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

口技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无敢者:喧哗

B. 既而儿醒,大啼:不久,紧接着

C. 妇抚儿,儿含乳啼:乳房

D.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即使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少顷”“未几”“俄而”这三个词语都表示时间极短。

B. 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是:一家四口由睡到醒,由醒到睡,失火救火。

C. 文中前后两次交代了极简单的道具,这在结构上叫做首尾呼应。

D. 文章采用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用观众的反应来表现口技艺人高超的技艺。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C 2.D 3.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地把身子坐正了。 【解析】选自《虞初新志》 作者:林嗣环 年代:清 参考译文: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宴请宾客,在客厅的东北角,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里面只放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过了一会儿,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全场安静下来,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远远地听到深深的小巷中有狗叫声,接着就有妇女惊醒后打呵欠和伸懒腰的声音,她摇着丈夫说起夫妻之间的事。丈夫说着梦话,开头不怎么答应她,妇女把他摇个不停,于是两人的说话声逐渐间隔混杂,床又从中发出“戛戛”的响声。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大声哭着。丈夫叫妻子抚慰孩子喂奶,孩子含着奶头哭,妇女又哼着唱着哄他。丈夫起来小便,妇女也抱着孩子起来小便。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大声唠叨个没完。在这时候,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床发出的声音,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小便解入瓶中的声音,解入桶中的声音,同时响起,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着眼睛,微微笑着,默默赞叹,认为奇妙极了。 过了一会儿,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盆子、器皿歪倒了,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逐渐端正了坐姿。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起火啦”,丈夫起来大声呼叫,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一会儿,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呼呼的风声,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抢救东西的声音,泼水的声音。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的。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在这种情况下,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哆嗦打抖,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撤去围幕一看里面,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C项的解释有误,加点的“乳”字在这里是动词,“喂奶”的意思。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D项的表述不正确,文章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听众的反应”属于侧面描写。 3.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意”“少”“稍稍”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说法有错的一项是(  )

A. 《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共130篇,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 在我国古代作品中,常用“汗青”“桑梓”“婵娟”“裰褓”来指代史书、家乡、月亮和不满周岁的婴孩。

C. 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其中我们学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和契诃夫的《变色龙》。

D. 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河阳”指的就是黄河的北岸,“汉阴”指的就是汉水的南岸。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B. “小明,作业做完了吗?”“做完了,妈。”

C.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 老信客在黑暗中睁着眼,迷迷乱乱地回想着一个个码头,一条条船只,一个个面影。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在同学们热心的帮助下,使小明改掉了许多坏毛病。

B. 2018年3月1I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并表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C. 能否摆正心态,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D. 4月8日,博鳘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演讲。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为了改变交通拥堵的现象,我校组织部分老师担任交通疏导员,拥堵现象便戛然而止了。

B.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到了,我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歌舞晚会,大家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C. 如果我们不会自行减压,学习效率往往会事半功倍

D. 班会课上他口若悬河,出众的口才让大家都很佩服。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组(  )

A. (tì)     耳不闻(chōng)     以轻心(diào)   寒(xuān)

B. (xiào)   念念有(cí)        迫不待(jí)     桑(cāng)

C. 黑(yǒu)    浑身数(xiè)       义愤填(yīng)   散(huàn)

D. (xià)    眼花乱(liáo)      谈笑风(shēng)  视(ch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