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读书的五个秘诀 余秋雨 ①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读得很累很痛苦,怎么...

读书的五个秘诀

余秋雨

①读书是件很快乐的事,可现代人读书却读得很累很痛苦,怎么办?我给大家说一些秘诀。这些秘诀很形象,分别是:减肥、抬头、排序、返回自己、脱敏。

减    肥

②我们读得太多了,要减肥瘦身。我们见过许多这样的读书人:他们勤奋地借书、买书、藏书、啃书,但是如果你问他们,这么多年读下来最喜欢哪几本书,最敬畏哪几本书,对自己的人格学问影响最大的是哪几位作家,他们往往答不出来。倘使把读书比作交友,这样的读书人,近似交际场中那类四处点头握手、广散名片的人物,他们没有知己、没有深交。读书的无效和无聊,莫过于此,这样读书,有何快乐?

③要精读书,有选择地读,千万不要滥读,对不爱读书的人,我劝他多读,而对爱读书的人,我劝他要少而精。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类似的话,即“书桌上不要出现第二本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抬    头

④要读一些读起来需要费点劲、出点汗的书,用抬头仰望的姿势读书,更能找到生命的快感。

⑤一个作家,他总是读水平和他一般甚至更差的作品,能进步吗?读书也是一样,要读第一流的书。读第一流的书,就是仰望星空,接近最高处,尽管这些书读起来可能需要费点劲,但它是阅读的最重要的快乐所在。

排    序

⑥“抬头”读书之后,还要会排序。每当自己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首先要对阅读书目排队,分清主次,然后进行学习和研究,这样就首先掌握了制高点,很快便能获得成果。

返回自己

⑦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读书最后一定要“返己”,也就是返回自己。不喜欢读的书就不要读!第一流的书太多怎么办?解决的办法是看自己最喜欢的书。和自己的生命结构有直接关系的知识只有一小块,但总会找到……有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的作品,对其中的用语、思维方式等都很欣赏,这说明你和作者有“同构”关系,通俗地说就是一种缘分。

脱    敏

⑧读书要学会“脱敏”。就好像很多朋友在一起吃饭时,会聊聊娱乐八卦,这些东西不是不可以谈,但一点也不重要。读书也是这样,很多流行的书,大家都在哄传,很重要吗?必读不可吗?我的态度是要警惕。在我看来,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大家想想看,孔子、老子的著作,放到当时的时代、情境,参加海选,能选得上吗?不可能的事。

                                           (选自《教育文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头针对现代人读书不快乐的现象引出话题,然后用小标题的形式用五个小板块,生动、通俗又条理清晰地论述了快乐读书的五个秘诀。

B. 第③段作者引用郭沫若和胡适都说过的“书桌上不要出现第二本书”,有力地论证了精读书的重要性。

C. 作者用孔子、老子的著作在当时的时代不流行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真正的好书不流行的观点。

D. 全文主要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形象而又浅显易懂地阐明了读书的秘诀,让人印象深刻。

2.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下列不能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汉代大儒董仲舒,为了做学问,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分昼夜苦读,终成一代大儒。

B. 读书有一个很有名的三“不”原则:不要看流行的书籍,不要读能够完全读懂的书,更不要出于功利去读书。

C. 南宋朱熹提出的“循序渐进”读书方法,即“通一书而后及一书”,他还要求:“未及乎前,则不敢求其后;未通乎此,则不敢志乎彼。”

D. 郑板桥写过一首读书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3.联系你的读书实践,谈谈你对第④段“要读一些读起来需要费点劲、出点汗的书,用抬头仰望的姿势读书,更能找到生命的快感”这句话的理解。

 

1.C 2.A 3.示例:读书要有选择性地读,读好书,这些书虽然可能因为水平高而比较深奥,让人读起来费劲,但这些需要我们“仰视”的书,更能让我们或获得新知识,或提高认识水平,或得到人生启迪。比如鲁迅的文章大都很晦涩难懂,但仔细研读却能让我们收获颇多,他的《朝花夕拾》,除了对童年、青年生活的追忆,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亲友、对社会的看法,发人深省。 【解析】 1.试题分析:C项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作者用孔子、老子的例子是为了论证“真正的好书,不是那么容易流行”的观点。 2.试题分析:A项不能作为本文论据。此选项主要讲“勤奋苦读”,与文中的五个秘诀没有关系。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重要语句内涵的理解。读懂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切忌断章取义。主要理解好此句的后半句,即“用抬头仰望的姿势读书,更能找到生命的快感”。“用抬头仰望的姿势读书”意思是要有选择性地读书,读好书。“仰视”的原因是书的水平高而比较深奥。“更能找到生命的快感”说的是好书让我们收获颇多,特别是能得到人生启迪。再联系自己的读书实践,阐述这个道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①牖:窗户。  ②施:延伸。   ③还:掉转。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施尾堂/我如浮云

B. 于是天龙闻而之/车引之

C. 叶公子高龙/之者不如乐之者

D. 叶公见/夫君子

2.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

叶 公 子 高 好 龙 钩 以 写 龙 凿 以 写 龙 屋 室 雕 文 以 写 龙

3.叶公“弃而还走”的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查看答案

阅读。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非淡泊无以

(2)淫则不能励精

(3)年与时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 “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查看答案

请模仿下面句子的形式,从鲜花矿石蜡烛航船等事物中选择两个作为陈述对象,写两组句子,要突出所写对象的特征。(4分 )

例句: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

(1)                                                                           

(2)                                                                           

 

查看答案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慢慢品味生活,你会发现,回味无穷的生活,就在那如水的平淡中。

B.清晨,千万缕金光洒向水面,那一池带着露珠的娇艳睡莲,尽态极妍。

C.一场春雨之后,那雪白的梨花漫山遍野,绽放出五彩缤纷的美丽。

D.拿到最新一期的《读写舫》,我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篇篇精美的文章让我爱不释手。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yìn bì。

(2)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hé ǎi地在一旁答礼。

(3)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chén mò guǎ yán。

(4)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