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己,日奉壹。

1.解释下列加粗字在句中的意思。

(1)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 如鸣珮环,心乐之。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 的特点。

4.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1.尤其大约冷清 2.(1)好像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2)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潭中景物(水、石、树、鱼)幽静(清幽、幽邃、幽深、凄清、冷清) 4.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主要考查内容包括: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理解文章内容、结构和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理解概括主旨和作者感情的能力。《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 “尤”,副词,意为“尤其”; “可”,古今异义,今义为“可以”,古义为“大约”;“ 清”,一词多义,“水尤清冽”的“清”,意为“清澈”,本句中,意为“冷清”。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如,好像;乐,意动用法,以……为乐,对……感到快乐。 译为:好像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 (2)其,代词,译为它(小溪)的;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犬牙;差互,参差不齐(互相交错)。 译为: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互相交错),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章内容、结构和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细读文段,结合题干提示性词语,提取概括关键词作答。从第二段描写的“潭中鱼”“水”“石” 可知描写的是潭中景物;由“伐竹取道”“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其境过清”等关键词句,可知全文抓住了小石潭幽静(清幽、幽邃、幽深、凄清、冷清)的特点。 4.本题考查对内容、主旨和作者感情的理解概括能力。联系文章主要内容作答。结合前文的“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和后文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关键语句,可知作者感情由“乐”变“凄”;回答感情变化的原因,需要了解文章的主旨、写作背景。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含蓄地抒发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当时的柳宗元遭到贬谪,心情是悲苦的。游览山水本是为了排遣心中的抑郁之情,这种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认真阅读一下资料,按照要求,完成后面的任务。

据报道,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副校长洪耀辉为了兑现之前与学生的承诺-------“如果学生不在校园及其周边乱扔垃圾就和小猪亲嘴”,在学校的升旗仪式上亲吻了一头小猪。有人把他亲吻小猪的视频和照片发到了网上,洪耀辉随即被许多网友称赞为“中国好校长”。同时,也有人质疑洪耀明这么做是在作秀。

某班围绕“洪耀明是不是‘中国好校长’”这一话题举行了一次辩论会,请你站在正方或反方的立场写了一段辩论词,要求结合材料,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字数在80字以内。

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①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关雎》)

②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诗经·子衿》)

________________,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⑤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说临别之际,气势宏伟,已有不必作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

⑥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表明诗人渴望出仕、希望张丞相能助他一臂之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懂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是(     )

城市的美丽固然表现在它的建筑、规划和绿化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学习型城市的生命之美,灵动之美。

①善于阅读的市民才能创造学习型的城市

②这样的城市有着自我超越的市民,催人上进的组织,简单宁静的生活和自觉创新的文化

③我认为,最优秀的城市就应该拥有善于阅读的市民

④但一座城市的真正的美,还在于这座城市里人的品味和气质⑤人的品味和气质是怎么出来的?是通过阅读而来。

A. ③①④⑤②    B. ④⑤③①②    C. ④⑤①②③    D. ①②④⑤③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B. 《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运用举例子、打比方、拟人、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C. 《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D. 《大雁归来》的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被称为“保护野生生物之父”、“美国野生生物管理之父”、“美国的先知”、“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气势恢宏的诗句形象地概括出了桥的功能与作用。

B. 在几千里之外,我已经听到乡亲们正唱着秦腔,那高亢、粗犷、清丽、煽情的旋律在眼前经久地回响。

C. 中国国产大飞机C919首架机10日上午经过2小时23分钟、1300千米左右的飞行,到达西安阎良试飞基地。

D. 《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