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

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列小题。

谦和是一种力量

①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你总是要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当冲突横亘在你的面前时,你会选择哪一种态度来面对呢?是不顾一切地发泄心中的愤恨,还是谦和、冷静地思考?我们的答案是后者。

②谦者,谦虚,谦让也。它根源于人的辞让之心,体现在人际关系中就是互相尊重。孔子言:“礼之用,和为贵。”“和”历来被认为是君子的重要品质。“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愤愤不平的廉颇,纵使百般刁难,甚至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蔺相如却能以大局为重,隐忍退让,“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最终使廉颇负荆请罪,留下“将相和”的千古佳话。试想如果蔺相如不能隐忍退让,与廉颇势不两立,势必会削弱赵国的力量,极有可能导致赵国覆亡。所以说,愤怒看似凶猛,但却在谦和忍让中化为和谐。

④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昔日,刘备放下皇叔州牧的身份,顶风冒雪,不顾路途难行,心怀赤诚,三次来到乡野荒村,访贤求才。第三次时,离草庐半里,他便下马步行,听闻孔明午睡未起,便静候在草堂阶下,终于用谦虚的态度、真诚的心意打动了卧龙先生。这才使三顾茅庐成为千秋美谈,三分天下成为历史功业。

⑤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谦和的态度使你更容易让人接近,谦和的微笑总是能给你带来好运气。也许一点点的善意、理解、宽容和付出,就会给自己和别人的生活增添一点美好和快乐。

⑥然而,谦和并不是毫无原则的退让,也不是有失尊严的顺从,我们必须做到谦和有度。

⑦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谦和,既美丽了自己,又悦目了他人。

(选文有较大改动)

1.请分析文章第①段的作用。

2.文章主要从哪几方面来论证“谦和是一种力量”这一中心论点的?

3.请结合全文具体分析本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以及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4.阅读“链接材料”和文章相关内容,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战国时期,秦、赵两国会盟于渑池。秦王令赵王鼓瑟(古代弦乐器),赵王心怯,只得遵从,秦王命史官将此事记录下来。蔺相如见本国君王受辱,逼请秦王为赵王演奏秦声,并上前献缶(古代打击乐器)。秦王不肯,欲加害相如。相如怒目相对,欲与秦王同归于尽。秦王无奈,只得为赵王击缶,相如命赵国史官依样记录。

同样是发生冲突和争执,蔺相如为什么对廉颇谦和忍让,而与秦王针锋相对呢?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1.以生活的日常现象设置问题,以设问的方式引人思考,给人启迪。 2.①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②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③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 3.第②段道理论证,以孔子的名言来证明谦和的重要性,更具权威性和说服力。第③④段举例论证,分别以廉颇蔺相如的故事和三顾茅庐的故事具体有力的证明了“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和“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第⑦段比喻论证,形象的论证了谦和的力量。 4.示例:蔺相如之所以对廉颇谦和忍让,是因为他与廉颇都是赵国重臣,如果他与廉颇针锋相对,势必会削弱赵国力量。而秦王命赵王鼓瑟,不仅是对赵王个人的戏弄,更是对赵国的侮辱,蔺相如为维护国家尊严,只能与他针锋相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开头讲故事或引名言作用的理解。开头段落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后分论点。表述格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同时作为(事实或道理)论据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趣味性。第一段从生活的日常现象谈起,以设问的方式引人思考,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通读全文可知,作者从三个角度论证了谦和具有的力量,也就是③④⑤段的中心句,即“谦和具有化解矛盾的力量”“谦和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谦和还具有给人带来快乐和幸福的力量”,用原文解答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能力。首先要熟练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要运用具体的事例论证观点,道理论证要运用定律、公式、名言警句论证论点,对比论证要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或道理进行论证,比喻论证是用人人熟悉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第②段道理论证,第③④段举例论证,第⑦段比喻论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其作用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聊斋志异·狼三则(第一则)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注释)①货:出售、卖。②欻():忽然。③瞰(kàn):窥视。④却:退。⑤诸:之于。⑥蚤:通“早”。⑦昧爽:黎明。⑧逡(qūn)巡:有顾虑而徘徊不前。⑨审:细看。⑩罹():遭遇祸患。

1.用“/”给下列句子划出三处节奏。

遂 钩 肉 翘 足 挂 树 间 示 以 空 担 狼 乃 止。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屠人货肉  归:归来

B. 以空担      示:让……看

C. 十余金      直:通“值”,价值

D. 木求鱼      缘:沿着、顺着

3.翻译下列句子。

(1)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悬诸树而蚤取之。

(2)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

4.想象一下,狼是怎样被钩挂在树上的?狼为什么会犯“缘木求鱼”的错误?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钱塘湖春行》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2.请你谈一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3.仔细体悟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

(1)欣赏下面两张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一、图二这两张图片上的书法字体分别为:草书和      。各自的书法特点是:图一                    ;图二                   

(2)依据情境作答。

最近,有些学生将手机、化妆品带入学校。如果你是班主任,针对这样的学生会怎样做?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我校编订并使用的《中学生行为指南》中,对“宿舍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这一改动加大了宿舍管理力度。

B. 《经典咏流传》契合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发展的时代性要求,成为最直接落实十九大报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精神的电视文化节目。

C. 为加大宣传文化进校园的力度,学校采取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领会了做人、修身、行事的道理。

D. 据刚刚最新收到的消息,我校运动员再次获得“县春运会”团体冠军。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2)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3)北京冬奥会将在我国举办,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正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十则》中原句回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