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对这首诗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本诗是韩愈写给自己的侄孙韩湘的,诗题中“左迁”一词是“降职、贬官”之意。

B. “圣明”在这里指皇帝,与圣上、陛下、天子等词意义相同。

C. “家何在”“马不前”,表明作者感到回朝廷无望和前途渺茫。

D. “肯将衰朽惜残年”,传递出作者由于年老而不得不屈服的悲愤之情。

2.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朝奏”和“夕贬”两相对照,突出时间之短,说明获罪之速,隐含作者忧愤之情。

B. “横”写广度,云横而不见家,也不见长安;“拥”写高度,风雪载途,英雄失路。

C. 颈联虽隐去了诗人的自我形象,但苍凉的画面仍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

D. 表现手法上,本诗采用叙述手法入诗,体现了韩愈诗“以文为诗”的特点。

 

1.D 2.C 【解析】 1.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D项有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的意思是“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残余的生命”,表现作者老而弥坚,刚直不阿,并非不得不屈服。 2.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和诗句的理解分析能力。“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既是实景,又有象征意义。“雪拥蓝关”一语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这三个字流露诗人对亲人、对国都的眷顾与依恋。由此可知,颈联并未隐去诗人的自身形象,云横秦岭和雪拥蓝关都是作者韩愈被贬途中的亲身经历。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题文)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沁园春雪》通过对北国雪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批判和对他们缺少文采的惋惜这一主题思想。

B. 《雨说》用“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为副标题,表明这是诗人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儿童唱出的一曲爱之歌。

C. 《星星变奏曲》表达了经历过心灵劫难的人,对精神自由和安宁生活的执著追求。

D. 《蝈蝈与蛐蛐》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济慈的诗,诗人捕捉了两种极为平常的昆虫的叫声,发出“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的感叹。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不是对偶修辞的一项是( )

A.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B.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

C.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D.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查看答案

从连贯的角度看,横线处应填入的一项是(  ) 

我快乐,是因为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____________,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A. 荒芜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 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C. 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

D. 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查看答案

下边不是病句的一项( )

A.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 考生在考场上专心答卷,而场外的老师和家长无时无刻都在焦急地等待着。

C. 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通过收看专题片,使我们认识到人类要与动物和谐共处。

 

查看答案

(题文)选出下列加点字音、形、义正确的一项( )

A. 妖娆(ráo):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留滞:即滞留,停留不流通。  襁褓 (qiǎnɡ bǎo)

B. 田圃(fǔ):田地。  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丝缕(lǚ):丝线。  凝望(nínɡ wànɡ)

C. 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  喧嚷(xuán):大声喊。  冻(jián)   风流人物: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D. 颤抖(zhàn dǒu)   干枯:枯黄焦黄。  微漾(yànɡ):微波荡漾。  唯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