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青春岁月一生只一次,恰如昙花一现,又如江流入海,奔涌向前。...

脚踏实地才能仰望星空

青春岁月一生只一次,恰如昙花一现,又如江流入海,奔涌向前。这是人生中最美好     且短暂的时光,更是不可复刻的璀璨年华,因此古人有“青春须早为,岂能常少年”之言。酌古论今,在民众的意识观念中,“大器晚成”始终不及“初露锋芒”令人艳羡。“成名要早”“建功要快”的思想,不知从何时起被深深植根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中。于现代青年人而言,似乎时刻都在忧虑,唯恐脚步稍慢,就会被这个时代抛在身后。殊不知,“早和快”远不如“稳和静”来的稳妥心安。青春的座右铭的确应是步履不停地向前奋进,但不急功近利、不功利为之的“静”,才应是青春中那抹最纯净的“底色”。

我们要始终坚信,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无论梦想如何绚烂,也要靠静下心来步一个脚印地去追逐实现。

对于青年人而言,在这个物欲横流光怪陆离的现实社会中,单纯的、不被世俗化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守住自己的初心,将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发展成为之奋斗的事业,将“热爱”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是当代青年人真正对自己的人生高度负责的体现。从社会层面来讲,摒弃“鸡汤成功学”的灌输与引导,充分发挥社会职能,尽可能多地为青年人提供广阔而稳定良好的发展平台,才是根本职责所在。

当然,“平心静气”并不等于消极懈怠、无所作为,而是要在奋进的过程中让心静下来去沉淀、去厚积。在明白“时不待我”的紧迫性的同时,更要经历“宁静致远”的人生修炼。之于青年人而言,“驱车策驽马”的驰骋前提,是懂得“悠悠涉长道”的心境,也只有在“静”的底色中,青春的拼搏与奋斗才会越挫越勇,一往无前!

(选自2018年5月4日《红网》,作者安星予,有删改)

1.文章认为,“单纯的、不被世俗化的、纯粹的理想主义行为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出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的具体内涵。

2.请概述文章的写作思路。

3.为使文章更有说服力,可补充一些论据,下列材料中不能证明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 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B.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日歌》)

C. 画家齐白石幼年学木匠,之后学雕刻,57岁以后才在画坛逐渐成名,他曾经“十载关  门”,大胆突破,终于“扫除凡格”,“变更”了面貌,66岁到达绘画巅峰。

D. “大国工匠”高凤林35年做同一件事,为火箭焊“心脏”—— 发动机喷管。他用35年的坚守,成就了一个航天匠人的梦想。

 

1.守住自己的初心,将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发展成为之奋斗的事业,将“热爱”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2.文章首先指出“成名要早”“建功要快”的社会现象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然后从个人和社会的层面阐释观点,最后辩证说理,并号召大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3.B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及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三段“守住自己的初心,将自己真正喜爱的专业兴趣,发展成为之奋斗的事业,将‘热爱’转化为社会生产力,这是当代青年人真正对自己的人生高度负责的体现”即可解答此题。 2.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文章第一段指出“成名要早”“建功要快”的社会现象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二段提出自己的观点: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然后第三段分别从个人和社会的层面阐释观点,最后第四段辩证说理,并号召大家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3.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种类型的题目时,首先确定中心论点是什么,再看论据讲的内容是否能证明中心论点。B项“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今日的事情今日做,不要拖到明天,不要蹉跎岁月。而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脚踏实地是仰望星空的根基”,所以B项不能证明中心论点。其余三项都能证明中心论点。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新闻调查)

中科院调研组通过问卷、访谈、实地称重等方式走访了某大城市的中小学和营养餐公司。通过学校餐厅的样本获取和测算得出结论,该城市中小学生人均粮食浪费量约为每餐130克,浪费率为22%。在浪费食物的构成上,主食和蔬菜是主要品种,分别占总量的45和30%;肉类和汤水分别占15%和10%

调查显示,尽管营养餐搭配合理,但仍有超过一半的学生倾向于在校外用餐。38%的学生选择大众餐馆,27%的学生选择西式快餐店,17%的学生选择中式快餐店。

为什么舍近求远?在校园餐饮满意度调查中,只有14%的学生对校园餐饮表示满意,53%的学生认为餐饮口味、质量有待提高,33%的学生更是直接填“不满意”。

(网友评论)

