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页岩气——未来能源世界的“主导者” ①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

页岩气——未来能源世界的“主导者”

①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能源供给压力日益增大。作为常规能源的重要补充,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

②页岩气,多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

③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南方地区、华北地区和新疆塔里木盆地等发育海相页岩,华北地区、准噶尔盆地、吐哈盆地、鄂尔多斯盆地、渤海湾盆地和松辽盆地等广泛发育陆相页岩,具备页岩气成藏条件,资源潜力较大。根据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的《2012年国外石油科技发展报告》显示,全球总的页岩气技术可采资源量为187万亿立方米,其中中国为36.08亿立方米,占总量的20%,排名世界第一。

④虽然我国页岩气开发起步晚,但国家高度重视,国土资源部将其作为新矿种进行管理,国家先后于2012、2013年发布了《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页岩气开发利用补贴政策》及《页岩气产业政策》,从国家政策层面对这一新能源勘探、开发、利用加以支持。

目前,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较低,仅为4%左右,较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按照规划,“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上升到8%–12%。页岩气这种新能源,可以成为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

⑥国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校已经成立了专门机构,研究页岩气生成机理、富集规律、储集和保存条件,探索页岩气水平井钻完井和多段压裂技术,并与壳牌等多家外国公司开展合作开发与联合研究。

⑦作为一种新兴的非常规能源,页岩气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技术、资金和人员投入。而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刚刚起步,经验匮乏,技术不成熟,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内页岩气产业的发展。我国页岩气资源的规模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根据文章内容,给“页岩气”下个定义。

2.第③段“其中中国为36.08亿m³,约占总量的20%,排名世界第一”中加点“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3.第⑤段中的划线句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4.根据全文所述,说说我国页岩气资源开发上有哪些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1.页岩气是一种多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规天然气。 2.不能,约字表示估计,文中的20%并不是一个确数,而是引用数据时的一个估计,删去与实际情况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列数字和作比较。列数字:用具体的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了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较低的特征,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作比较:把我国天然气消费水平与世界平均水平做比较,突出强调了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较低的现实,使说明更加醒人眼目。 4.有利因素: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页岩气资源丰富;国家高度重视。不利因素:起步晚,经验匮乏;技术不成熟。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的是将多个分句合成一个单句,同时单句的形式又要符合下定义的要求。下定义的一般格式多为“×××(种概念)是×××的×××(属概念)”。此题要抓住第2段的“页岩气,多赋存于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中,以吸附和游离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成分以甲烷为主,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大部分产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这使得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压缩整理即可。 2.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约”表估计,文中的20%并不是一个确数,而是引用数据时的一个估计。这是实事求是的一种说法。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3.试题分析:考查说明方法的类型及其表达效果。“仅为4%左右”“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明显是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较低……较世界平均水平低了近20个百分点”这是明显的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较”就是作比较说明方法的标志性词语。两种说明方法都在说明一个道理: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较低。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从第3段的“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第4段的“国家高度重视”,第5段的“可以成为弥补我国常规天然气供给不足的有力补充”,说明我国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广泛,页岩气资源丰富,且国家已经重视。从第4段的“我国页岩气开发起步晚”,第7段的“我国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刚刚起步,经验匮乏,技术不成熟”等句可分析出不利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

十里堡的黄昏

迟子建

①十里堡是都市里的乡村。

黄昏降临时,印染厂门前那条本不清澈的河流便被夕阳的余晖给涂抹得一片灿然。这时,简朴陈旧的桥两侧就已经被郊区的菜农给占据了。这些菜农面若枣色,穿布衣,有的妇女在冬季时还包着土里土气的头巾,他们提秤的手和他们的吆喝声一样粗糙。有时他们还赶着马车或驴车来,车上载着水灵灵的蔬菜。他们有板有眼地走在黄昏里,没有比这种情景更感人的了。听完了这种来自乡间的声音,你沿着十里堡那条庸碌、闭塞的长街再走上一刻吧。卖白鲢鱼的人将期望的目光投在你身上,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胡同口的矮板凳上沐浴夕阳。如果你走路稍不留神,会被四处支起的小摊撞着。卖驴打滚的人戴着鲜亮的白帽子;卖煎饼果子的摊前总是那么热气腾腾;炸饼在油锅里发出知了一般的叫声;卖各种腌菜的老婆婆,将那一盆盆五颜六色的腌菜陈列在玻璃柜里,玻璃锃亮锃亮的,里面的每样腌菜都是老婆婆的一个通话。走在这样的街上,你会感觉到生活的气息阵阵拂来,给人的精神以一种慰藉。

