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下兴亡,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 (...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天下兴亡,__________。(顾炎武《日知录》)

(2)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杜甫《春望》)

(4)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赵翼《论诗》)

(7)《<论语>八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对远道而来的朋友的欢迎。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揭示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积极进取人生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匹夫有责 (2)采菊东篱下 (3)家书抵万金 (4)一片冰心在玉壶 (5)会挽雕弓如满月 (6)各领风骚数百年 (7)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8)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名句名篇的背诵和默写。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识记、积累为根本的。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篱、抵、壶、挽、雕、风骚、侧畔”等字词容易写错。 点晴:积累和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要做到熟练背诵,默写正确,这是得分的前提。对于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分析题干,找出题干中的提示语或是限制语,再依据平时对名句的理解进行筛选,就能写出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耐克公司要招聘一名管理人员。通过层层考核,有三名小伙子进入最后一轮的电话约谈。公司要求三位入围者的母亲必须将儿子约谈的表现做个书面说明,包括约谈时说的话、衣着、表情等。

最后,公司宣布汤普森入选。原来电话约谈时,只有汤普森很庄重地穿着西装,系着领带,一副正襟危坐的模样。

当时,母亲曾不解地问汤普森:“对方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这么庄重?”

汤普森认真地说:“我完全可以穿着裤衩、背心与对方交谈,但那样,我的情绪就会很放松,说出来的话自然就很随意……”

正是这种自律,帮助汤普森成功入选。

请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完成后面小题。

“共享单车”,一种以共享为理念的短时租赁单车在中国各大城市风靡起来,这种共享经济的新形态极大地便捷了大家的生活,较好地解决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然而,无桩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体验给城市也带来麻烦,真的是成也便捷,乱也便捷。

1.你所在班级的研究准备以“城市共享单车”为主题进行一次综合性学习,请你围绕主题从不同方面写出两个研究选题。

2.你和同学一起去郊游,使用完共享单车后,你同学把共享单车往马路上随便一推,拍拍手便准备走人。想到近期看到的共享单车车辆损毁、违规占道、私人侵占等社会乱象,你劝阻他说:“__________。”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要说的话。(100—12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我的梦开始的地方

迟子建

①从中国的版图上看,我的出生地漠河居于最北端,大约在北纬53度的地理位置上。那儿有一个村子,它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每年有多半的时间白雪飘飘,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里漫长的寒冷。冬天似乎总也过不完。

②我小的时候住在外婆家里,那是一座高大的木刻楞房子,房前屋后是广阔的菜园。短暂的夏季来临的时候,菜园就被种上了各色蔬菜和花草,有的是让人吃的东西,如黄瓜、茄子、倭瓜、豆角等;有的则纯粹是供人观赏的,如矢车菊、爬山虎等等。一到昼长夜短的夏天,这形形色色的植物就几近疯狂地生长着,它们似乎知道属于它们的日子是不多的。我经常看见的一种情形就是,当某一种植物还在旺盛的生命期的时候,秋霜却不期而至,所有的植物在一夜之间就憔悴了,这种大自然的风云变幻所带来的植物的被迫凋零令人痛心和震撼。我对人生最初的认识,完全是从自然界的一些变化而感悟来的。比如我从早衰的植物身上看到了生命的脆弱,同时我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生命的从容。因为许多衰亡了的植物,在转年的春天又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看上去比前一年似乎更加有朝气。

③童年围绕着我的,除了那些可爱的植物,还有亲人和动物。请原谅我把他们并列放在一起来谈。因为在我看来,他们都是我的朋友,我的亲人,也许是由于身处民风纯朴的边塞的缘故,他们是那么善良、隐忍、宽厚,爱意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写在他们的脸上,让人觉得生活里到处是融融暖意。我从他们身上,领略最多的就是那种随遇而安的平和与超然,这几乎决定了我成年以后的人生观。至于那些令人难忘的小动物,我与它们之间也是有着难分难解的情缘。我养过狗和猫,它们都是公认的富有灵性的动物,我可以和它们交谈,可以和它们搞恶作剧,有时它们与我像朋友一样亲密,有时则因着我对它们的捉弄,好几天对我不理不睬。在喧哗而浮躁的人世间,能够时常忆起它们,内心会有一种异常温暖的感觉。

