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去,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2)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2.本文表现了荀巨伯的优秀品格,请结合原文举一例分析。

 

1.(1)朋友对荀巨伯说“我今天可能没救了,你快点离开吧!”(2)于是就撒兵离去了,这座城池得以保全。 2.舍生取义,“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忠于友情,同生死,“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解析】 选自《世说新语》 作者:刘义庆 年代:南朝宋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1)句中的“语、子、去”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遂、一、并”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    )

A. 陋室         非木柿(《河中石兽》

B. 吾德馨         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C. 孔子          于我如浮(《<论语>十二章》

D. 何陋有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2.结合文章及链接材料,谈谈作者在文章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何作用?

  链接材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①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查看答案

寻张逸人山居

[唐]刘长卿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注)①逸人:避世隐居的人。②危石:高高的石径。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所寻山居的环境特点。

2.本诗借寻隐士山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情趣?

 

查看答案

(题文)请你用一个比喻句,让人们记住高新区地图的形状,句中须有这样比喻的原因。

  句式提示:“苏州高新区就像            ,她            。”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根据名著内容,选出有错误的选项(    )

A. 老舍笔下的骆驼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B. 刘四爷变卖了人和车厂的车外出享福,虎妞继承车厂的计划落空,只好向二强子买了一辆旧车给祥子拉。虎妞难产死后,祥子只好卖车安葬虎妞。

C. 尼摩船长这样形容人类进步:就此而论,现代人并不比古代人先进,找到蒸汽机械动力居然要花好几个世纪!人类进步的实在是太快了!

D. 尼摩船长为救印度采珠人,与鳖鱼激烈搏斗,被鳖鱼掀翻在地,情况非常危急。这时内德兰手持钢又救出了压在鳖鱼底下的船长。

2.阅读《海底两万里》选段,完成题目。

他没有受伤,站起来,走到那个可怜人身边,急急把缠着的绳索割断,才包起这个可怜人,两脚使劲一蹬,浮出海面来。我们三人跟着他上来。意外得救的人,转瞬间都到了可怜人的小艇上他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治这个可怜人。我不知道他是否可以成功。我希望他可以成功,因为这个可怜人浸在水中的时间并不很久。但鲨鱼尾巴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重伤。运气很好,由于他们的有力按摩,我看见那个可怜人渐渐恢复了知觉。

选段中的“他”是_________,“可怜人”是_________。他们是在__________________相遇的。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

  ①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龚自珍《________》)

  ③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⑤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_________《望岳》)

  ⑥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赵师秀《约客》)

  ⑦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____________?(纪昀《河中石兽》)

  ⑧……香远益清,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