③秋天尽了,苍白混沌的冬天来了。十里堡桥下的流水在傍晚时常常升腾起一团团乳白色的雾气。站在桥头买菜的农人如临仙境,但他们绝不会因雾气的影响而缺斤短两,他们在浓雾中拼命睁大眼睛去看秤星,他们的布底棉鞋踩着坚实的路面,远来的马蹄声越发响亮了。那时我们会更加怀念春季在桥头卖鲜红草莓和樱桃的小姑娘,怀念秋季挑着沙果担子的健壮汉子。他们不是京城人,他们居住在农村,种菜,种粮,也种花。农人们在城市的边缘生活着,他们不时给京城挟来新鲜的田野气息,送来最不可缺少的生命养料,送来稻谷、玉米、水果、蔬菜,也送来朴实、忠厚与善良。因为有了他们,京城就像被一股活水围绕着,富庶美丽,生生不息。

④我忘不了离开北京的那年冬天,那是圣诞节前夕的低沉的黄昏,还是在十里堡那条幽僻的长街上,我拿着一沓刚买到的散发着廉价香水气味和美丽谎言的贺卡往回走,忽然在桥头遇见一个卖竹编小摆设的乡下人。他年纪很大了,穿一件黑棉袄,目光有些迟钝,身前的篮子里放着形形色色的竹编:黑嘴巴短尾巴的狗,胖乎乎的小鸡,姿态娴雅的鸭子,有些鲜红眼珠的小兔子。我问他每件卖多少钱,他说一元。他并不看着我说话,我蓦然察觉这是个盲人。我问他这些小动物是不是他编的,他点点头。我突然觉得羞愧难当,我花许多前买来的一堆印刷精美却难掩矫情的贺卡,而对这些充满自然气息的竹编却熟视无睹。是城市要消灭一个有着故乡 的人的心中那最后一缕乡愁吗?那一刻我的眼睛发潮了。

⑤天台的参天古木、颐和园的亭台楼阁、王府井的繁华街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多的回忆。能让我想起北京的,总是东郊那个叫十里堡的地方,那个我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我忘不了那儿的黄昏。

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忘不了十里堡黄昏的原因。

2.结合第②段内容,仿照下面画线的短语,完成填空。

走在这样的街上,你会感到生活的气息阵阵拂来,它在菜农粗糙的吆喝声里,它在马车驴车上载着的水灵灵的蔬菜里,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1)黄昏降临时,印染厂门前那条本不清澈的河流便被夕阳的余晖给涂抹得一片灿然。

(2)因为有了他们,京城就像被一股活水围绕着,富庶美丽,生生不息。

4.第④段最后作者说“是城市要消灭一个有着故乡 的人的心中那最后一缕乡愁吗?那一刻我的眼睛发潮了。”你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填空

(1)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蒹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坐谭上,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柳宗元《小石潭记》

 

查看答案

某校八(1)班开展以“走进图书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活动中,某同学写了一段介绍XX图书馆的资料,但是部分语句有病句,请你帮助他修改一下。

(A)XX图书馆藏有各类图书、报刊大约20余万册。(B)社会科学方面的重点藏书包括地方文献、历史典籍、文学名著、港台书刊等几部分组成;自然科学方面的重点藏书是与科技和经济建设有关的建筑、电子、医学、农业养殖类图书等;馆内还收藏了社会名人的赠书近万册。

①A处画线语句有用语累赘的语病,可将“_______________”删去。

②B处画线语句中存在句式杂糅的语病,请给出修改意见。

(2)周末,你打电话给同学小王,准备约她一起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可是小王的妈妈不同意她看“闲书”,于是小王想让你帮她劝说她妈妈,你会怎么劝说呢?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活动中,老师让你在图书馆去自助借阅《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书,请你说说借阅的步骤。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小题。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piān(    )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蕴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发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1)给加点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Pian_______然       风雪载_______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销声匿迹”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家是一只船,载你走向远方; 家是温暖的港湾,等待你随时避风靠岸; 家是永远的岸,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回到这个岸。请以“回家真好”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⑤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