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2018年4月27日,兰州市一名检察官在上班途中得...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题目。

2018年4月27日,兰州市一名检察官在上班途中得知,市区某某中学一名初一女生经常向学校同学索要钱财,还扬言当天中午要“教训”某某同学。随即,检方、校方联动,在上午11点多某某同学被那个女生带到学校厕所时,成功遏制了这起欺凌事件。在现场,这名检察官即兴讲话,赢得围观同学们热烈掌声。

(1)简析那个女生的错误所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这名检察官的讲话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面材料是一个有失和谐的事例。其实,有很多古诗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让人既感动又羡慕。请写出其中一首诗的题目,并指出诗中关系和谐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一是向人索要钱财,企图非法占有;二是私自“教训”同学,使用暴力。这些都是触及法律底线的行为。 (2)示例:借此机会,我对同学们说几句。这位女生索要同学钱财和欺凌同学的行为是极端错误的,严重的要负法律责任。希望同学们不要干这事儿,见了这事儿要想法制止。 示例一:《送友人》;诗人和故人。 示例二:《游山西村》;诗人和农家(村民)。示例三:《游子吟》;慈母和游子。 示例四:《清平乐·村居》;老夫妻和三个儿子。 【解析】试题分析:⑴根据材料中的“市区某某中学一名初一女生经常向学校同学索要钱财,还扬言当天中午要‘教训’某某同学”,可知那个女生的错误在于其行为触及到法律底线。一是向人索要钱财,企图非法占有;二是私自“教训”同学,使用暴力。⑵这名检察官的讲话内容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向同学们讲明这位女生索要同学钱财和欺凌同学的行为是错误的,严重的要负法律责任。给同学们以警醒。另一方面要对同学们提出希望。不要学这位同学,遇到这种现象还要上前制止。⑶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的积累。按照题干要求写出描述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诗歌的题目,并指出诗中关系和谐的人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名著内容,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阅读叙事性的名著,我们既要熟悉它的主要内容,又要明确其中的人物特点。读《西游记》,我们能体会到逐梦的艰辛和奋斗的价值了解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题目。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

2.这首诗写出了后禅院_____________的环境和诗人____________的情怀。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__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3)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习近平主席在2018新年贺词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0万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各类棚户区改造开工数提前完成600万套目标任务。”(填入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名句)

 

查看答案

汉字书写

11.用你最拿手的字体将下面语句(含标点)流利、美观地抄写在米字格里。

是雄鹰就搏击长空,是猛虎就声震山谷。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子是战国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

B. 柳宗元,元代文学家,写有《永州八记》。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写有《登勃朗峰》。

C. 《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揭露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社会现实,《卖油翁》这篇叙事散文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D. 《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