河边的柳:营养餐种类少,口味差,谁都吃不习惯。

龙门大侠:营养餐是流水线生产的,再加上从做好到学生吃上,中间至少隔了两个小时,有时候大米饭的上层都有些硬结了,要是胃肠弱的孩子吃了,很容易胃疼。

冷眼旁观者:很多学生喜欢到校外就餐,恐怕还有攀比思想在作怪。吃得起外卖、烤串、西式快餐,说明家庭条件好,自己在班上有面子。

汉河楚界:现在的孩子条件太好了,不差钱,家长也没有给孩子灌输要珍惜营养餐的思想。

(专家观点)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东阳:一方面,餐饮业可根据个人身体需求,提供精准化、定制化的学生营养配餐;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膳食观念,从供需两侧发力,减少校园餐食浪费。

中国营养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孟庆芬:“食育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重要,让孩子们认识食物、珍惜食物、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食育教育的本质任务。家长是孩子饮食习惯形成的第一责任人。不挑食、不偏食、合理膳食的良好饮食习惯需要家长、学校、社会持之以恒共同努力,食育应该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上材料依次谈论的是校园餐饮浪费的________________ 及解决办法。

2.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科院调研组调查结果显示,在浪费食物的构成上,主食和蔬菜的浪费量大大超过肉类和汤水。

B. 网友龙门大侠的评论指出学生对校园餐饮满意度较低在所难免:网友汉河楚界的评论强调对孩子要加强珍惜营养餐的思想教育。

C. 专家们提出了从供需双方入手减少校园餐食浪费的思路,强调良好饮食习惯和食育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家长是孩子饮食习惯形成的第一责任人。

D. 从上文的主要数据及各方观点与评论可以看出,营养餐配餐公司必须多考虑学生的需求,提高餐饮质量,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查看答案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下列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为律诗。律诗属近体诗,成熟于唐朝,分五言、七言两种。

B. 首联是说久闻洞庭湖大名,今天终于来到。这与《春夜喜雨》《望岳》开头一样,都是平淡叙述,没有形容,亦没有运用修辞,我们由此能看出杜甫五言律诗的风格。

C. 颔联是说浩瀚的湖水把吴楚两地分开,日月星辰都像是整个地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短短十个字,写出了洞庭湖壮丽生动的图景,意境开阔。

D. 尾联写关山以北战争烽火仍未止息,写“我”凭栏眺望之所感。“凭轩”一句与题目“登楼”遥相呼应,收束全诗,从而使全诗浑然一体。

2.请写出这首诗的抒情诗句;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5月14日,2018年度全国最美家庭揭晓,安化县的邓超芝家庭和桃江县的龙咏非家庭榜上有名。班上开展学习最美家庭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任务一:探“美”

请你根据记者的采访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两个家庭“美”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一)邓超芝2007年把公公龚寿松创办的茶厂接管下来,也把好的家风传承下来儿子龚意成的炒茶手艺是他爷爷手把手教的。邓超芝创办“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与茶农签订最低收购价格合同,为茶农户免费提供价值500多万元的种苗和有机肥,带动486户1600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材料二)1998年,龙咏非白手起家,创办了“喜龙餐饮”。如今,企业拥有员工150多名,成为桃江有名的餐饮“巨头”。龙咏非把每一位员工当作自己的亲人,而每一位员工也把“喜龙餐饮”当成了自己的家。从2012年起,龙咏非每年要带领“喜龙餐饮”员工参与关爱孤寡老人的公益活动,为老人赠送日常生活用品和生活物资。

(2)任务二:颂“美

同学们被两个家庭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决定写一副贺联,请你选择最恰当的下联(_____)

上联:扬最美家风,修身立德为典范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承传统美德,克已奉公树榜样

B.倡文明风尚,振兴家国谋幸福

C.显大爱风范,乐善好施作楷模

D.创社会和谐,富国强民展风采

(3)任务三:倡“美”

为完成好学习最美家庭的实践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采访、征联除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

(1)胜似春光,_________。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_______,屋舍俨然。(陶渊明《桃花源记》)

(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抒写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从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片断,回答问题。

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

(1)此文段中“他”是_____(人名),该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

(2)结合整部小说内容,请从括号中选择合适词语将小说主人公的人生命运补充完整。

积极向上—— 不甘失败——_________(梦想成真   坚持奋斗    自甘堕落)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