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久之,文①承间问其父婴②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

文言文阅读

久之,文问其父婴曰:“子之子为何?”曰:“为孙。”“孙之孙为何?”曰:“为玄孙。”“玄孙之孙为何?”曰:“不能知也。”文曰:“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今君后宫蹈绮觳而士不得短褐,仆妾余粱肉而士不厌糟糠。今君又尚厚积余藏,欲以遗所不知何人,而忘公家之事日损,文窃之。”于是婴乃礼文,使主家待宾客。宾客日进,名声闻于诸侯。诸侯皆使人请薛公田婴以文为太子,婴许之。婴卒,谥为靖郭君。而文果代立于薛,是为孟尝君。

孟尝君在薛,招致诸侯宾客及人有罪者,皆归孟尝君。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食客数千人,无贵贱一与文等。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问亲戚居处。客去,孟尝君已使使存问,献遗其亲戚。孟尝君曾待客夜食,有一人蔽火光。客怒,饭不等,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士以此多归孟尝君。孟尝君客无所择,皆善遇之,人人各自以为孟尝君亲己。

(注释)①文:田文,即孟尝君。②婴:田婴,齐宣王之庶弟,田文之父,曾任齐国宰相十一年,后来薛县被封给田婴。③绮觳(qǐ hú):丝织品的总称。④侍史:官职,类似于现在的书记官 ⑤存问:慰问⑥蔽火光:背着火光,指躲在黑影里吃饭.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承问其父婴曰     间:隙,空闲    B. 招致诸侯宾客及人有罪者    亡:逃跑

C. 饭不等             以:因为    D. 食辞去                    辍:停止

2.下列加点词用法与“文窃之”的“怪”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君为长者,故不意也。(《唐雎不辱使命》)

B. 衔觞赋诗,以其志。(《五柳先生传》)

C. 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记》)

D. 其一坐于前(《狼》)

3.下列句子中,与“招致诸侯宾客及亡人有罪者”一句句式相同的是(       )

A.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B. 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C. 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D.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从短文中可以看出,孟尝君有礼贤下士的美好品格。

B. 孟尝君的父亲田因为懂得礼贤下士,名声显扬于诸侯,因此积攒了很多财富。

C. 孟尝君让“天下之士”倾心的原因是他宁肯舍弃家业也给他们丰富的待遇。

D. 文中客“自刭”是因为误会孟尝君,认为他“饭不等”,有私心、轻视人而羞愧自杀。

5.翻译下列句子

(1)君用事相齐,至今三王矣,齐不加广,而君私家富累万金,门下不见一贤者。

(2)孟尝君舍业厚遇之,以故倾天下之士。

 

1.C 2.B 3.C 4.B 5.(1)您做齐国的宰相,到现在已经历了三代国君,齐国的土地并没有得到扩展,而您自己家里却积攒了万金财富,但您门下却见不到一个有本事的人。(2)孟尝君能够拿出自己的家产来好好招待这些人,所以使得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跑来归附他。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加点词解释有误。“以饭不等”:认为饭食的质量肯定不相等。以:认为。 2.试题分析:B项加点词用法与“文窃怪之”的“怪”用法相同。都是意动用法。A通假字。C使动用法。D名词作状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内体——而是我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1.下列各项,填入空格正确的一项是(     )

选文出自_______的著作《_______》,这段文字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

A. 夏洛蒂•勃朗特    简爱                  简自尊、自爱、追求平等和人格独立,敢于追求幸福。

B. 罗曼•罗兰        名人传                贝多芬失聪后的内心独白。

C. 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的一次精神危机。

D. 傅雷             傅雷家书              傅雷向儿子讲述平等自尊的重要性。

2.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是(         )

A. 作者是19世纪英国文坛的一颗璀璨的明星,因创作了此文而跨入世界著名文学家之列。

B.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C. 作品表现了主人公在追求自由幸福的人生的同时,也坚定地捍卫着自己的人格尊严。

D. 小说情节曲折,气氛温馨,始终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从“异国建筑群”到近代名人故居,从碧海蓝天红瓦绿树到鳞次栉比摩天大楼,从鸥鸟翔集千帆点点的白昼到光影变幻五彩缤纷的夜色,从游人如织的热闹景点到恬适静雅的24小时书屋……魅力青岛,韵味十足。作为2018“上合峰会”的主办城市,青岛也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学校组织同学们做志愿者,每人要制作一块宣传牌,向游人介绍青岛一景,你会怎么写呢?要求:语言流畅、优美,8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言简意深,是中国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古代文人在游览名胜古迹时,常会触景生情撰写对联,以抒发心中的情感,不但为山水增色,也陶冶了游人情操,增添了人文气息。

李晓峰同学去广州旅游,恰逢广州旅游局征集广州各景区的宣传对联。其中一句“黄花岗前看黄花,花开报秋至”的上联,引起了他的兴趣,但他一时没有想出合适的下联。次日清晨,他到了白云观游玩,他望着白色的云雾渐渐散去,太阳徐徐升起,立刻对出了下联:

你认为下面哪一项是李晓峰对出的下联?请简要说明理由。  

①白云观外云霞散,日出晴方好。  ②白云观中赏白云,云散见日升。

我选___________项,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默写。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⑦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艾青《我爱这土地》)

⑧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杜牧的《赤壁》一诗,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B. 《春望》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 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一曲,由潼关而怀古,表达了对广大人民的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道出了全文的主旨,揭示了统治者压迫人民的本质。

D. 崔颢《黄鹤楼》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