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记叙文阅读 一碗米粉 (1)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

记叙文阅读

一碗米粉

(1)天有些冷了,父亲突然对我说,陪我去一趟桂林吧。父亲越来越老了,行动也越来越不方便了,已经不能独自外出了。我那时正好要去西双版纳,就说,桂林你已去过了,西双版纳还没去过,干脆和我—起去西双版纳吧。父亲摇摇头。我又提了几个父亲没去过的地方,父亲仍然摇头,态度很坚决。

(2)没办法,只好陪父亲去桂林。路上,我问,为什么非要到桂林呢?父亲说,我要去吃米粉。就为这原因?我哭笑不得。桂林米粉,我们那儿就有卖的,大老远跑去就为吃碗米粉,看来,父亲真的变成了老小孩。

(3)车站的旁边就有卖米粉的,我说,给你买一碗?父亲不让,带着我一家一家地找。我说,随便买一碗不就行了,何必找来找去的。父亲很坚决地说,不,我要找一位姓杨的。我奇怪,他的米粉特别好吃?父亲嗯了一声,又说,我还欠他一碗米粉钱呢。

(4)父亲说,那是十五年前的事了。那次他来桂林,玩得很开心,眼看返程的时间就要到了,他匆匆赶到车站,买了返程的车票。这时,肚子咕咕地叫个不停,于是就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米粉。也许是因为太饿了的缘故吧,那天的米粉特别好吃。可是等他付钱的时候,他愣住了,手插在衣兜里怎么也拿不出来。他的钱包丢了,身上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尴尬地站在那里,脸上立刻冒出一层汗。店主看出了他的窘态,问,没带钱?父亲低下头说,钱丢了。这样吧,把你的地址、姓名给我,回去后我一定把钱给你寄过来。店主又打量了一下父亲,说,不用了,下次到桂林来,还来吃我的米粉,不过得给两份钱。

(5)父亲红着脸答应了。十五年了,父亲没有再来过桂林,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不知道那位店主叫什么,只知道他姓杨。

(6)父亲和我把车站周围的小吃店找了几遍,也没有找到那住姓杨的。父亲就向人打听,终于有人告诉父亲,姓杨的店主早搬走了,搬到哪里没有人知道。失望如厚厚的阴云,蒙在父亲的脸上。他连连叹气。

(7)父亲开始带着我在桂林慢慢寻找。要在那么大的桂林寻找一个不知道名字的人,谈何容易.我们找了整整两天,也没有找到。天越发冷了,再过24小时我们就要回去了。这时,我突然想到,在网上寻找那位姓杨的店主。我进了一家网吧,在网上发帖,请网友帮忙寻找。

(8)第二天中午,有人打我的手机,说他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请我和父亲去吃他的米粉。我和父亲按他说的地址真的找到了他。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老杨的头发全白了,动作慢慢腾腾的,老态毕现。

(9)只是我有些疑惑,这个小店我前天来过,店主是个年轻人。也许是他的儿子吧,我想。

(10)米粉端上来了,味道确实不错。父亲吃得很香,也很从容。然后,父亲执意按照自己的标准付了钱。

(11)临别时,父亲又一次握住了他的手,说,要是我还能来桂林,我还来吃你的米粉。老杨使劲地点头,久久地握着父亲的手。

(12)返回途中,我的电话响了,是老杨打来的。他说,我们吃米粉的那家小店并不是他的,他身体不好,几年前就收了生意。听说我们在找他后,他特意和店主商量,临时当了一会儿店主,又给我们做了一次米粉。他说,他今天特别高兴。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3.赏析下面的句子。

父亲一眼就认出了他,快走了两步,上前紧紧握住他的手,说:“可找到你了,可找到你了!”

4.作者在开篇用了两段文字写父亲坚持要去已经去过的桂林,而不去没有去过的西双版纳,这样写用意何在?

5.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得到的启发。

 

