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昼短苦夜长,何不来烹羹 ①我的父亲是个大厨,哦不...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昼短苦夜长,何不来烹羹

①我的父亲是个大厨,哦不,用他的话来说,是腹有诗书的大厨。

②父亲对我的教育方式从来都是独树一帜。我6岁那一年的盛夏,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可父亲却兴致盎然,连哄带骗地把我带到田里晒了一整天。那夜,当我饥肠辘辘,对着一桌子好吃的垂涎欲滴时,父亲却忆苦思甜,给我讲起了粒粒皆辛苦的故事……

③如果事情到此结束,那么父亲将是一个懂得实践出真知的慈父典范,然而转折发生在我14岁那年的寒假。

④冬日的阳光温暖而洁净,我在阳台上写我的秘密日记,忽然听到父亲开门的声音。慌乱藏匿之间,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本子。

⑤那是父亲八年前的日记。他在带我下田的那一天写道:今天晒了闺女一整天,又饿了她一顿,以后应该不用再吃她乱七八糟的剩饭了。

⑥隔天,我以一个播音界未来之星的身份播报了他当年关于我剩饭的言论。岂料父亲只轻蔑地看了看我,说:“正因为你剩的玉盘珍馐值万钱,所以为父才停杯投箸不能食啊。”

⑦我心里翻了个360度白眼,却不得不承认,虽然父亲的方法有欠科学,但成效显著。

⑧因为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不会再剩一粒饭。

⑨夏天总在蝉鸣中来,又在蛙声里去。

⑩高考成绩放榜的那天,是我前十九年人生里最灰暗的一天。

⑪若是从头来过,一年的光景对于一个急着长大的姑娘来说实在太过漫长;而因毫厘之差放弃却又让我如此不甘。那个漫长的暑假里我度日如年,厚重的窗帘遮挡住室外灼热的日光,幽暗的房间里几乎不分昼夜。

⑫直到那天大雨滂沱,提早收工的父亲把我从房间里拖了出来,命令我梳洗打扮,洗米布菜。热气腾腾的汤底在夜雨里翻滚。父亲也不多说,只顾着给我老妈夹菜,仿佛这饭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我坐在对面,一个月来的委屈、不甘在一瞬间冲出眼眶,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哭了个惊天动地

⑬良久,父亲放下手里的筷子说:“哭好了?去洗把脸,一会儿肉都煮老了。”

⑭父亲把一块牛肚放进我碗里。我从不吃牛肚,觉得它长满倒刺,吃起来一定十分扎嘴。父亲看出我的犹豫,眉毛一抬:“就这么点儿胆量?”

⑮也没有什么能比这个夏天更坏的了,索性我闭眼大嚼起来,居然并不扎人,甚至还有点儿好吃。父亲把剩下的牛肚放进火锅,说:“孩子啊,昼短苦夜长,何不来烹羹。其实人生跟你吃牛肚没什么区别,有些事你越害怕,它就越强大,可你真要打定主意去面对,其实也不过就是那么回事。”

⑯我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锅里翻滚的牛肚,索性又夹了满满一筷,嚼得津津有味。食物确有伟大的力量,因为饱含着调羹人的心意。它是留有尊严的爱,也是将人拉回烟火人间的手。

⑰那一年,我从复读班窗口望出去,风清云朗,水天犹故。

(文章有删改)

1.文章以“昼短苦夜长,何不来烹羹”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1)从内容理解和表达效果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线句。

那个漫长的暑假里我度日如年,厚重的窗帘遮挡住室外灼热的日光,幽暗的房间里几乎不分昼夜。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⑫段中加点词语。

我坐在对面,一个月来的委屈、不甘在一瞬间冲出眼眶,眼泪噼里啪啦地掉了下来,然后就一发不可收,哭了个惊天动地

3.阅读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4.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结尾段的理解。

 

