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完成后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

阅读下面文言,完成后面小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金鸡之峰,有三松焉,不知其几百年矣。微风拂之,声如暗泉飒飒;稍大,则如奏雅乐;其大风,则如扬波涛,又如振鼓,隐隐有节奏。方舟上人为阁其下,而名之曰松风之阁。予尝过而止之,洋洋乎若将留而忘归焉。盖虽在山林,而去人不远。夏不苦暑,冬不酷寒;观于松可以适吾目,听于松可以适吾耳,偃蹇而优游,逍遥而徜徉,无外物以汩其心,可以喜乐,可以永日;又何必濯颍水而以为高,登首阳而以为清也哉!

(节选自《松风阁记》)

(注)①方舟上人:一个名叫方舟的和尚。 ②偃(yǎn)蹇:托病不做事。 ③汩(ɡǔ):乱。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林壑________ ②其大风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听于松可以适吾耳

3.(甲)文中“醉翁亭”得名缘由是______,(乙)文中“松风阁”得名缘由是_________;(甲)(乙)两文作者在游历的过程中相同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

 

1.格外;到 2.①欣赏山水的乐趣,体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②聆听松声可以使我的耳朵舒服; 3.因为作者自称“醉翁”,他就以此为亭命名;因为在松风阁能听到风吹松树发出的声音;快乐、愉快 【解析】(甲)选自《欧阳文忠公集》 作者:欧阳修 年代:北宋 (乙)选自《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作者:刘基 年代:明 参考译文: (甲)环绕滁州的都是山。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优美。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那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乙)金鸡峰上有三棵大松树,不知道有几百年了。微风轻吹,声音如同幽静的泉水淙淙的流过沙石;风稍大,那声音就像是演奏高雅的古乐;那大风吹来的时候,就像翻扬的波涛,又像敲响大鼓,低沉而有节奏。方舟上人在金鸡峰下建造了一座楼阁,起名叫松风阁。我曾到访而住在那儿,非常得意地想要长住下来而忘了回去。因为松风阁虽处在山林之中,可是离人境不远。夏天不太酷热,冬天不太严寒,观赏松树可以使我眼睛舒畅,听着松涛可以使我耳朵舒服,慢步徘徊从容地游览,没有外来的事物扰乱我的心情,使人欣喜快乐,使人整天流连,又为何一定要像许由那样用颍河水洗耳朵才算清高,像伯夷、叔齐逃到首阳山不吃周粟才算清廉呢? 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尤”是“格外”的意思。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得:领会;寓:寄托;适:使……舒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气云梦泽,波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气势?结合加点的字说一说。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查看答案

默写

嗟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噫!微斯人,吾与谁归?(《岳阳楼记》)

 

查看答案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文学社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请你参加。

(1)阅读材料,拟写新闻标题。

5月6日晚,《朗读者》节目第一季在“青春”的致敬中收官。节目历经3个月,12期,12个各具特色的主题词,与观众共同分享了68名嘉宾的人生感悟,60余个故事,60余段朗读。它用优美文字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文学之名扣问生命,呈现出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继《中国诗词大会》播出后,《朗读者》节目再次掀起了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潮。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诵读经典过程中,王波同学表现不佳,请你与他分享至少两种朗读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骆驼祥子》中祥子进了人和车厂租了刘四爷的车,开始早出晚归的拉散客拉包月,为的是能早日买辆新车。

B.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在伦敦认识了一位船长,和他去了几内亚沿岸,赚了一笔不小的钱,还学会了记航海日志和观察天文。

C.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了巫人岛,岛上总督精通魔法,能随意呼唤鬼魂,格列佛在与他们交谈中,发现了史书中很多不实的记载。

D.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先后四次出海,历经磨难,见识了与当时法国社会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风筝》一文中对故乡二月风筝季节佳境的诗一般的描绘和着意渲染,既是作者追求美的激情的一种表现,又是小兄弟追求美的激情的一种反映。

B. 毛泽东同志写《纪念白求恩》的目的不仅是表达了自己的悼念之情,更重要的是深刻地分析了白求恩的精神品质。

C. 《南京大屠杀》一文材料安排颇具匠心,在写了三个集体大屠杀惨案、两个令人发指的零散屠杀案后,还引用了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材料。

D. 《善待家园》以一个个具体、典型、无可辩驳的事例,说明了我国地质灾害的严重性,特别是提示了国民极其淡薄的环境意识和急功近利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来重破坏,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