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成长岁月中,我们收获了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友情,也从语文学习中收获了许...

成长岁月中,我们收获了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友情,也从语文学习中收获了许多。请根据本次班会主题,结合以下人物中的一位谈谈你的收获。

杜甫  白求恩  花木兰  邓稼先  苏轼  保尔•柯察金  李清照

我选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苏轼; 苏轼,北宋著名文字家、书法家、画家,极具才华,却在为官时屡次被贬,但他每贬一处,并没有因自己的遭遇而灰心丧气,失魂落魄,他总能乐观面对自己的处境,并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他的乐观豁达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我,让我知道应如何对待学习的困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类题目属于探究性题型,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解答时,只需选取其中一个角度就可以了,不要面面俱到。作答时从备选人物中选择一个自己最了解的,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写出自己的所感所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  )

A.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B. 同学的帮助,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C. 在同学的帮助下,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D. 同学的帮助,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的错误。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最使我彷徨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 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

C. 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D. 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____________,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惊起却回头, 有恨无人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夜来城外一尺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市南门外泥中歇。(白居易《卖炭翁》)

 

查看答案

(题文)请以《我终于明白了》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思考、感悟。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上①谓侍臣曰:“治国如治病,病虽愈,尤宜将护。倘②遽③自放纵,病复作,则不可救矣。今中国幸安,四夷俱服,诚自古所希,然朕日慎一日,唯惧不终,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魏征曰:“内外治安,臣不以为喜,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

(注)①上:指唐太宗。②倘:倘若。③遽:立即,马上。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百里奚举于____________

(2)困于心,于虑____________

(3)于色____________

(4)出则无国外患者____________

(5)四夷俱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故欲数闻卿辈谏争也。

3.甲文开头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构成排比句的作用是什么?乙文开头运用比喻的作用又是什么?

4.结合甲文的观点,说说魏征“唯喜陛下居安思危耳”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