年轻激素”。但是,并不是只要开始运动,就会立马快乐的,因为内啡肽的分泌需要运动达到一定的强度和一定的时间。现在一般认为,中等偏上强度的运动,比如跑步、登山、游泳、羽毛球等,维持运动30分钟以上才能刺激内啡肽的分泌。长跑1 600米就能起到与服用极小剂量的“百忧解”以及小剂量的利他林一样的效果。因为与这些药物一样,运动使大脑中的神经介质和其他化学物质之间达到平衡。

(《课外语文·中》2017年03期,有删改)

1.根据选文,说说“运动改变大脑”的原因有哪些。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请简要说说理由。

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引以为豪的大脑,很可能就是运动过程的副产品。

3.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主要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4.结合第⑦段,说说运动能抗击抑郁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下列小题。

(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①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②,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③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④可乐也。

(节选自《兰亭集序》)

(注释) ①修禊(xì)事:为了做禊事。禊事,一种祭礼,到水边洗濯、嬉游,并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②流觞:把盛酒的杯子浮在水面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曲水:引水环曲状成为水渠。③品类:指万物。④信:实在。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泉香而酒    洌:

(2)杂然而前者  陈:

(3)者胜        弈:

(4)少长集      咸: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2)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3.(乙)文中与(甲)文画线句子描写的情景相似的是哪一句?

4.(甲)(乙)两文均体现了“乐”,两文之“乐”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请赏析“起舞弄清影”中“清影”一词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和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

(1)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_________________,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3)寂寂江山摇落处,___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5)李商隐的《无题》中表达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行路难》(其一)中运用典故,表现诗人远大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名著阅读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水浒传》中从最初占据水泊梁山到梁山好汉聚齐一百零八位直至被朝廷招安,梁山寨主先后共有三位,他们分别是王伦、晁盖、宋江。

B. “且说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刺枪使棒,最是踢得好脚气球”说的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高俅。

C. 《水浒传》中浔阳楼题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D. 在《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