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蚂蚁的群体智慧 彼得·米勒 ①我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那些列队爬过我厨房...

蚂蚁的群体智慧

彼得·米勒

①我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那些列队爬过我厨房台面的小家伙们看上去是那么信心十足,于是我猜想它们早就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不然的话,蚂蚁又怎能做出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奇妙的行为呢?

②结果我错了。蚂蚁毕竟不是聪明的小工程师、建筑师或武士——至少单个蚂蚁不是。当需要决定下一步怎么做时,大多数蚂蚁都毫无头绪。

③那我们又该怎么解释地球上已知的大约1.2万个蚂蚁物种的繁荣呢?它们在1.4亿年的进化中一定学到了什么。

④蚂蚁并不聪明,但聚在一起就聪明了。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落单的时候,蚂蚁可能就像个小傻瓜,但聚成蚁群就能对环境做出快速有效的反应。这是因为它们拥有一种被称做“群体智能”的东西。

⑤个体的简单行动怎样组合成了群体的复杂行为?如果几百只蜜蜂中间有许多不同意见,它们如何做出关于蜂巢安置的重大决定?是什么使得一群鲱鱼如此精确地协调行动,能在瞬间改变方向,仿佛是单一的银色有机体?这些动物中,没有哪一个能够看到全局,但每一个都为群体的成功出了一份力,它们集体表现出的能力甚至让那些最了解它们的生物学家都感到神奇。

⑥蚁群运作的要诀之一是:没有哪只蚂蚁执掌大权。没有将军来指挥武士,没有经理来使唤工人。蚁后只负责产卵。哪怕蚁群中有50万只蚂蚁,也能无需管理而正常运作——至少不需要我们所熟知的那些管理形式。它们靠的是个体之间的无数次互动,共同遵循着一套简单的经验法则——科学家称之为“自组织系统”。

⑦蚂蚁是用触觉和嗅觉进行交流的。两只蚂蚁相遇时,就用触角互相嗅一嗅。觅食蚁每天离穴之前,一般都要等早晨的巡逻蚁回来。巡逻蚁进入蚁穴时,会和觅食蚁简短地碰碰触角。与巡逻蚁的接触是一种刺激,驱使觅食蚁出门。觅食蚁通过与巡逻蚁相遇的频率来判断出门是否安全。如果巡逻蚁回巢的频率正常,就该出去觅食了。如果不正常,就最好再等等。外面可能风很大,也可能有一只饥饿的蜥蜴等在那里。一旦有蚂蚁开始觅食并带回食物,其他蚂蚁就会根据自己与返回的觅食蚁碰面的频率,陆续加入觅食的行列。

⑧没有一只蚂蚁能够看到全局。没有一只蚂蚁指挥别的蚂蚁做事。归根到底,它们是不需要领导的,即使是复杂的行为也能通过相对简单的互动来协调进行。

(选自《智慧背囊》,有删节)

1.作者为什么曾以为蚂蚁做什么事都心中有数呢?

2.文中运用了不少疑问句,疑问句的运用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3.蚂蚁并不聪明,为什么说聚在一起的蚁群就聪明呢?

4.文章第⑦段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1.从蚂蚁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奇妙的信心十足的行为,猜想蚂蚁们早就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 2.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引起读者的思考,便于引出下文,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 4.在表达上有解释说明的作用。具体解释“觅食蚁通过与巡逻蚁相遇的频率来判断出门是否安全”的现象。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首先要仔细阅读文章,理解句子之间的关联关系,找出恰当的句子来分析作答。仔细阅读第一段,结合“从蚂蚁组织行军路线、建造复杂蚁穴、发动大规模突袭等奇妙的信心十足的行为,猜想蚂蚁们早就订好了计划,知道要去哪儿,要做什么”来作答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对疑问句作用的理解能力。用疑问句可以构成悬念,使读者带着问题往下探究,从而引出下文,能起到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的作用。例如第5段中一系列的提问,能引出下文,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仔细阅读文章,结合第4段中“蚁群可以解决对单个蚂蚁来说不可思议的问题,比如寻找通往食物源的最短路径,分派工蚁做不同的工作,或保卫领土不受邻居侵袭。”一句来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野有麦场   _____

(2)一狼其中  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共有五段,请在下面横线上各填上一个恰当的动词(限一个字),使之成为各段的大意。

遇狼→________狼→_______狼→_______狼→_______

4.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完成小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陆 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看,像牛毛,____________,密密地斜织着。(朱自清《春》)

(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畅想自己与朋友(或妻子)相聚聊天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6)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题文)《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本回忆性散文集,共收录了他的十篇回忆性散文。下列文章不属于《朝花夕拾》的一篇是(   )

A. 《父亲的病》    B. 《琐记》    C. 《故乡》    D. 《无常》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郑振铎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著名作家、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

B. 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代表作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C. 康拉德·劳伦兹是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曾获197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 蒲松龄是清朝著名小说家,鲁迅对他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