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儒者之豪迈

徐百柯

蒙文通一生治经史之学,著作颇丰,但他曾说自己学问最深处,恰恰是不著一字的宋明理学。蒙先生指导研究生,上来先是两句话。第一句引陆象山言:“我这里纵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第二句是他自己的信条:“一个心术不正的人,做学问不可能有什么大成就。”

蒙文通以教书为业,却曾两次遭遇未被大学续聘的尴尬。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而蒙文通也处之泰然,仍我行我素。后转至天津一女师任教,与“领导”交往依然如故。

另一次是上世纪40年代在四川大学,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但一干学生倾倒于他的学识,请求他继续授课。他说:“我可以不拿钱,但我是四川人,不能不教四川子弟。”于是让愿意上课的学生到自己家里,继续传授。

曾经有川大学生回忆蒙先生:“先生身材不高,体态丰盈,美髯垂胸,两眼炯炯有神,持一根二尺来长的叶子烟杆,满面笑容,从容潇洒地走上讲台,大有学者、长者、尊者之风。”

他讲课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不带讲稿,有时仅携一纸数十字的提要放在讲台上,但从来不看,遇风吹走了也不管;第二是不理会下课钟,听而不闻,照讲不误,每每等到下堂课的教师到了教室门口,才哈哈大笑而去。

他的考试也颇有趣味,不是先生出题考学生,而是由学生出题问先生,往往考生的题目一出口,先生就能知道学生的学识程度。如学生的题目出得好,蒙先生总是大笑不已,然后点燃叶子烟猛吸一口,才开始详加评论。考场不在教室,而在川大旁边望江楼公园竹丛中的茶铺里,学生按指定分组去品茗应试,由蒙先生掏钱招待吃茶。

蒙文通曾对儿子蒙默讲,自己对问学者一向是知无不言,就像钟,“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他的学生常晚上登门问学,他总是热情接待,有问必答,侃侃而谈。夜深,学生告辞,他常不准走,非等他燃过两根抽水烟的纸捻后才放行。

他的学生吴天墀说:“先生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行乎自然,喜交朋友,社会上三教九流,一视同仁,所以有不少和尚、道士跟他有交情。喜欢上街坐茶馆,和人作海阔天空的闲谈,也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

另一位学生隗瀛涛回忆说,一次,遇见蒙先生坐三轮车去学校。蒙先生一眼看见他后高声喊道:“隗先生(对他的戏称),我家有四川近代史资料,你快来看了写文章。我的文章发表了可以上耀华餐厅(成都著名的西餐厅),你的发表了也可以吃一顿回锅肉嘛!”

许多学者都曾慕名到成都拜访蒙文通,交往过后,他们往往发出这样的感叹:“读先生的书,以为只是一个恂恂儒者,没想到先生还这么豪迈。”

(注释)①恂恂:恭谨温顺的样子。

1.从蒙先生做人的角度看,你认为他两次未被续聘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2.蒙先生曾表示对问学者一向是“大叩之则大鸣,小叩之则小鸣”。请用直白的语言解释这句话在语境中的含义。

3.蒙先生的考试方法好不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4.蒙先生的“豪迈”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任选两个方面举例说明。

5.积累链接:请你默写出《论语》中强调“学”“思”结合的读书方法的句子。

 

1.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意近即可) 2.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或“知无不言”,“有问必答”)(意近即可) 3.“好”与“不好”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示例:①慷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本题考查对记人散文的阅读鉴赏能力。考查的内容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对比喻句的理解能力;有理有据表达自我观点的思辨能力;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和利用材料证明观点的能力;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和运用能力。本文是徐百柯写的一篇记人散文,旨在表现中国现代杰出的历史学家蒙文通先生为人之豪迈: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根据文意“一次是上世纪30年代在北京大学。他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却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因而被同事称为‘此亦稀有之事也’。据说此事弄得院长非常难堪,以致置北大隋唐史无人授课一事于不顾,也不再续聘蒙文通”可知第一次是因为蒙先生不会阿谀奉承,讨好“领导”;“由于学阀玩弄手腕,蒙文通未被文学院续聘”可知其第二次是因为蒙先生为人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 2.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喻句的理解能力。这里“大”的意思是“多”,“小”的意思是“少”;“叩”就是“问”,“鸣”本来是指“鸟叫”,这里是“说、讲”的意思。这样句子就可以理解为:多问则多讲,少问则少讲。或“知无不言”,“有问必答”。 3.本题考查学生有理有据表达自我观点的思辨能力,答“好”与“不好”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答题先表明态度,然后阐述理由。 4.本题考查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和利用材料证明观点的能力。答题首先概括出人物特点,然后结合文章相关内容进行分析。豪迈的具体表现:智慧幽默,刚正不阿,不拘小节,诲人不倦,慷慨大方……示例:①慷慨大方,考试时掏钱招待学生吃茶,爱邀熟人上餐馆小吃一顿。②刚正不阿,在历史系任教年余,始终未去院长家拜访过一次。 5.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和运用能力。平时要注意在识记古诗文的基础上加以理解,并学会正确运用。答题时注意书写不要出现错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殆”的书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余近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

(注释)①倥偬(kǒng 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经为博士邪______

②余近日军务倥偬______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以为/在有所益    B. 肃/遂拜/蒙母

C. 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D. 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________”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________”品质。

5.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一种并结合原文说明。

 

查看答案

下面是“感动中国”部分获奖者的颁奖词,请参照以下语言形式,给本单元的人物写一段颁奖词。

叶笃正——定力与信念,让他上下求索,天问的路上,生命融入科学。

季羡林——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流入东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 邓稼先,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要贡献。

B. 《说和做》结构严谨,开篇总领全文后,先表现闻一多“学者的方面”,后表现闻一多“革命家的方面”,在上下两部分之间,用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C. 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她所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一些生活琐事的描写,向世人展现了一个与人们眼中的形象不同的,更和蔼、更随和、更真实的鲁迅,并借此来抒发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D. 《孙权劝学》选自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断代史《资治通鉴》。本文以对话表现人物,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可能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必要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使就学”。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政治家、宗教家等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遂、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那宫殿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悄悄地燃烧着、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与果实。

A. ③⑤①④② B. ③⑤①②④

C. ①②④⑤③ D. ①④②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法国强占广东广州湾,“租借”99年。

B.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C. 不久书桌上德文字典和日文字典都摆起来了,果戈理的《死魂灵》,又开始翻译了。

D. 石子入浅水,水花四溅,虚张声势;石子入深潭,悄无声息,不动声色。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