1.父亲坚持要我陪他去桂林,几经找寻,如愿地偿还了十五年前的那碗米粉钱。 2.父亲是一个诚信、感恩、重情重义、执著的人。 3.通过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父亲找到老杨后的激动和喜悦(兴奋)之情。 4.设置了悬念,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5.参考示例一:我得到的启发是要做一个诚信、感恩的人。文中的父亲坚持去桂林偿还 15年前的那碗米粉钱,这种信守承诺、懂得感恩的精神感染了我。 参考示例二:我得到的启发是要做一个善良,善解人意的人。文中的老杨看出父亲丢失钱包的窘态,不仅不收钱,还邀请父亲再来吃他的米粉。 【解析】 1.本题考查文章事件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找准文中的事件,然后根据人物及事件内容概括出切题的答案。全文围绕“一碗米粉”展开叙述,父亲想吃桂林的米粉,“我”便带他去了。他要找到一家姓杨的店长,后来通过网络终于找到这位店主,并且为父亲做了一碗米粉,父亲也按照当初的约定付了钱。可据此进行概括,语言要简洁。 2.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故事情节、人物的言行举止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根据文中情节可知人物形象。阅读文章可以得知,十五年前,父亲在桂林因钱包丢失,未能付给杨店主一碗米粉钱,但却承诺下一次来桂林吃米粉时还要吃他家的,并付双倍的价钱。事隔多年,“那碗米粉在父亲的心头挥之不去”,所以他专程要“我”陪他去一趟桂林,并千方百计寻找杨店主,最终归还了米粉钱,再一次吃到了杨店主的米粉,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父亲牢记承诺十五年,并最终兑现自己的承诺,表现出他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父亲再次来到桂林,带着“我”四处打听,慢慢寻找了两天才找到杨店主,表现出他是一个坚毅执着的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央视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话题,没有大牌明星,只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没有声嘶力竭的歌唱,只有安安静静地书写。节目开播以来,全国刮起了一股汉字听写风潮,还催生了一批“听写族”。

材料二 2018年,央视推出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节目—开播就得到了观众的好评。此节目将古典诗词与流行音乐完美结合,带领观众在众多歌手的演绎中领略了诗词之美、音乐之美和文化之美。

材料三 中国首档中文诗词记忆闯关节目《中华好诗词》在河北卫视华丽亮相,接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为观众继续烹调这场越炒越火的中华文化盛宴。

(1)从以上材料中你探究出怎样的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班将于本周星期五下午举行“走进传统文化”的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完成以下任务:

①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副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班级想要你去邀请郝校长参加此次活动,你会怎么说?要求语言得体,内容简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完成下列各题。

(1)《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潜水艇从太平洋出发,途经澳大利亚珊湖海,在游历了印度洋、红海、______等海域后到达南极。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_____(人名)战胜了伤寒,第四次跨过死亡的门槛,在去基辅之前来到烈士公墓悼念战友。

(3)《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________(国名)曾用两根特制的圆棍弹琴,国王、王后听了都非常满意。

(4)《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戴宗有道术,绑四个甲马,可日行八百里,他的江湖绰号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鉴赏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诗人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鲁山什么季节的景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文名句默写填空

(1)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3)我是你__________,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4)《岳阳楼记》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困难与挫折常常伴随着我们,我们要用李白《行路难》中“_______________”来激励自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小题。

农业3.0时代

所谓农业3.0时代,是相对农业1.0、2.0时代而言。农业1.0时代对应于传统农业社会,其特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自给自足,技术水平较低,耕作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对风调雨顺、地力水源等自然因素依赖度高。农业2.0时代开启于近代以来的工业社会,其特征是工业革命的成果逐渐反哺于农业,机械、化肥、农药等工业品广泛使用,农业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农产品“量”的问题基本解决。

农业3.0时代则发端于后工业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它既是对农业2.0时代的继承,也是对农业2.0时代的超越;它的技术水平更高、生产效率更高,同时也更加个性化、更具丰富性;它不仅满足“量”的需求,也能很好地满足“质”的要求。总之,这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颠覆性的农业。

农业3.0时代的农业样态,更是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比较重要的就有智慧农业、绿色农业、定制农业、品质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养生农业、观光农业等等,以及由这些农业样态交叉融合而来的新样态。

比如智慧农业,它把信息技术引入农业的生产、流通、销售、管理等环节,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以及智能农业装备,依托大数据,实现农业的精细化种植和智能化生产,实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升级再造。

又比如绿色农业,它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民众对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相对接,采用农药减量、生态循环、施用有机肥等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市场认可的绿色农产品,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类似这样的农业样态不断兴起,“农业+”“+农业”,农业正在抛弃单纯的“地里刨食”,告别简单粗放、整齐划一,迈向一个新时代——农业3.0时代。

(节选自2017《半月谈》13期)

1.选文使用的说明顺序是(   )

A. 时间顺序

B. 逻辑顺序

C. 空间顺序

2.选文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 打比方、作比较

B. 列数据、打比方

C. 举例子、列数据

D. 分类别、作比较

3.下列选项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介绍了农业3.0时代的含义及其样态。

B. 农业1.0时代是单纯的“地里刨食”,自给自足的传统时代;农业2.0时代是简单粗放、整齐划一,广泛使用工业品的时代;农业3.0时代是信息化、技术化水平更高的新时代。

C. 蔬菜种植基地引进的水肥一体化设备,可以感知土壤和环境的变化,根据这个变化给蔬菜提供种植需求,这是智慧农业的一种体现。

D. 删掉“农业2.0时代的基础设施全面改善,‘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较大改观。”这句话中的“较大”一词,更能准确体现农业1.0到2.0时代的惊人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