1.文章写了我在父亲的教导下,逐渐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重新踏进学校复读,勇敢面对未来的事。表现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这个题目点明了中心。同时题目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我们一家三口享受美食,又指困难面前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题目富有诗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1)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沉闷、压抑的氛围,烘托我高考失利后的沮丧、失落、郁闷之情。 (2)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极大,使人震惊。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我高考失利后,面对父母,我将一个月以来的委屈、不甘宣泄出来,哭的声音很大。 3.示例:①盛夏,父亲为了让我不再剩饭,带我到田里晒一整天。可以看出父亲懂得实践出真知,教子有方。②父亲为了引导我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精心准备并在饭桌上开导我。可以看出父亲善于保护孩子自尊心、乐观、坚强、爱孩子。 4.我在爸爸的开导下,勇敢乐观面对现实,逐渐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重新踏进学校复读,迎接美好未来。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此处结尾深化中心,发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解析】 1.本题考查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关键要理解文章内容,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更深刻的内涵,要深入思考结合主旨挖掘出来。结合本文内容来看,这个题目点明了中心。同时题目运用一语双关的手法,既指我们一家三口享受美食,又指困难面前保持一份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题目富有诗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可以从修辞手法和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先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动词,找出运用的动词,结合语境分析动词的表达效果,并指出表达的感情。(1)句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沉闷、压抑的氛围,烘托我高考失利后的沮丧、失落、郁闷之情。(2)句“惊天动地”形容声音极大,使人震惊。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强调了我高考失利后,面对父母,我将一个月以来的委屈、不甘宣泄出来,哭的声音很大。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父亲为了让我不再剩饭,带我到田里晒一整天。可以看出父亲懂得实践出真知,教子有方。父亲为了引导我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精心准备并在饭桌上开导我。可以看出父亲善于保护孩子自尊心、乐观、坚强、爱孩子。 4.结尾段的作用:结构上:与文章的标题相呼应;内容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此文结尾段写我在爸爸的开导下,勇敢乐观面对现实,逐渐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重新踏进学校复读,迎接美好未来。来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深化中心,发人深思,言有尽而意无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蚊子吸血也“挑食”吗?

①夏天来了,恼人的蚊子也开始肆虐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被蚊子“一亲芳泽”的经历。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常常发现一群人在一起,有的人被蚊子“特别招待”,叮得满身大包,有的人却完全不受影响。难道蚊子在吸血的时候还会“挑食”?

②长久以来,有关蚊子的“血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普遍的说法是:蚊子偏爱O型血和B型血的人,不喜欢叮咬AB型血的人。事实上,蚊子是不会区分人的血型的。一位叫Thornton的美国科学家为了考察血型、出汗情况、肤色、体毛对蚊子叮咬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消除了实验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并在单独考察某种影响因素时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并没有发现蚊子叮咬与血型存在必然联系,肤色和体毛也同样没有影响,而出汗的影响则很显著。

③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血型的人,有的饱受蚊子“青睐”之苦,有的却能享受蚊子“冷落”之幸。

④那么蚊子究竟是凭借什么依据来选择“偏爱”对象的呢?

⑤蚊子追踪捕猎对象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嗅觉生物信息途径、视觉途径和温度感受途径。

⑥人体可以产生约500种挥发性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外界风向、人体移动和呼吸气流形成羽毛样的小气流(羽流)被蚊子嗅觉感受到。

⑦研究发现,蚊子的下颚器通过受体可以感受到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羽流。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在此范围内,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由于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在蚊子的视野中所呈现的“图像”比较清晰,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呼吸会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二氧化碳会在头上约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气流,蚊子对此比较敏感,于是就会闻味而至了。

⑧人体汗液中也含有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蚊子的注意力。汗腺发达、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的人,排出的汗液等分泌物较多,血液中的酸性增强,所排出的汗液使得体表乳酸值较高,更容易对蚊子产生吸引力。因此,有时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更招蚊子。

⑨美国科学家们利用嗅觉仪器对3900多种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许多种类的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因为含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同寻常。所以使用含有硬脂酸的香水、发胶、面霜等花香味的化妆品以及黄油膏,被蚊子叮咬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⑩此外,在相对近距离、视力可及范围内,蚊子通过视觉途径更趋近于攻击黑色物质。蚊子昼伏夜出,主要是因其具有趋暗的习性,衣服颜色如黑色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蚊子不爱叮白色。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为蚊子吸血创造避光环境。而且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蚊子又喜欢叮咬体温较高的人,这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惑指数大涨。在夜里,如果穿着深色衣服,在夜间便会呈现一团黑影,蚊子会向着更暗的地方追逐而去。

⑪最后,在更近的距离,蚊子可以通过温度感受系统感知并锁定具有发热和湿润(温血动物特征)特征的物体。蚊子的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它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变化,便能立即察觉到,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这足以解释为何我们常在运动后,发现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多出了几个大“红包”。

(文章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的作用。

2.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

3.阅读第⑨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查看答案

(1)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央视网2018-6-11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昨天(10日)在青岛成功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专家指出,习主席的讲话,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而峰会达成的多项共识和成果,不仅有利于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更将惠及世界。

(2)仿照画线例句,续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注意语意要连贯。

例句: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注释)①杜曲:可理解为美酒。

1.“杜曲黄莺可得知”一句采用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2.赏析“断肠烟柳一丝丝”中“断肠”一词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②筇(qióng):一种竹子,可做拐杖。③勃窣():跛行。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曾 有 道 人 为 施 针 灸 之 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

3.结尾“公叹息”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