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蚊子吸血也“挑食”吗?
①夏天来了,恼人的蚊子也开始肆虐了,相信每个人都有被蚊子“一亲芳泽”的经历。但很奇怪的是,我们常常发现一群人在一起,有的人被蚊子“特别招待”,叮得满身大包,有的人却完全不受影响。难道蚊子在吸血的时候还会“挑食”?
②长久以来,有关蚊子的“血型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普遍的说法是:蚊子偏爱O型血和B型血的人,不喜欢叮咬AB型血的人。事实上,蚊子是不会区分人的血型的。一位叫Thornton的美国科学家为了考察血型、出汗情况、肤色、体毛对蚊子叮咬的影响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消除了实验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并在单独考察某种影响因素时最大可能地排除其他变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并没有发现蚊子叮咬与血型存在必然联系,肤色和体毛也同样没有影响,而出汗的影响则很显著。
③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一血型的人,有的饱受蚊子“青睐”之苦,有的却能享受蚊子“冷落”之幸。
④那么蚊子究竟是凭借什么依据来选择“偏爱”对象的呢?
⑤蚊子追踪捕猎对象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嗅觉生物信息途径、视觉途径和温度感受途径。
⑥人体可以产生约500种挥发性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以通过外界风向、人体移动和呼吸气流形成羽毛样的小气流(羽流)被蚊子嗅觉感受到。
⑦研究发现,蚊子的下颚器通过受体可以感受到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形成的羽流。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在此范围内,二氧化碳排得多的人,由于周围二氧化碳的浓度相对较高,在蚊子的视野中所呈现的“图像”比较清晰,便于蚊子进行定向追踪。人在从事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呼吸会加快,呼出的二氧化碳相对较多,二氧化碳会在头上约1米左右的地方形成一股气流,蚊子对此比较敏感,于是就会闻味而至了。
⑧人体汗液中也含有多种挥发性化学物质可以吸引蚊子的注意力。汗腺发达、皮肤粗糙、毛孔粗大的人,排出的汗液等分泌物较多,血液中的酸性增强,所排出的汗液使得体表乳酸值较高,更容易对蚊子产生吸引力。因此,有时男人比女人、青年比老人更招蚊子。
⑨美国科学家们利用嗅觉仪器对3900多种物质进行测试和分析发现,许多种类的发胶、护手霜、洗面奶等化妆品因为含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对蚊子的诱惑力都非同寻常。所以使用含有硬脂酸的香水、发胶、面霜等花香味的化妆品以及黄油膏,被蚊子叮咬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⑩此外,在相对近距离、视力可及范围内,蚊子通过视觉途径更趋近于攻击黑色物质。蚊子昼伏夜出,主要是因其具有趋暗的习性,衣服颜色如黑色是蚊子进攻的首选对象,其次是蓝、红、绿等,蚊子不爱叮白色。白天,当人们穿着深色衣服时,反射的光线较暗,恰恰为蚊子吸血创造避光环境。而且深色衣服的吸热能力强,蚊子又喜欢叮咬体温较高的人,这自然使得深色衣服的诱惑指数大涨。在夜里,如果穿着深色衣服,在夜间便会呈现一团黑影,蚊子会向着更暗的地方追逐而去。
⑪最后,在更近的距离,蚊子可以通过温度感受系统感知并锁定具有发热和湿润(温血动物特征)特征的物体。蚊子的触角里有一个受热体,它对温度十分敏感,只要有一点温差变化,便能立即察觉到,流汗的人肌体散热快,会对蚊子产生吸引力。这足以解释为何我们常在运动后,发现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多出了几个大“红包”。
(文章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①段的作用。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它的搜索能力可是很强大的,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
3.阅读第⑨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甚至夏天洗澡使用香味过浓的香皂和沐浴液也会引来蚊子的“光顾”。
(1)阅读下面这则消息,拟写标题。(不超过15字)
央视网2018-6-11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昨天(10日)在青岛成功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专家指出,习主席的讲话,赋予“上海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而峰会达成的多项共识和成果,不仅有利于上合组织的未来发展,更将惠及世界。
(2)仿照画线例句,续写一个句子,内容自定,注意语意要连贯。
例句: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 , 。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1)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3)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5)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__________,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7)白居易的《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江外思乡
韦庄
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①黄莺可得知。
更被夕阳江岸上,断肠烟柳一丝丝。
(注释)①杜曲:可理解为美酒。
1.“杜曲黄莺可得知”一句采用______的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______的思想感情。
2.赏析“断肠烟柳一丝丝”中“断肠”一词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朱文公①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灸之术,旋觉轻安。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②,一针还觉有奇功。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③翁。”道人得诗径去。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公叹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选自罗大经《鹤林玉露》)
(注释)①朱文公:朱熹。②筇(qióng):一种竹子,可做拐杖。③勃窣(sū):跛行。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曾 有 道 人 为 施 针 灸 之 术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
3.结尾“公叹息”的原因是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祇:只,仅
B. 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C. 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表现
D. 策之不以其道 策:马鞭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策之不以其道 去以六月息者也
B. 马之千里者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C.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D. 其真不知马也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B.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写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C.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写出了“食马者”的愚妄浅薄。
D. 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