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患:担忧  ②睫:眼毛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2处)

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1) 而飞         怒:________

(2) 怪者也       志:________

(3)楚庄王伐越    欲:________

(4)王止          乃: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和用法 相同的一项是(     )

A. 化 而为鸟/能见百步之外 而不能自见其睫

B. 安知鱼 之乐/王 之伐越,何也

C. 去 以六月息者也/不 以千里称也

D. 不知 其几千里也/安求 其能千里也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课文的节选部分来看,庄子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写出一个与“鹏”有关的文学形象或一句诗词名句或一个成语。

 

1.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振动翅膀记载想要于是 3.D 4.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 5.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翻译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大,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啊;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种鹏鸟呀,在海动风起时就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当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时,一扇动翅膀激起的水花就达三千里,乘着旋风盘旋而起,飞往九万里的高空。它是乘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北海的。”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这是它的本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旷辽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也像这样罢了。 楚庄王想进攻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进攻越国,为什么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虽说很无知,但深为此事担忧。智慧如同眼睛,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土地数百里,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庄巤在境内作乱,而官吏却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强。您却要讨伐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伐越的念头。所以了解某件事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才叫做明智。” 1.本题考查划分句子结构。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2)有些古今异义词朗读时要分开;(3)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停顿;(4)需要着重强调的地方,一般要停顿;(5)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6)句首语气词之后要要停顿;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句末语气词前,要停顿。故句子划分为: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2.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本题中“欲”是古今异义词。 3.考查对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理解。A而:表顺承/表转折。B之:助词,的/无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以:凭借,用/按照。D项都是作代词。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只要字字对译,不丢关键字,然后语句通顺,意思明确,就可以拿满分了。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重点词语:(1)句“野马、尘埃”。(2)句 “自、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如何理解“身上衣正单”却“愿天寒”?

2.“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辗”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表达作用?

 

查看答案

某校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结合身边的事例,来谈一谈你对“和谐”的理解。(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考如何从“和而不同”“和为贵”思想中汲取智慧,制定一条班级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忧国忧民,扶济苍生的情怀。

(3)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 。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 《登勃朗峰》的作者是法国作家马克·吐温,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C. 韩昌黎的《马说》是“不平则鸣”的呐喊,因作者年轻时曾几次上书给当朝权相,希望得到重用,以展才志,但都被冷落。

D. 白居易《新乐府》的创作主张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

B.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监督。

C. 学校里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空前的学习热潮。

D.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急驰,如离弦之箭一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