④在这样一片充满了灵性的土地上,神话和传说几乎到处都是。我喜欢神话和传说,因为它们就是艺术的温床。神话和传说是绚丽的艺术灵光,它闪闪烁烁地游荡在漫无边际的时空中。而且,它喜欢寻找妖娆的自然景观作为诞生地,所以人世间流传最多的是关于大海和森林的神话。

⑤也许是因为神话的滋养,我记忆中的房屋、牛栏、猪舍、菜园、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它们无一不沾染了神话的色彩和气韵,我笔下的人物也无法逃脱它们的笼罩。我所理解的活生生的人,不是庸常所指的按现实规律生活的人,而是被神灵之光包围的人,那是一群有个性和光彩的人,他们也许会有种种缺陷,但他们忠实于自己的内心生活,从人性的意义来讲,只有他们才值得永久的抒写。

⑥还有梦境。也许是我童年生活的环境与大自然紧紧相拥的缘故吧,我特别喜欢做一些色彩斑斓的梦。有时我想,梦境也是一种现实,这种现实以风景人物为依托,是一种拟人化的现实,人世间所有的哲理其实都应该产生自它们之中。梦境的语言具有永恒性,只要你有呼吸、有思维,它就无休止地出现,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联想。

⑦我对文学和人生的思考,与我的故乡,与我的童年,与我所热爱的大自然是紧密相连的。对这些所知所识的事物的认识,有的时候是忧伤的,有的时候则是快乐的。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这样的话,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我都能够保持一股率真之气,自由之气。

⑧当我童年在故乡北极村生活的时候,因为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认定世界就北极村这么大。当我成年以后到过了许多地方,见到了更多的人和更绚丽的风景之后,我回过头来一想,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1.概括说明文章第②段中,作者故乡植物的生命有哪些特点?

2.故乡从哪些方面影响了作者?

3.作者说“我希望能够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看出深刻来,同时又能够把一些貌似深刻的事物给看破”,结合文章第②至⑤段的内容,说说作者将如何努力做到这一点?

4.作者为什么说“世界其实还是那么大,它只是一个小小的北极村”?

 

查看答案

填空。

⑴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王维《雁门太守行》)

⑶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浣溪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后面小题

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韩、燕弱小,置不足论。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

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①,大于三晋②,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将死,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cù),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殇③(shāng)国。

闵王承威、宣之后,山④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⑤(niǔ)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虽赖田单之力,得复亡城,子孙沮气,孑孑(jié)自保,终堕秦计,束手为虏。

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⑥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⑦,利令智昏,轻用⑧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幸不即亡,终以不免。

此四国之君,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秦虽强大,岂能加我哉!

(选自北宋洪迈《容斋随笔》,有改动)

(注释)①表里山河: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②三晋:春秋末,晋国为韩赵魏三家卿大夫所分,各自立国,史称三晋。③殇:为国战死者。④山:崤山。⑤狃:贪。⑥名都:指汉中郡。⑦代韩受兵: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将白起攻韩,又与赵争夺韩的上党郡。⑧轻用:指赵王中秦反间计,令赵括代廉颇为主将。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禽灭之          悉:全,都    B. 去安邑而大梁     都:以……为都

C. 秦计          堕:落入    D. 为保境睦邻       苟:苟且

2.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A. 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B. 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C. 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D. 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身/受囚辱以死。

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根据作者的考证,魏齐楚赵四国都有招致自己灭亡的内在原因,即好兵贪地。

B. 魏惠王屡次攻打韩国、赵国,志在吞并邯郸,而且挫败了齐国。

C. 齐闵王向西侵犯三晋,想吞并二周而自立天子,于是被燕国所屠杀。

D. 赵国因为上党的一片土地,代替韩国接受秦国的攻击,几乎使国家成为一片废墟。

4.翻译下列句子成现代汉语。

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