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背诵与默写。

①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③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诗人浓浓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杜甫的《望岳》中表现诗人勇于登高望远,敢于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自缘身在最高层,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 ③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④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背诵默写,既有根据上下文默写,也有理解性默写。理解性默写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这两个类型的默写首先都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提示语中的“表达诗人浓浓思乡之情”“表现诗人勇于登高望远,敢于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注意“缘”“折柳”“故园”“凌”等字词的写法。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文字“□”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

A. !!?……!    B. ??!……!    C. !??……!    D. ?!?……。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习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绚丽光彩。

B. 曲阜作为一座旅游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C. 从繁华喧嚣的城市走来,漫步在这乡间的小路上,我们感到心安理得

D. 目前,只有少数中小学校将智能机器人教育教学纳入课程教学,可见推动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发展任重道远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①-③题。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huáng (       )的淡紫色,像一条pù(       )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见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①给加点字注音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②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辉huáng_________       pù___________

③本段用了两种修辞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一)话题作文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偏僻的地方、阴暗的角落、孤独的群体,人们不去注意,不去关心,甚至会忽视,但是这些不被注意的角落,往往会出人意料地散发出灿烂的光芒,让人们彻底改变对这些角落的看法。

请以“光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二)半命题作文

岁月流光,我们在渐渐成长,每个人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情怀。那些陈旧的过往,那些曾经的人和事,那些陪我们度过的所有,怎不令人怀念?

请以“怀念________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某初中学校对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布如下:

材料一:课外阅读

读书兴趣及

占比例

读书计划及

占比例

关注点及

占比例

读书笔记及

占比例

 

 

 

 

深厚

13%

有计划

11%

写得怎样

10%

每读必做

0%

一般

48%

有时有计划

32%

怎么写的

14%

凭兴趣做

24%

无兴趣

39%

没有计划

57%

写了什么

76%

从不做

76%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1.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

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例句:读书犹如览胜,山川之雄伟,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